- 年份
- 2024(9482)
- 2023(13764)
- 2022(11667)
- 2021(11240)
- 2020(9085)
- 2019(21082)
- 2018(20818)
- 2017(38780)
- 2016(21192)
- 2015(23908)
- 2014(23695)
- 2013(22979)
- 2012(20751)
- 2011(18557)
- 2010(18800)
- 2009(17304)
- 2008(15697)
- 2007(13780)
- 2006(12073)
- 2005(10599)
- 学科
- 济(73873)
- 经济(73791)
- 管理(59230)
- 业(54942)
- 企(46691)
- 企业(46691)
- 方法(33615)
- 数学(28683)
- 数学方法(28349)
- 中国(28179)
- 融(26727)
- 金融(26725)
- 银(25052)
- 银行(25012)
- 行(24179)
- 财(20885)
- 农(20546)
- 业经(18671)
- 地方(17822)
- 制(17078)
- 学(16609)
- 理论(15544)
- 农业(14194)
- 务(14139)
- 财务(14075)
- 财务管理(14053)
- 教育(13713)
- 企业财务(13421)
- 贸(13154)
- 贸易(13137)
- 机构
- 大学(283782)
- 学院(280624)
- 管理(111207)
- 济(104795)
- 经济(102173)
- 理学(96061)
- 理学院(94998)
- 管理学(93277)
- 管理学院(92788)
- 研究(89981)
- 中国(72841)
- 京(60316)
- 科学(55879)
- 财(50296)
- 所(43735)
- 中心(43228)
- 农(41296)
- 业大(41118)
- 江(40914)
- 财经(39972)
- 研究所(39937)
- 范(39206)
- 师范(38891)
- 北京(38487)
- 经(36339)
- 州(34673)
- 院(33422)
- 农业(31900)
- 经济学(31090)
- 师范大学(31067)
- 基金
- 项目(195087)
- 科学(152266)
- 研究(147818)
- 基金(138432)
- 家(119034)
- 国家(117936)
- 科学基金(101575)
- 社会(90430)
- 社会科(85552)
- 社会科学(85529)
- 省(77581)
- 基金项目(74034)
- 教育(68902)
- 自然(64886)
- 划(64580)
- 自然科(63342)
- 自然科学(63330)
- 编号(62457)
- 自然科学基金(62170)
- 资助(56274)
- 成果(51957)
- 重点(43318)
- 课题(43230)
- 部(42167)
- 发(41749)
- 创(41287)
- 项目编号(39508)
- 创新(38207)
- 大学(37469)
- 科研(37114)
- 期刊
- 济(112874)
- 经济(112874)
- 研究(85176)
- 中国(58604)
- 学报(43572)
- 教育(41643)
- 管理(40042)
- 科学(39265)
- 财(37535)
- 农(37517)
- 融(36998)
- 金融(36998)
- 大学(33977)
- 学学(30833)
- 农业(25713)
- 技术(23981)
- 图书(20403)
- 业经(18963)
- 财经(18794)
- 经济研究(17492)
- 经(15926)
- 理论(15596)
- 实践(14613)
- 践(14613)
- 问题(13982)
- 科技(13968)
- 书馆(13865)
- 图书馆(13865)
- 情报(12633)
- 版(12602)
共检索到41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静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帮扶,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但从实际工作看,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并不显著,存在重资助、轻管理、轻教育、轻培养等问题。应从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队伍三个方面提升资助工作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新时代 高校资助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姣
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既体现在强化目标层面,也有助于高校进一步丰富管理工作内涵与内容。但传统模式下不少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普遍存在若干缺陷,诸如均衡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情况长期制约着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新时期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需要围绕育人重心,坚持生本原则,也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完善制度建设,还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晶
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必修课程的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文章主要以立德树人理念内涵作为切入点,对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与之对应的有效路径,旨在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 实践教学 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初冬青 孟扬 张明月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高等学校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任务和使命。高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存在着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本身、家庭社会环境不良影响、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意识欠缺等问题,可通过营造育人氛围、加强师德建设、引导自我教育等途径,健全完善高校领导体制与德育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建立"三全"育人体系、改进考核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与长效性。
关键词:
高校 立德树人 实现路径 工作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莉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目标。在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为迎接时代挑战,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是时不我待的工作任务。本文首先论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价值,而后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创新的策略,以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 思政工作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 实现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 实现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辅导员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健敏
具身德育依托具身认知理论,立足于道德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强调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相伴随的道德体验,是将道德教育具体化、自身化与实践化的德育过程。具身德育的实施路径有三个:基础路径是建构有道德感的校园生活;直接路径是让学生经历刻骨铭心的劳动实践;渗透路径是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真实任务的跨学科、长周期学习来实现。
关键词:
具身德育 社会规范 回归生活 体验学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薇 罗志文 王波 韩诚武 薛春梅
如何在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中,是现在各高校正在努力探索与实践的工作,思政教育的融入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项知识点的研究,将恰到好处的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识点中,初步探索《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课程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卉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对美育价值的认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关键词:
新时代 美育 立德树人 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齐鹏 古梦雪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要积极探索和寻求实现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茶文化所蕴含的重要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立德树人的要求有诸多融通之处,可以作为新的载体,充分把握好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等环节,以此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茶文化 立德树人 载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金明 陈梦庭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广泛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突出顶层设计、协同攻关、统一指导,着力学理支撑、集体备课、教学辅助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队伍建设,以化解难题,务求实效。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 难题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罗志文 吴薇 申健 杨金铭
在高校教学中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的需求,可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影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挖掘资源素材,其次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关键是教师群体,基础是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杰
培养大量科技领军人才、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是全面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关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培养。高职院校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前提下,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从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产业行业共同进步的角度挖掘工匠精神培育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摸清当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原因,并从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寻求促进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与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