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
- 2023(1046)
- 2022(914)
- 2021(901)
- 2020(927)
- 2019(1529)
- 2018(1629)
- 2017(2671)
- 2016(1795)
- 2015(2043)
- 2014(2128)
- 2013(2003)
- 2012(1892)
- 2011(1661)
- 2010(1736)
- 2009(1542)
- 2008(1506)
- 2007(1475)
- 2006(1268)
- 2005(1084)
- 学科
- 管理(4735)
- 济(4157)
- 经济(4147)
- 业(3554)
- 企(2871)
- 企业(2871)
- 中国(2151)
- 银(1727)
- 银行(1719)
- 行(1650)
- 农(1636)
- 理论(1581)
- 融(1481)
- 金融(1481)
- 学(1471)
- 财(1448)
- 制(1447)
- 方法(1300)
- 教学(1213)
- 教育(1190)
- 和(1122)
- 业经(1099)
- 技术(967)
- 地方(965)
- 数学(940)
- 农业(921)
- 数学方法(920)
- 务(900)
- 财务(889)
- 财务管理(887)
- 机构
- 学院(22302)
- 大学(21357)
- 研究(8778)
- 管理(7205)
- 中国(7014)
- 济(6958)
- 经济(6672)
- 科学(5819)
- 理学(5646)
- 理学院(5584)
- 管理学(5434)
- 管理学院(5403)
- 京(5395)
- 所(4843)
- 农(4831)
- 研究所(4409)
- 技术(4116)
- 中心(4115)
- 业大(4037)
- 财(3966)
- 江(3850)
- 农业(3738)
- 北京(3658)
- 院(3583)
- 职业(3279)
- 州(3209)
- 省(3183)
- 范(2979)
- 师范(2943)
- 财经(2807)
共检索到37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1]。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5],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6-7],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 m,在行间可达到5.0 m;主根可深达2 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 c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 160.2~10 940.55kg.hm-2和970.35~1 607.4 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常耕 程长元
本文报道了在湖北省黄冈地区种植的被誉为活化石树种——水杉无性系选择12 a的结果。研究表明,水杉个体间遗传差异极大,为无性系选择提供了可能,但在散生大树中开展选优,效果差,而以实生人工幼林为对象选优,效果很好。说明选种群体的生境一致有科学选种的基础。统计分析表明,水杉生长量早一晚龄相关十分密切,甚至一年生时,就表现出优良的特性直到12~13年生时仍处领先位次,如仅用生长性状作无性系选择可在较早龄进行,不必等到1/3个轮伐期。
关键词:
水杉 优树 无性系测验 早—晚龄生长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王伟 石立忠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加13.6%、11.1%和11.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5);(2)带干苗造林会发生死干现象,死干率高达52.30%,极大影响干形;(3)截干苗造林当年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株、抹芽及短截竞争枝都会降低窄冠刺槐造林当年的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生长量表现为不定株、不抹芽>定株、不抹芽>定株、抹芽,这种对生长的负面影响在造林...
关键词:
窄冠刺槐 幼林 苗木类型 树体管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楠楠 彭祚登 李云
【目的】通过对刺槐不同无性系林木之间生长、材性和适应性的研究,为刺槐建筑用材林培育选用优良无性系和刺槐优质木材的加工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洛宁县国有吕村林场无性系试验林中的豫刺1号、豫刺2号、豫刺7号、豫刺8号、无性系3-Ⅰ共5个刺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分析林木生长过程,比较林木生长及材性差异并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5个无性系胸径大小排序为无性系3-Ⅰ>豫刺1号>豫刺8号>豫刺7号>豫刺2号;材积大小排序为无性系3-Ⅰ>豫刺1号>豫刺7号>豫刺8号>豫刺2号。其胸径、树高均呈现前期生长迅速后生长逐渐减缓趋势。其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测量范围为0.769~0.812、0.731~0.775、0.644~0.673 g·m-3;干缩率中气干差异干缩和全干差异干缩变化幅度分别为1.41~1.82、1.47~1.62;湿胀率中全干至气干湿胀率(径向、弦向、体积)、全干至饱水湿胀率(径向、弦向、体积)分别在2.34%~2.67%、3.23%~3.59%、5.88%~6.73%、5.1%~5.81%、8.05%~8.67%、13.77%~15.23%之间;力学性质中顺纹抗压强度、横纹全部抗压强度(径向、弦向)、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测量值范围分别为53.44~58.89、12.00~15.46、14.23~18.11、107.386~122.299、9 737.701~10 410.325 MPa。【结论】5个无性系刺槐中最适合作为结构用材原料的是无性系3-Ⅰ;最适合作为装饰用材原料的是豫刺7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丑
对 2 1 7个福建省杉木优良无性系 4个年度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各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在无性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遗传测定 ,从 2 1 7个优良无性系中评选出 2 3个速生优良无性系 ,与杉木第 1代种子园子代相比 ,入选的优良无性系具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增产效果 ,适宜于在福建省北部或其他生态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应用。表 5参 4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选择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广 蒋云东 何俊 李明
以40个3年生的高产脂思茅松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抗松梢螟能力、针叶叶绿素含量及产脂力5个指标为分类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可变类平均法进行无性系的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把无性系分成3类,初步评选出生长最好、抗松梢螟能力较强、产脂力最高的6个优良嫁接无性系.
关键词:
思茅松 高产脂 无性系 聚类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钱莲芳 戴文圣 汪祖潭 骆文坚 许树洪 喻卫武
山茱萸为传统珍贵中药材,长期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种内性状变异十分复杂。通过在自然资源中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复选和无性系测验等育种程序,筛选出果大皮厚,干出皮率高,加工性能好等综合性状优良的10个无性系,早期(4~7a)产量(干皮)超过71个参试无性系平均值的24 66%~82 44%;另选出特早熟及高含糖量无性系各1个,其中11个无性系于2002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进行命名。表2参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呈祥 王良群 白志良 王丰林 郑丽萍 李爱军
选用综合农艺性状好、配合力高,但抗病性和品质较差的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为改良对象,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高粱体细胞无性变异系R111,田间鉴定和室内化验分析表明,R111比原亲本材料抗丝黑穗病、抗倒、耐旱、耐瘠,品质等性状明显提高。同现有几个主干不育系测配后,选育出一个新的杂交种。试验表明,通过组织培养,选育优良的无性变异系,是创造新的种质资源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原亲本材料的优点,而且可以改良其不利性状
关键词:
高粱,组织培养,无性变异系,选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天相 马常耕
在 1 5年间 ,从 4~ 6年生的半同胞和全同胞子代测验林及优良种源或种子园的子代林中选出近40 0株优良个体 ,采其根颈萌条无性系化后建立选种性采穗圃 ,大量生产无性系苗开展多阶段的无性系比较试验。根据 1 0~ 1 2年 (少数 6年 )生时的表现 ,从 2 5 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出了 1 0个无性系。它们的单株材积比当地未去劣一代种子园或优良种源对照提高 6 0 %~ 1 0 0 % ,而材质的平均表现基本与对照相当。这些无性系已生产规模推广 ,表现出巨大的增产能力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乔来秋 荀守华 何洪兵 陈纪香 王玉祥 高冬梅
从黄河三角洲自然分布的中国柽柳中选出的2个无性系和从新疆引进的13种柽柳,以中国柽柳为对照,进行无性系遗传测定。通过对4年生3片区域试验林存活率、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的调查及统计分析,证明东柽1号、2号两个无性系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3.2~4.6 g.kg-1的立地条件下,东柽1号、2号存活率均达88.3%;东柽1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17.6%、75.1%,东柽2号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大于对照36.2%、28.4%;同时,观测研究了东柽1号、2号优良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4年生柽柳在3地点的树高遗传力分别为0.90、0.89、0.83,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92、0.96、0.94。对柽柳...
关键词:
柽柳 无性系 选育 遗传测定 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延林 董铁民 田野 佟超然
用同一批优树繁殖成无性系和实生家系子代分别建立遗传测验林,12年生时进行树高、胸径、主干高、单株材积4个性状测定,计算它们的变异系数,并进行各自优良无性系或家系的选择,最后比较两种选择策略的遗传进度、遗传增益。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表型变异系数比家系间大76%以上,遗传变异系数大70%以上,按20%的入选率,入选无性系的遗传增益比入选的家系高128%以上,因而对刺槐改良采用优树无性系选择的效果比实行有性繁殖的种子园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冲 彭祚登 杨欣超 王梁 王少明
为了筛选出较适合生产燃料乙醇的刺槐无性系,选取8044、8048(豫刺1号)、83002(豫刺7号)、84023(豫刺8号)、速生刺槐(无性系3-Ⅰ)、四倍体刺槐、匈牙利大叶刺槐和普通刺槐8个无性系或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洗涤法,测定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各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部分无性系纤维素平均含量在速生期最高,半纤维素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木质素含量在速生期最低。且各无性系在同一生长时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刺槐和84023在生长末期的综纤维素含量最高,均达到55%;其中,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4.7%和34.4%;木质素相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莉 续九如
Water stress can cause all kind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n forest tree, which are indicated by changes of man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Under the different drought extent of soil, the seedlings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clones were tested. Testing indexes included...
关键词:
刺槐无性系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