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4)
- 2023(10076)
- 2022(9022)
- 2021(8518)
- 2020(7092)
- 2019(16563)
- 2018(16574)
- 2017(32284)
- 2016(17487)
- 2015(19654)
- 2014(19514)
- 2013(19530)
- 2012(17711)
- 2011(15931)
- 2010(15530)
- 2009(14116)
- 2008(13584)
- 2007(11619)
- 2006(10004)
- 2005(8425)
- 学科
- 济(69759)
- 经济(69679)
- 管理(50533)
- 业(47698)
- 企(40235)
- 企业(40235)
- 方法(35773)
- 数学(31217)
- 数学方法(30884)
- 农(17405)
- 财(16742)
- 中国(16738)
- 学(16031)
- 业经(14991)
- 地方(13893)
- 贸(12350)
- 贸易(12346)
- 易(11921)
- 理论(11819)
- 农业(11723)
- 和(11372)
- 技术(11313)
- 环境(11222)
- 制(10819)
- 务(10720)
- 财务(10663)
- 财务管理(10647)
- 企业财务(10109)
- 划(9824)
- 教育(9219)
- 机构
- 大学(249915)
- 学院(246903)
- 管理(102199)
- 济(94941)
- 经济(92810)
- 理学(90201)
- 理学院(89173)
- 管理学(87541)
- 管理学院(87123)
- 研究(80212)
- 中国(56669)
- 京(52713)
- 科学(52432)
- 财(41833)
- 农(40304)
- 所(40243)
- 业大(39570)
- 研究所(37278)
- 中心(36005)
- 财经(34934)
- 江(33783)
- 北京(32993)
- 范(32360)
- 师范(32078)
- 经(31887)
- 农业(31655)
- 院(29307)
- 经济学(27923)
- 州(27845)
- 商学(26591)
- 基金
- 项目(179071)
- 科学(140630)
- 基金(130646)
- 研究(128234)
- 家(114469)
- 国家(113546)
- 科学基金(97659)
- 社会(80014)
- 社会科(75769)
- 社会科学(75750)
- 基金项目(70587)
- 省(69708)
- 自然(65548)
- 自然科(64036)
- 自然科学(64018)
- 自然科学基金(62871)
- 划(58896)
- 教育(58495)
- 资助(53821)
- 编号(51758)
- 成果(40854)
- 重点(39563)
- 部(39132)
- 发(37220)
- 创(37190)
- 课题(35045)
- 创新(34577)
- 科研(34538)
- 教育部(33479)
- 大学(33114)
共检索到33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菲 梁军
[目的]研究毛竹林的立地条件和枯梢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江西省不同立地条件的60块毛竹样地开展了监测调查,分析了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度和土壤层厚度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林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在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厚度下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感病指数与坡度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感病指数与坡向呈负相关关系;坡位对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为了探究这5个立地因子对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的综合影响,利用数量化理论,以这5个立地条件为自变量,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复相关系数R=0.854,复相关系数的F检验得F=10.432>F_(0.01)(11.48)=2.64,经T检验,与毛竹枯梢病感病指数关系最大的立地因子是土层厚度,其次是海拔高度和坡度,这3个因子是影响毛竹枯梢病的主导因子。[结论]综合分析得出,在急险坡、上坡位、阳坡面、高海拔、薄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大;在平缓坡、下坡位、阴坡面、丘原、肥土层的立地条件下,毛竹枯梢病的感病指数最小。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 感病指数 立地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庆源 林强 黄吉力 张文勤 黄炳荣 陈锡桓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梢病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 40.493 2- 3.543 5C11- 1.980 5C21- 0.942 7C22- 6.7996C31- 5.002 3C32- 3.658 8C41- 2.409 1C42- 17.983 6C51- 12.290 0C52- 8.889 4C61- 3.150 4C62,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 0、0.199 2、0.577 4、0.344 9、0.869 7、0.6...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菲 梁军
调查了江西省竹–针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毛竹纯林3种毛竹林的植物多样性和毛竹枯梢病的病情,分析毛竹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枯梢病感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竹–针混交林感病指数为6.321±1.530,枯梢病为害最严重;毛竹纯林感病指数为4.460±1.903,受害最小;竹–阔混交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香浓威纳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最高,毛竹纯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最低,毛竹纯林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最低;竹–阔混交林和竹–针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毛竹纯林乔木层的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正相关;竹–阔混交林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和香浓指数、毛竹纯林的丰富度指数与感病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竹–针混交林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均呈正相关,竹–针混交林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邓群 谭松山 苏开君 李际平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与林分及其立地条件的关系邓群,谭松山,苏开君,李际平关键词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国外松枯梢病作为一种树木衰退病,发生发展取决于诱导因素(立地条件等)、激发因素(雪压等)和促进因素(病原菌:Diplodiapinea(Desm.)Kic...
关键词:
湿地松,火炬松,枯梢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建仁 廖太林
对福建、江西等地227块松树枯梢病的林分病情标准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林分及立地因子关系密切。由上杭、连城、永新和安福4县有代表性的49块样地推导出了松树枯梢病的病情指数与林龄、造林密度、郁闭度、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坡位、坡向的生态数学模型:y=41·38 -16·56x11+5·08x21+18·62x31-3·78x41+19·94x51+7·32x61+4·27x62-4·06x71-10·56x72-13·88x73,其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6 9、0·612 5、0·268 9、0·1789、0·681 1、0·279 0、0·473 7。该模型模内判别准确率为79·5...
关键词:
松树枯梢病 立地条件 主要诱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茂 罗宽 何昆 王明旭 梁骥
从患毛竹枯梢病病竹上分离出 9个菌株 ,其培养滤液对高粱、玉米、水稻的胚根、胚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其毒素对各作物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 ;毒素对油菜的胚芽、胚根没有抑制作用 ,而高粱较其他几种作物对该病原菌的毒素更敏感 .接种毛竹也可产生典型的症状 ,证明该病原菌可产生一种毒素 .PSB培养液适于菌株生长 ,而改良 Fries培养液适于毒素的产生 .适于菌株生长和产毒的温度为 2 5℃ ,p H值为 6 .通气有利于毒素的产生 ,但对菌株生长影响不明显 .用改良 Fries培养液培养的菌株在第 10天出现生长高峰 ,在第 12天产毒最多 .光照处理对菌株生长影响很小 ,但在...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 毒素 产毒条件 植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祖仁 张文勤
毛竹枯梢病是国家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因其传播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毛竹生产的主要问题。福建省尤溪县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研究总结出以人工清除病原为基础,以营林技术为主,化学保护为辅的综合治理技术,经过应用和推广,基本实现毛竹林梢病防治根绝目标,解决了该病害防治“老大难”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茂 戴良英 罗宽 王明旭
为了解毛竹枯梢病菌生长发育规律 ,从湖南省汝城县患病毛竹上分离出 9个菌株 ,进行室内培养 .结果表明 ,毛竹枯梢病菌在 10 %竹叶煎汁加蔗糖培养基上 ,于 2 5℃明暗交替条件下培养 5 0 d左右 ,产孢量较多 .
关键词:
毛竹枯梢病菌 产孢条件 子囊孢子 子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潞滨 李术娜 李佳 曾来涛 胡陶 朱宝成
从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到对毛竹枯梢病致病菌竹喙球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78株,通过复筛选出1株拮抗活性较高的拮抗菌株6-59。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盐析法初步推断该菌株的拮抗物质为蛋白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6-59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2%、蛋白胨3%、MgSO4.7H2O0.03%、KCl0.02%、种龄18h、培养基初始pH7.0,25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接种量4%、发酵时间72h。在此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菌株6-59的发酵液,其抑菌圈直径可达25.8mm。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鲁顺保 丁贵杰 彭九生
对江西省14个毛竹主产区的毛竹材化学性质进行试验与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竹材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竹材的纤维素含量比较稳定,受立地因子影响较小;综纤维素含量为73.6%,土壤厚度对竹材综纤维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土壤厚度、腐殖质厚和母岩对木质素的影响差异显著;影响戊聚糖含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海拔、腐殖质厚和土壤厚度;影响冷水抽出物含量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海拔、速效P和腐殖质厚,且海拔对冷水抽出物影响差异显著,并随海拔、速效P、有机质以及速效N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腐殖质厚增大而减少;影响1%N aOH抽出物含量的主导因子有母岩、海拔、腐殖质厚和速效K,其中母岩对1%N aOH抽...
关键词:
木材学 立地条件 毛竹 化学性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逢龙 焦一杰 张星耀 樊军锋 梁军
调查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树冠结构和溃疡病的病情,分析了立地条件对树冠结构的影响以及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表面积(CSA)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总叶面积(TLA)只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冠幅(W)与土壤类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枝下高(Hub)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杨树溃疡病病情与树冠结构密切相关:病情指数与W、冠长树高比(PLCH)、CS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TLA呈显著负相关。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的直接作用如下:正向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叶面积指数(LAI)、冠形率(CSR)、W、...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汤孟平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并解析主导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方法】在浙江省10个县(市)选择少受人为干扰的毛竹林,设置52个样地,通过随机森林筛选出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主导因子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结果】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是林分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土层厚度和海拔高度是立地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所预设的路径能够被接受,也能较好体现所采集的数据。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竞争指数和土层厚度的总影响为正,对毛竹林生物量有正影响。海拔的总影响为负,对毛竹林生物量有负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最大,为0.739。立竹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间接影响最大,达0.49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大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对毛竹林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结论】毛竹林的主要构件因子立竹度和林分平均胸径与毛竹林生物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主要通过影响毛竹林的构件因子,间接影响毛竹林生物量。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当综合考虑立地因子、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立地潜力的基础上,调控毛竹林结构,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图3表3参4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沈伯葵 葛明宏 张明海 薛梦澜 姚长林
松梢枯病在江苏省分布普遍,不少场圃的松林严重受害,有数百公顷成片松林被毁的记录。主要受害树种是火炬松和湿地松,黑松亦有严重受害的情况,马尾松较抗病。主要症状是枯梢,其次是芽腐和2年生针叶基部坏死。比较了江苏、福建和黑龙江省松梢枯病菌的形态、培养性状、孢子萌发特征、产孢能力和致病力,未发现明显差异。病菌在经过高压蒸汽消毒的松针上于黑光灯下,2周内产生大量子实体。孢子在5~35℃均可萌发,以25℃最适宜;相对湿度98%~100%时孢子萌发最好,在水中由于供气不足萌发极差;加1%糖水或松针煮出液能提高发芽率。菌丝在pH4~10之间均生长,以pH6最好;菌丝生长所需氮源以天冬酰胺为最好,不能利用尿素。
关键词:
松树 梢枯病 症状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盛炜彤 萧江华
以世界各国森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研究为背景,结合我国毛竹林经营和研究情况,对毛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尝试构建了研究这一问题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框架。提出使用时序法、回溯法和长期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克服“长期”研究的时间跨度,研究长期立地生产力对经营措施的干扰反应,并试用立地分类和评价、专家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模型等技术方法评价和预测经营措施对长期立地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为通过改变现行经营措施调控长期立地生产力提供理论和技术。以竹林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索在林分结构和林下植被以及林地土壤管理方面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降低现有经营措施对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