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3)
- 2023(10143)
- 2022(8203)
- 2021(7583)
- 2020(5918)
- 2019(13702)
- 2018(13656)
- 2017(24208)
- 2016(14140)
- 2015(16019)
- 2014(16038)
- 2013(15251)
- 2012(14367)
- 2011(13312)
- 2010(13754)
- 2009(12103)
- 2008(11876)
- 2007(10773)
- 2006(9964)
- 2005(9197)
- 学科
- 济(53306)
- 经济(53262)
- 业(29694)
- 管理(29291)
- 中国(23800)
- 企(21130)
- 企业(21130)
- 教育(20852)
- 地方(18565)
- 农(17734)
- 方法(15223)
- 业经(13972)
- 数学(12703)
- 学(12666)
- 发(12615)
- 数学方法(12518)
- 农业(12180)
- 理论(12129)
- 地方经济(10404)
- 技术(10062)
- 发展(9835)
- 展(9706)
- 教学(9675)
- 贸(9516)
- 贸易(9504)
- 银(9413)
- 银行(9379)
- 融(9322)
- 金融(9321)
- 行(9227)
- 机构
- 学院(192062)
- 大学(191614)
- 研究(74682)
- 济(69589)
- 经济(67754)
- 管理(63301)
- 理学(52951)
- 理学院(52134)
- 管理学(51075)
- 管理学院(50692)
- 中国(50528)
- 科学(45927)
- 京(44369)
- 所(38692)
- 范(37199)
- 师范(36902)
- 研究所(35075)
- 农(34607)
- 教育(34290)
- 江(32643)
- 中心(32246)
- 财(31096)
- 师范大学(29894)
- 北京(29519)
- 业大(28631)
- 技术(27162)
- 院(27045)
- 农业(26713)
- 州(26013)
- 财经(23593)
- 基金
- 项目(121490)
- 研究(96490)
- 科学(95179)
- 基金(80589)
- 家(70388)
- 国家(69567)
- 科学基金(57548)
- 社会(57045)
- 社会科(53754)
- 社会科学(53740)
- 省(51776)
- 教育(51321)
- 划(44636)
- 编号(42450)
- 基金项目(41732)
- 成果(37097)
- 自然(34385)
- 课题(33920)
- 自然科(33530)
- 自然科学(33523)
- 发(33402)
- 自然科学基金(32913)
- 资助(31972)
- 重点(29309)
- 年(28280)
- 发展(26903)
- 部(26779)
- 展(26412)
- 创(26084)
- 规划(25695)
- 期刊
- 济(87104)
- 经济(87104)
- 研究(68643)
- 教育(58182)
- 中国(55093)
- 农(33088)
- 学报(29947)
- 科学(27862)
- 管理(24537)
- 大学(23861)
- 农业(22956)
- 财(22235)
- 技术(21623)
- 学学(20820)
- 融(17901)
- 金融(17901)
- 业经(16423)
- 职业(15329)
- 经济研究(13486)
- 业(12528)
- 财经(11288)
- 坛(11210)
- 论坛(11210)
- 问题(10737)
- 发(10337)
- 图书(10298)
- 技术教育(10122)
- 职业技术(10122)
- 职业技术教育(10122)
- 经(9889)
共检索到315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和综合改革结合在一起,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教育公平落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赵长禄 李和章 程基伟 王义遒 胡显章 谢维和 马陆亭 刘宝存 孙华 李健 程钢 杨光明 侯定凯 庞海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于2017年12月26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来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师生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记者共80余人参加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国珍 李京梅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如何将这一任务落实到位,关键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谈一点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浅见。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德银
立德树人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价值归宿和目标追求。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分析了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了相关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有效路径。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取向剖析了当前高职素质教育在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以期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怡 张炜
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但关于素质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目前,素质教育实践中存在以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素质教育和以通识教育为基的素质教育两种模式,但似乎还难以涵盖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需要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动能上赋予其新的内涵,从教育目标、过程和本质上深入辨析,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基于素质教育框架有效集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在保留素质教育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要强化家国情怀的价值导向、注重数字素养的培养、运用增值评价的方式、实现多元模式发展。高校应面向需求,完善体系;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动态调整,持续推进,避免盲目攀比和“一刀切”,为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和
对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我国民办高校而言,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其向高水平迈进的必然选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自1995年建校以来,遵循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办学规律,立足国情、省情、教情和自身实际,坚持走"民、特、新"发展道路,不照抄照搬国际,不简单效仿公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进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外事人才的探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刘含宇 侯洁
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具身德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形成自身鲜明的发展逻辑:在德育发展中,从身心分离状态走向"群己利群、天人和谐"的一元共生;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超越的态势,传统德育的"不变"与现代德育的"变"并存;在个体发展中,"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厚德载福"的精髓体现出刚性与柔性诉求的交织;在实践取向中,迸发出课内、课外的联动合力。这些发展逻辑彰显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经验,日益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道德基础,并象征着德育理论实践的不断优化,揭示出未来具身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具身德育 发展逻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启军
在农业高校全面实施新农科建设的进程中,专业优化、全面认证、打造"金专"是新时期新农科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全面认知把握专业优化调整与专业认证在新农科建设中的重要价值,明确专业优化与专业认证是服务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勇担乡村振兴使命掀起高等农业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路径;是强化内涵发展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农业高校专业优化、全面推进本科专业认证必须把握: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坚持分步推进原则。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全面推进专业优化认证的实践探索为案例,提出具体实践路径:突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专业优化与专业认证;细化完善专业结构调整的指标体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优化、专业认证的主体作用;责任到人,形成专业优化改进的工作闭环;注重学科与专业优化建设的融合发展;构建"评价—反馈—改进"的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词:
新农科 内涵发展 专业认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斌 武文
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文章从理论渊源和职业特性两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特殊内涵,并基于高职院校类型化的立德树人困境、使命以及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主体的双元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和教育方式的实践性三个维度提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构建路径:立足校企协同、侧重工匠精神、践行德技并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类型教育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蒙成
提质升级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然而,何谓"质量"?如何界定和描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形态与标准?这一根本问题却长期被视作不证自明的概念,实则充满了歧义甚至误读,因此,亟需厘清职业教育质量的涵义,为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把脉、纠偏。理论界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概念界定还有待清晰,从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政策文本中可以探查职业教育
关键词:
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5月3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治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思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 ,它明确地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表现了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素质的发展即人自身的创新 ,在此意义上 ,素质教育的核心得到凸显。素质教育的操作体系就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的体系 ,或称生本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 ,能有效地发挥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功能 ,并不断促进理想的教育生态的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素质教育在当代的提出、倡导与实践有其思想渊源和长期的实践基础。素质教育是吸收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精华并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逐步明确提出来的。党和政府顺应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长远需要,集中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以其理论建树、政策措施及实践范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宝库。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国民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郭丹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九个坚持"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做出全面部署,贯彻落实新时代新要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发展自信,立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奠定基础,面向世界舞台提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关键词:
中国特色 职业教育 立德树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