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6)
2023(10909)
2022(9524)
2021(9153)
2020(7509)
2019(17515)
2018(17276)
2017(32854)
2016(18195)
2015(20560)
2014(20481)
2013(20347)
2012(18675)
2011(16842)
2010(16807)
2009(15194)
2008(14634)
2007(12558)
2006(10971)
2005(9474)
作者
(53748)
(44590)
(44405)
(42144)
(28535)
(21319)
(19934)
(17558)
(17097)
(15861)
(15458)
(15103)
(14162)
(13982)
(13705)
(13656)
(13434)
(13183)
(12709)
(12576)
(11271)
(10997)
(10811)
(10219)
(9934)
(9919)
(9856)
(9817)
(8965)
(8897)
学科
(68243)
经济(68163)
管理(50065)
(46917)
(39443)
企业(39443)
方法(32870)
数学(28067)
数学方法(27696)
(18602)
(18110)
中国(17885)
(16238)
业经(15637)
地方(13853)
理论(13050)
(12704)
农业(12482)
(12164)
(11517)
贸易(11513)
教育(11162)
环境(11150)
(11137)
技术(10891)
(10457)
财务(10398)
财务管理(10381)
(9858)
企业财务(9845)
机构
大学(261827)
学院(256888)
管理(102957)
(94304)
经济(91938)
理学(89871)
理学院(88800)
研究(87222)
管理学(87120)
管理学院(86665)
中国(61475)
科学(57567)
(56686)
(44479)
(42876)
(42258)
研究所(41078)
业大(41048)
中心(38225)
(36828)
(36585)
师范(36241)
北京(35836)
财经(34607)
农业(33529)
(32143)
(31547)
(30148)
师范大学(29628)
技术(27608)
基金
项目(183481)
科学(143211)
研究(133397)
基金(132094)
(116104)
国家(115127)
科学基金(97778)
社会(81281)
社会科(76781)
社会科学(76759)
(71457)
基金项目(70848)
自然(65045)
自然科(63472)
自然科学(63451)
自然科学基金(62287)
教育(61388)
(61108)
编号(54807)
资助(53792)
成果(45197)
重点(41089)
(39979)
(38399)
课题(37914)
(37871)
科研(35344)
创新(35216)
大学(34063)
项目编号(33872)
期刊
(102562)
经济(102562)
研究(74334)
中国(47966)
学报(45594)
科学(41526)
(38747)
管理(36001)
大学(34095)
教育(33019)
学学(31717)
(29855)
农业(27473)
技术(21605)
(17705)
金融(17705)
业经(16356)
图书(16293)
财经(15865)
经济研究(15044)
科技(13666)
(13524)
(13331)
理论(13235)
(13173)
问题(13056)
实践(12428)
(12428)
业大(12179)
林业(12108)
共检索到365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忠梅  
导师是研究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学术逻辑意蕴在于:导师和研究生是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学术共同体、致力于恪守学术道德的道德共同体、致力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使命的命运共同体。遵循其意蕴旨归,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学术逻辑的实现理路在于:以导师的学术忠诚唤醒研究生的学术激情、当好学术传导人;以导师的学术操守涵养研究生的学术格局、当好学术训导人;以导师的学术心态优化研究生的学术生态、当好学术引导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一  刘宏伟  王新影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其中贯穿了清晰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是前提、历史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是关键。从价值逻辑上看,是回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命题的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步、同向、同行;从理论逻辑上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上看,是打通研究生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晓喆  
认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聚焦于导师,但不能将问题的解决仅看成是有关导师的一个"命题作文",也不能看成是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篇"作业",而必须依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因素出发来"破题",这些因素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学科学位点、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要培育激发导师的主体意识与个体自觉,必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回归育人之本,使导师的教育实践回归"教学即德性生活"的初心;还要坚持学科建设工作中教学科研两手抓,学位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立健全重心向下、学术为重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现人才培养地位和德育教化价值的考评机制,以及以立德树人为精神统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敏敏  
加强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增强导师对立德树人的认同感。剖析导师立德树人认同感的内涵,有重点、有规划地增强导师立德树人的认同感。研究生导师自觉地负责立德树人工作,是增强导师立德树人认同感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志  刘健康  许畅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是确保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与使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破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的现实困境,关键是平衡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效果表现潜隐迟滞性与评价要求外显即时性的矛盾冲突、评价主体情感牵涉与评价本质客观求真的矛盾冲突、立德树人效果归因边界模糊与评价绩效分割要求明晰的矛盾冲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翠明  王炳程  
从德育到立德树人,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体现出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德育到立德树人,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从"灌输"走向"互动"、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突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蓝晓霞  张安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德育思想的传承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新时代教育的现实要求,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礼平  
数字社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研究生导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数字社会拓展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在认知、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内涵,但也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地位的边缘化、育人动力的衰减化、育人场域的复杂化以及导生关系的疏离化等实践困境。为此,建议从加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强化数字社会导学环境的合理规制和制度设计,强化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缩短数字社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少波  
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反腐倡廉形势基础上,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教育部把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作为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力加强廉洁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研究生廉洁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茂聪  刘含宇  侯洁  
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论述。具身德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同时,形成自身鲜明的发展逻辑:在德育发展中,从身心分离状态走向"群己利群、天人和谐"的一元共生;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继承超越的态势,传统德育的"不变"与现代德育的"变"并存;在个体发展中,"正心立德、劳动树人、厚德载福"的精髓体现出刚性与柔性诉求的交织;在实践取向中,迸发出课内、课外的联动合力。这些发展逻辑彰显出我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经验,日益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道德基础,并象征着德育理论实践的不断优化,揭示出未来具身德育研究的发展趋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莞荷  李锋亮  
基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容,利用1322份学术型博士生样本数据,对导师指导与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博士生对导师在学术方面的指导比较认可,但在博士生职业发展建议、科研补助等个人关怀与支持方面的评价偏低。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导师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优化培养条件、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的表现均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研活动投入时长和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也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铸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充分认识和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是每一名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尤其是作为教师主体的广大专任教师,理应成为育人的主力军和立德树人的典范。近年来,为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大连民族学院在建立专任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工作制度和发挥班导师在育人中的作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岚  
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导师指导概念强调师德,立德树人通过影响博士生社会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德治文化传统重视教师自我修身却比较忽视监督机制的建设。导师在指导内容上注重把控大方向而具体指导不足,关注点以学术为边界较少涉及其他方面,重结果而轻过程,重任务导向轻个人导向。博士生指导应因材施教,根据阶段需要适当调整引导导向和控制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使师德师风在个人关系维度上进一步具体化;加强制度建设,将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结合起来;建立纠纷处理机制,但保持对"师德失范"的谨慎定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正聿  
从导师的形象和工作两方面论述导师的立德树人。导师的形象就是人格化的学术。人格化的学术形象体现在五个方面,导师的品德:要有大气、正气和勇气;导师的基础:要有文献积累、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导师的能力:包括洞察力、概括力和思辨力;导师的心态:同行之间要做到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学问上相互欣赏、在学术上相互批评;导师的著述:有深刻、厚重、优雅的著作和论文。导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研究,体现在为学生提出研究课题、提示知识背景、提升核心理念、提高理论思维、提供学术典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刘晓君  
基于目标导向、协同育人、问责改进的思路,为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三点建议:(1)分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通过公民素质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2)利益相关者全程协同参与,通过导师示范、课堂德育、文化引领等多元路径推进实施;(3)建立问责机制,保障育人效果,基于多维标准,建立信任激励机制,形成具有监督约束作用的质量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