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5)
2023(8643)
2022(7809)
2021(7491)
2020(6310)
2019(14597)
2018(14677)
2017(28593)
2016(15616)
2015(17610)
2014(17655)
2013(17475)
2012(15866)
2011(14166)
2010(13955)
2009(12560)
2008(11960)
2007(10107)
2006(8705)
2005(7379)
作者
(44855)
(36922)
(36749)
(34902)
(23608)
(17797)
(16688)
(14726)
(14100)
(13169)
(12798)
(12245)
(11574)
(11565)
(11326)
(11231)
(11194)
(11015)
(10515)
(10358)
(9238)
(8928)
(8902)
(8352)
(8259)
(8255)
(8218)
(8110)
(7417)
(7339)
学科
(58848)
经济(58784)
管理(44555)
(41944)
(35493)
企业(35493)
方法(29642)
数学(25600)
数学方法(25322)
(15266)
(14399)
中国(14397)
(14036)
业经(13113)
地方(12263)
理论(10572)
(10395)
农业(10302)
(10284)
贸易(10278)
(9965)
环境(9872)
技术(9710)
(9655)
(9605)
财务(9547)
财务管理(9528)
企业财务(9024)
教育(8687)
(8635)
机构
大学(217194)
学院(215234)
管理(90446)
(80150)
理学(79349)
理学院(78470)
经济(78235)
管理学(77132)
管理学院(76757)
研究(69451)
中国(50086)
(46471)
科学(45508)
(35166)
(34639)
业大(34014)
(33811)
研究所(31977)
中心(31402)
(29528)
北京(29284)
财经(29054)
(28623)
师范(28390)
农业(26568)
(26481)
(25547)
(24802)
师范大学(23128)
商学(22817)
基金
项目(155727)
科学(121605)
研究(113691)
基金(112344)
(97730)
国家(96924)
科学基金(83327)
社会(69134)
社会科(65383)
社会科学(65365)
基金项目(61032)
(60882)
自然(55840)
自然科(54497)
自然科学(54483)
自然科学基金(53478)
教育(51494)
(51399)
编号(47231)
资助(46152)
成果(37522)
重点(34252)
(33755)
(32467)
(32292)
课题(31623)
科研(30013)
创新(30000)
项目编号(29330)
大学(28948)
期刊
(84196)
经济(84196)
研究(60998)
中国(36146)
学报(35337)
科学(32587)
管理(31602)
(30104)
大学(26280)
(24962)
学学(24671)
教育(24023)
农业(21663)
技术(18290)
(15507)
金融(15507)
业经(14142)
图书(13161)
财经(13041)
经济研究(12735)
理论(11963)
科技(11539)
实践(11342)
(11342)
问题(10882)
(10878)
(10680)
情报(10363)
技术经济(10239)
资源(10022)
共检索到298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温远光  何立友  
对广西北热带山口林场2 种林龄窿缘桉防护林内及空旷地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结果表明: 15 年生和45 年生窿缘桉林内的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别为246 ×103 k J·m - 2 和202 ×103 k J·m - 2 , 分别比空旷地(543 ×103 k J·m - 2)减少547 % 和628 % ; 平均气温分别低02 ℃和07 ℃; 0 ~20 cm 土层的平均温度分别低13 ℃和18 ℃; 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1 % 和3 % ; 45 年生林内的平均风速降低824 % 。表1 参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玉光  卢平  
历经4a(1992~1995年)定位研究表明:试区林网内无叶期的防风效能为39%~40%,着叶期为55.8%~56.2%。气温降低0.6~0.8C,最热月(7月)尤为明显,平均降低1.2C,蒸发量降低24.3%~24.7%,相对湿度提高8%~15%。干热风发生天数减少58.8%,其中轻型减少33.3%,重型减少87.5%。在林网保护下,作物产量提高5.14%,玉米纯增产量468km/hm~2.纯增产值655.2元/hm~2,与无林网农田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平均提高了50%~1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志权  周毅  陈绶柱  陈远生  张志权  
利用营养坯,以扦插方式在苗圃先行育苗,待形成根系及恢复生长后,再移植至海滩,是营造沙质海岸防护林植草带的有效方法,可以获得90%以上的成活率。单叶蔓荆子、蔓茎栓果菊和卤地菊是适于南方沙质海滩迎风方向种植的草种。它们具生长快,易生出不定根和萌生新单株,耐淹埋等沙生植物特性。移植1a后的盖度分别达到100%、53%和43%(种植规格为1m×1m)。4~8月为生长最迅速时期,平均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635,0.535和0.357g/(g月)。因此,3~4月是最适移植的季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张振文  时新宁  于卫平  马晖  伍光林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 54%,节水59 1%,节能40 5%,省工50 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义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要是由于森林、草原、植被大面积破坏和减少的结果.因此,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这种恶果的出现是大自然对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炳浩  郝玉光  陈永富  
本文旨在对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区周边绿洲农区防护林体系的气候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之前、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3个时期的变化趋势,建立防护林体系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气候因子风速、大风日数、扬沙日数、沙尘暴日数有一定的影响,体现了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屏障作用;(2)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年平均温度、湿度、降水量、持续干旱日数和霜期等因子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这些因子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控制所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平  冯永忠  杨改河  
【目的】揭示防护林带的疏透度(β)、宽度、高度、风向与林带夹角等因子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的影响。【方法】利用PC-3型便携式可移动自动气象站,采用多点观测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土壤风蚀区的林带结构和防风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林带疏透度、宽度、高度以及风向与林带夹角对风速变化的影响。【结果】稀疏型结构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最高达34.27%,平均为32.69%;疏透型次之,为25.12%;通风型最差,为20.98%。β为0.30~0.50的林带防风效应最佳,且林冠层和林干层疏透度存在差异时防风效应较好。风向与林带夹角的正弦值与防风效应呈正相关;β为0.30~0.50时,宽度为2H~5H(H为林带平均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H.奥里茨基  
由于在提罗尔(тироль)某些山区内进行造林以预防雪崩,1953年6月至11月在内奥特茨达尔(Внутр- енныйОтцтап)进行过小气候观测。本文叙述这些观测的结果。观测工作是在高1950公尺的西坡至西北坡地段内进行的。已确定林缘的位置对气候诸要素的影响程度,阐明了植被对气象诸要素水平分布情况的影响,并举出植物生理状态依天气条件而转移的实例。对一次典型观测(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了分析。沿山坡的林班线(просека)的南北两端之间及林班线的中部都分布有土壤层,证明该土壤层的最上面一层(0.3—1.0厘米)内是存在着温度状态的显著对比的。例如,南部边缘1953年9月14日白天的温度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正科  田育新  肖彬  欧阳惠  
为了解决防护林类型选择技术问题,测定了洞庭湖水系内24个主要防护林类型的生产力、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水稳性指数、土壤最大蓄水能力、有效贮水能力及林分最大持水能力,并运用多级分辨等方法,对防护林类型的上述功能进行了判别分析,提出了18个可供多种功能上选用的选择技术模型。选择技术模型回判结果,回判符合率多在75%以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韧  耿养会  
本试验通过林分调查、水文测验,对渠江流域的低效防护林分进行了不同改造技术的研究。认为改造方式以间伐补植、全砍重造、针阔乔灌结合为宜,原低效防护林分改造为马尾松或杉木+香樟+紫穗槐组成的针阔乔灌混交类型,效果显著.造林第三年与对照组相比,高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28%、113%,地表径流模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分别降低13.3%和44.2%.建立的地表径流与降雨、雨强,土壤侵蚀模数与雨强的数学模型相关程度紧密.低效防护林分改造后,森林防护功能增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志平  曾德慧  冀晓燕  刘大勇  
作为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田防护林在控制风沙干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从实现高效、持续、稳定的总目标出发 ,农田防护林必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工程在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林分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工程效益的连续与高效性 .要达到这个目标 ,必须对该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经营管理 ,维持农田防护林最佳结构 ,以期达到最大的防护效益 .因此 ,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对其防护作用的维持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有重要意义 .该文从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调控、防护成熟、更新方式、高效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型等几个方面 ,综述了农田防护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福绪  韩玉洁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安兴  郭仁鉴  杨水海  严水华  商克荣  卢梅富  刘金土  
系统分析了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林场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发生、发展和演替规律。根据当前防护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可持续经营的原则,提出了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的择伐经营模型。现实森林类型在如何实现择伐经营,发挥防护林的综合效益方面,文章论证了防护林经营技术上所涉及的森林作业和森林经理方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冰  
概述了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的意义、内容、方法、指标体系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在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新宁  张振文  黄支全  
经过4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于沙地防护林的营造,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是毛管直径12mm,滴头流量3 75L·h-1,滴头间距1 0m的设计方案;另外,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本文就沙地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及效益进行了较系统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