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7)
2023(2318)
2022(1719)
2021(1832)
2020(1341)
2019(3265)
2018(3388)
2017(4489)
2016(3765)
2015(4264)
2014(4498)
2013(3545)
2012(3267)
2011(3133)
2010(3382)
2009(2730)
2008(2546)
2007(2445)
2006(2271)
2005(2132)
作者
(7204)
(5975)
(5922)
(5836)
(3682)
(2870)
(2853)
(2517)
(2271)
(2258)
(2073)
(2033)
(2012)
(1908)
(1870)
(1845)
(1835)
(1808)
(1784)
(1740)
(1736)
(1592)
(1575)
(1403)
(1379)
(1359)
(1336)
(1290)
(1285)
(1249)
学科
教育(18104)
中国(9684)
理论(5292)
教学(5233)
(3621)
经济(3620)
(3494)
(3364)
(3310)
发展(3261)
(3258)
(3139)
(3138)
改革(3097)
思想(2990)
高等(2988)
政治(2857)
研究(2834)
教育改革(2764)
农业(2762)
思想政治(2746)
政治教育(2746)
治教(2746)
管理(2735)
德育(2726)
(2491)
劳动(2488)
学校(2452)
动力(2318)
学法(2318)
机构
大学(43802)
学院(38956)
教育(24890)
研究(18056)
(17096)
师范(17060)
师范大学(14403)
(11265)
职业(10123)
教育学(9678)
科学(9652)
技术(8876)
(8633)
北京(8146)
(7927)
研究所(7903)
管理(7803)
经济(7499)
(7446)
教育学院(7090)
职业技术(6914)
理学(6632)
中心(6580)
(6534)
理学院(6424)
管理学(6104)
中国(6012)
管理学院(5993)
技术学院(5792)
(5577)
基金
研究(24576)
项目(22564)
教育(20661)
科学(19439)
成果(13485)
编号(13035)
课题(12760)
社会(12738)
基金(12492)
社会科(11722)
社会科学(11720)
(11251)
(11031)
(10248)
(9859)
国家(9596)
规划(9018)
(8073)
科学基金(7492)
项目编号(7488)
研究成果(7413)
年度(7384)
(7209)
(6957)
重点(6840)
教育部(6770)
(6730)
(6700)
阶段(6684)
(6463)
期刊
教育(42926)
研究(23078)
中国(18727)
职业(10319)
(8203)
经济(8203)
技术(7793)
技术教育(6764)
职业技术(6764)
职业技术教育(6764)
高等(4781)
成人(4584)
成人教育(4584)
大学(4348)
高等教育(4258)
(4138)
论坛(4138)
学报(3797)
(3701)
科学(3538)
职教(3523)
发展(3409)
(3409)
比较(3280)
(3144)
教研(2765)
高教(2765)
(2488)
农业(2344)
学学(2233)
共检索到6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教育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动力。近代"教育救国"的种种努力推动了中国教育和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教育兴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定位不仅是世界强国崛起之奥秘,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层决策领导的主动选择。全球化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进而全面影响中国教育的深层变革,呼唤"教育强国"的多维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各国科技、教育、人才、文化竞争将更加激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关于财政工作和教科文事业改革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大力支持教科文事业改革发展,着力保障教科文领域民生实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财政教科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梅  
本文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意义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美国强国兴邦的工具,其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是维护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战略意义包括牟取巨额经济利益,提升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吸纳全球人才资本,维护国家安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是法制化、组织化、工具化和市场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安宇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军  
特色文化与人才培养互动,把强国兴邦的历史使命融入到师生的血液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思想引领、特色创新、主动有为,弘扬时代正气,构建网络育人的教育平台。校园风尚的形成、传承和发展需要通过常态化的制度和师生榜样的塑造来实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亚洲“四小龙”办教兴邦的基本经验以及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示冯增俊战后,亚太地区新独立国家为了推动国家发展,纷纷学习发达国家办教兴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和实验,努力在实践发达国家近三百年教育改革的经验中创立自身教育体系,其中,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振兴财政富国兴邦邓子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财政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应指出,我国财政却一直处在紧运行状态,困难重重,出现了同经济发展和国际一般财政经济运行规律少见的背反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形式,语文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立人。基于立人属性的语文教育,就是要立人于终身兴趣发展之中,立人于优美的汉语言文化之中,立人于语文所开启的审美世界之中。以立人为指向的语文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个体,以优美的语文文本启发个体内心的自由,并将之转化成个体生命的创造性实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实践的基础形式,不仅事关民族身份认同与个性彰显,更重要的是,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品质。我们需要重启以语文教育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  
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内在运作机理和外在发展条件,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展已列入我国发展大计。《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是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产业发展现状、应用、理论探索及创新实践的研究报告,是对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深度探讨与研究。该书不仅涉及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对国家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现实呼应。该书结合具体调研报告,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文化科技融合的现状、创新路径和前景展望,对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发展路径及发展趋向提出可行性报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阳  
对技术教育价值的探寻,是技术教育得以安身立命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技术教育被片面、狭隘甚至歪曲的理解仍大量存在,其原因无疑复杂而多重,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们对技术贫瘠的认知。只有将技术从"工具"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揭示出技术本身所富含的精神资源,技术教育才有可能超越其单纯的工具价值,更彰显出其求真、至善、臻美的本体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黎奇升  冷志明  刘晗  李超  
吉首大学"立人教育"思想于2010年正式提出。其内涵可描述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五育"并举,实现受教育对象的"两个提升",即品德、品质与品味的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进而达到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和谐统一。作为一套观念体系和实践模式,"立人教育"蕴含着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宏观目标和具体要求,彰显着学校对育人工作和人才观念的具体理解。一、本体价值与人本教育思想任何一种教育都有自己认定的本体价值,"立人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立人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晗  蒋林  李超  冷志明  
"立人教育"的内涵是实现人从精神和肉体维度上的双重"站立",实现人从依靠外力的他律性"站立"到依靠自身内力的自律性"站立"转化。"立人教育"纠正现代大学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偏差,提倡全人教育理念,使高等教育重新回到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轨道上来。"立人教育"将人视为一种嵌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群体性存在,教导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来理解和审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确立,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贺  李玲玲  计卫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杜建林  李爱华  蒋林  
"立人教育"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改革。"立人教育"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的过程。健全的育人平台为"立人教育"的实施提供现实载体。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不少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改革,探寻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吉首大学结合"以人名校,以业报国"的校训以及"凤飞千仞,薪传八方"的办学精神,率先在高等教育中提出了"立人教育"理念,并通过创新育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奇生  
人性化管理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高校建立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需求与高校管理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要明确政策导向,完善保障机制,破除行政思维,实行教授治校,从而建立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