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9)
2023(6733)
2022(5803)
2021(5331)
2020(4522)
2019(10063)
2018(10171)
2017(18399)
2016(10569)
2015(11403)
2014(11816)
2013(11265)
2012(10383)
2011(9420)
2010(9521)
2009(8749)
2008(8494)
2007(7709)
2006(6955)
2005(6129)
作者
(33963)
(28254)
(28195)
(26774)
(17432)
(13804)
(12690)
(11111)
(10719)
(10044)
(9790)
(9757)
(9406)
(9020)
(8990)
(8551)
(8517)
(8404)
(8296)
(8089)
(7402)
(7250)
(6928)
(6503)
(6463)
(6290)
(6269)
(6142)
(5882)
(5844)
学科
(38526)
经济(38492)
管理(26164)
(21045)
(16878)
企业(16878)
方法(15551)
(14186)
数学(12471)
数学方法(12283)
(11758)
环境(10534)
地方(9945)
中国(9818)
(9304)
(9050)
业经(8847)
(8242)
理论(7852)
农业(7776)
生态(7602)
(7184)
(6336)
产业(5991)
资源(5882)
(5828)
银行(5786)
(5758)
结构(5751)
金融(5751)
机构
学院(149993)
大学(146797)
研究(57514)
管理(51765)
(50370)
经济(48975)
理学(43886)
理学院(43199)
科学(42133)
管理学(42050)
管理学院(41799)
中国(41737)
(33432)
(33309)
(31177)
研究所(29093)
业大(27527)
农业(26236)
中心(25583)
(24215)
(23921)
(23103)
师范(22744)
(21892)
北京(21249)
(20124)
(19067)
技术(18852)
财经(18679)
师范大学(18253)
基金
项目(106847)
科学(82207)
基金(74700)
研究(72087)
(68804)
国家(68302)
科学基金(56183)
(44436)
社会(43150)
社会科(40818)
社会科学(40806)
基金项目(40429)
自然(38661)
自然科(37547)
自然科学(37529)
(37492)
自然科学基金(36795)
教育(32180)
资助(30950)
编号(27988)
重点(25799)
(24401)
计划(22704)
成果(21825)
(21405)
课题(21261)
科技(21234)
(20961)
科研(20805)
创新(19788)
期刊
(60062)
经济(60062)
研究(38310)
学报(32564)
中国(30197)
(29659)
科学(28441)
大学(23168)
学学(22332)
农业(20355)
(17439)
管理(16828)
教育(15740)
技术(12128)
(11322)
业经(11199)
资源(10824)
林业(9643)
(9400)
金融(9400)
业大(9105)
(9025)
科技(8665)
经济研究(8546)
财经(8355)
(7871)
问题(7758)
(7270)
统计(6985)
农业大学(6905)
共检索到21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耘彤  何文辉  张慧  管卫兵  
通过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对长兴岛青草沙水源地实证基地样板池浮游植物进行11次调查采样,从种类数、细胞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对样板池立体复合生态操纵修复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修复前,蓝藻占绝对优势;平裂藻、微囊藻和单角盘星藻为水体中的优势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经过"食藻虫—沉水植物—鱼类"立体复合生态修复后,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增加,蓝藻得到有效的控制,微囊藻不再是水体中的优势种类,群落结构优化,水质明显改善,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红春  王晓宁  吴虎  范泽宇  侯杰  何绪刚  
为了解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于2017年7月、11月和2018年5月对汉江中下游6个断面进行采样,并以此对汉江中下游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镜检出浮游植物7门75属145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7.57×10~6 cell/L,变化范围为1.51×10~5~4.33×10~7 cell/L;生物量均值为4.849 5 mg/L,变化范围为0.088 7~17.259 3 mg/L;共划分出23个不同的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相对生物量大于10%的功能群有2种,分别是P和D功能群;根据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Qr指数综合评价汉江中下游水质整体处于轻-中污染状态,夏季水质差于春季和秋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娜   康涛   胡登权   屈万民   李君轶   杜浩   安苗   吴金明  
为了探究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10月选取21个采样点开展了4个季度的浮游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0属223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湖泊鞘丝藻(Lyngbya limnetica)、腰带多甲藻(Peridinium cinctum)、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ms)和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3.62×10~6~4.16×10~7 cells/L,时间上表现为夏秋季的丰度明显高于冬春季,除夏季主要以蓝藻门为主外,其他季节基本都为硅藻门。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31~0.861 mg/L,受水温、营养盐及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时间上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全年均表现为蓝藻门占绝对优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明漳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状态。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氮和总磷是影响漳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顺龙  陈家长  胡庚东  瞿建宏  吴伟  范立民  马晓燕  
2007年冬季(1月30日)和春季(3月27日)对太湖蠡湖进行两次全面调查。采用种类相似性指数、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污水生物系统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蠡湖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蠡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8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共48种,占总种数的54.55%;硅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种数的17.05%。两次调查中各个站位的优势种均为绿藻门种类,其中冬季的优势种为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优势指数变化在71.43%~96.28%,春季优势种为小形平藻(Pedinomonas mi-nor)和小球藻(Chlore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芬  王卫民  单保庆  阎里清  黎洁  周洁  
对海河流域马颊河与徒骇河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种群数量、优势种、污染指示种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颊河浮游植物为126种,隶属7门67属;徒骇河浮游植物为114种,隶属7门63属。2条河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均以绿藻为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各采样点蓝藻、绿藻和硅藻出现的频度均为100%。在种群数量上,马颊河蓝藻占绝对优势(占藻类数量的53.59%),而徒骇河绿藻占优势(占藻类数量的35.73%),马颊河和徒骇河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2.424×106和13.950×106个/L。马颊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变动范围分别为2.48~4.6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常毅  张家波  张沙龙  任泷  朱梦娟  朱新鹏  
为掌握江苏吴江市长漾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于2011年7月-2012年6月进行了采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299种,其中绿藻门132种(占44.15%),硅藻门次之为66种(22.07%),蓝藻门48种(16.05%),优势种共30种,均为污染指示种。浮游植物生物量和数量分别为6.87~13.56 mg/L和1.46×106~23.15×106cells/L,生物量硅藻最高,而绿藻数量最多;浮游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而夏季数量最多,受滤食性鱼类影响,浮游植物变化规律与PEG模型有所差异。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依其进行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为星  徐玉萍  王丽卿  季高华  张玮  
2011年8月调查了上海市城郊7个区县7条生态治理试点工程河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生物数量和水质理化因子状况。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讨论了浮游植物数量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且评价了城郊河道水环境状况。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89种,其中绿藻门74种;硅藻门45种;蓝藻门41种;裸藻门18种;黄藻门4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3种;金藻门1种,优势种多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PCA分析表明,溶解氧、氮磷营养因子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悬浮物、氮磷营养因子、高锰酸盐指数和pH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生物数量和优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简婷婷  王云龙  张衡  尹艳娥  张海燕  杨杰青  
通过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基本要素研究,结合东海海洋环境基本要素(水文、营养盐含量、COD_(Mn)、悬浮物浓度等)的变化,阐明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由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组成,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受长江口冲淡水、钱塘江、东海沿岸流等影响,东海近岸海域环境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高于东海大陆架海域。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春季,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活性磷酸盐;2015—2017年夏季,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明典  杨青瑞  李志华  刘绍平  黄木桂  吴志新  
于2005年3、6、9、12月对沅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沅水浮游植物共计6门147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43.53%和36.73%。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21×105ind./L,蓝藻密度最大为1.33×105ind./L;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3.97 mg/L,蓝藻生物量最大为3.42 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密度秋季最大(4.64×105ind./L),夏季最小(1.6×104ind./L);生物量冬季最大(12.86 mg/L),夏季最小(0.2 mg/L)。水平分布密度和生物量均是牛鼻滩站最大,分别为6.03×105ind./L和29.6 mg/L。...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萍  刘宪斌  李宝华  白明  李彤  王娟娟  
2009—2013年选取春末、夏中、秋初3个季节对海河干流浮游植物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与监测,系统分析了海河干流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优势度、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组成,探讨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原因,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各年度间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利用马加利夫(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浮游植物隶属8门92属181种。绿藻门在细胞密度和种类组成上都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绿藻门的四尾栅藻、小球藻、卵囊藻、月牙藻和卡德藻;蓝藻门的微囊藻、胶鞘藻、螺旋藻、颤藻和蓝纤维藻;硅藻门的小环藻...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钟晨辉  杨芳  林琪  郭书悦  黄瑞芳  林向阳  宋武林  陈德富  
为准确掌握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循环制冷育苗过程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14年9月下旬~11月中旬调查了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带育苗车间循环水9个批次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生态特征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浮游植物43种,隶属于5门31属,以硅藻门出现的种类数最多,达22属32种,占总种数的74.42%,其它为蓝藻门、甲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在整个育苗期间,第一优势种始终为奇异棍形藻(Bacillaria paradoxa),第二优势种为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俊  张云  刘晓光  徐宁  赵习  胡思帆  邓金钗  马徐发  
2011—2012年对漳卫南运河流域19个采样位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95种(变种),隶属于8门131属。其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159种),硅藻门次之(110种),再次为裸藻门(56种)和蓝藻门(49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年平均值为2 167.2×104cells/l,夏季最高为3350×104cells/l,秋季最低为1221×104cells/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67×104cells/l;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25.96 mg/l,夏季最高为54.43 mg/l,秋季最少为6.33 mg/l,其中绿藻门最多,为11.09 mg/l。浮游...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易上  刘强  程传东  杨铭玉  孟庆超  赵淑江  
【目的】为了解舟山东极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2月至10月进行连续四个季节的综合调查,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0属142种,其中硅藻47属104种,甲藻12属27种,隐藻4属4种,金藻和蓝藻2属2种,绿藻、黄藻和裸藻各1属1种。硅藻和甲藻是该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共20种。浮游植物全年平均丰度为0. 46×103cells/L,总体上夏冬季丰度明显高于春秋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 07;丰富度指数平均为4. 59;均匀度指数平均为0. 65;三者的变化趋势为秋冬季高,春夏季低。【结论】RDA分析表明该区浮游植物分布与水温、盐度、溶解氧和营养盐紧密相关;此外,可能还受地理位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杨菲  吴淑贤  刘喜方  贾沁贤  
2009年4-5月对西藏那曲地区12个盐湖进行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58种,隶属于6门39属,其中硅藻门种数最多(34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58.62%,其次为绿藻门(11种)和蓝藻门(8种)。主要优势种为舟形藻属未定种1种、菱形藻属未定种1种、湖泊鞘丝藻和小形卵囊藻。平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70×104cells/L和0.162 8 mg/L。分析了西藏盐湖浮游植物区系组成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尤其是含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物种数、生物密度与生物量均与含盐量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盐湖生态系统中,盐度是决定浮游植物多样性及个体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浮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