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5)
- 2023(9309)
- 2022(8438)
- 2021(8080)
- 2020(6865)
- 2019(15623)
- 2018(15757)
- 2017(30284)
- 2016(16815)
- 2015(18979)
- 2014(19043)
- 2013(18721)
- 2012(17074)
- 2011(15191)
- 2010(14993)
- 2009(13474)
- 2008(12911)
- 2007(11023)
- 2006(9522)
- 2005(8006)
- 学科
- 济(61587)
- 经济(61514)
- 管理(47170)
- 业(43885)
- 企(37092)
- 企业(37092)
- 方法(30577)
- 数学(26329)
- 数学方法(26026)
- 农(16251)
- 中国(15854)
- 财(15048)
- 学(14984)
- 业经(13779)
- 地方(12771)
- 理论(11680)
- 和(11024)
- 农业(10803)
- 技术(10387)
- 贸(10386)
- 贸易(10382)
- 制(10199)
- 环境(10147)
- 易(10061)
- 务(9947)
- 财务(9884)
- 财务管理(9868)
- 教育(9488)
- 企业财务(9328)
- 划(9076)
- 机构
- 大学(231548)
- 学院(230097)
- 管理(94564)
- 济(84557)
- 理学(82617)
- 经济(82496)
- 理学院(81728)
- 管理学(80260)
- 管理学院(79872)
- 研究(75486)
- 中国(53955)
- 京(50038)
- 科学(49781)
- 农(38123)
- 所(37971)
- 业大(37652)
- 财(37595)
- 研究所(35086)
- 中心(33887)
- 江(32076)
- 北京(31644)
- 财经(30795)
- 范(30617)
- 师范(30331)
- 农业(29976)
- 院(28002)
- 经(27962)
- 州(26686)
- 技术(25915)
- 师范大学(24535)
- 基金
- 项目(165708)
- 科学(128568)
- 研究(120572)
- 基金(118042)
- 家(103379)
- 国家(102496)
- 科学基金(87451)
- 社会(72567)
- 社会科(68581)
- 社会科学(68563)
- 省(65805)
- 基金项目(63808)
- 自然(58572)
- 自然科(57154)
- 自然科学(57138)
- 自然科学基金(56083)
- 教育(55381)
- 划(55351)
- 编号(50179)
- 资助(48666)
- 成果(40408)
- 重点(36659)
- 部(35689)
- 发(34589)
- 课题(34554)
- 创(34520)
- 创新(32074)
- 科研(31858)
- 项目编号(31150)
- 大学(30548)
共检索到32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1]。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5],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6-7],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梁坤南 黄桂华 周再知 王西洋
以3月龄柚木嫩枝为材料,采用基质、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柚木扦插育苗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无性系的扦插育苗效果明显存在差异,7029无性系的生根率和株高均极显著高于7514无性系(P
关键词:
柚木 扦插育苗 基质 生长调节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刺槐 窄冠 无性系 选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祖尧 李晓霞 姜漾 万文 陈尚钘 张丽霞
芳樟富含芳樟醇,是重要的精油原料树种。为了探索心土对芳樟大田扦插育苗的影响,通过规模化扦插育苗试验,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心土对芳樟插穗成活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心土类型对芳樟扦插成苗率及幼苗的高、径和侧根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但对侧根数量的影响不明显。8月份适宜芳樟扦插育苗,扦插成苗率可达82%。苗床扦插因为心土层透气和保水性能比较好,加上根系生长空间比较大,有利于芳樟扦插苗的幼苗生长。芳樟扦插当年小苗移栽后,当年不宜再次扦插芳樟。
关键词:
芳樟 扦插育苗 心土 成苗率 幼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 m,在行间可达到5.0 m;主根可深达2 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 c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 160.2~10 940.55kg.hm-2和970.35~1 607.4 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桂英 吕士行
以杨树新无性系NL-80l06、NL-80121和NL-80351为材料,从解剖学角度研究其扦插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性系NL-80106的生根能力较NL-80121和NL-80351强;插穗的不定根原基在母株生长早期形成,起源于射线与形成层交叉处;不定根原基的数量随着苗高的增长而增多;但插穗的生根能力与不定根原基的数量关系不大。
关键词:
杨树新无性系,不定根原基,扦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开宝 孙宝胜 孙延芳 倪玲 吕青青
通过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实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试剂,并确定最佳使用质量浓度,提高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生根率。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乙酸(IAA)溶液浸泡插条均可显著提高插条的愈伤率,其中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枝条愈伤率最高。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秦岭冷杉嫩枝扦插最佳措施为:扦插基质采用珍珠岩,枝条类型为嫩枝带2年生枝梗,用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浸泡3h,可以明显促进枝条下端愈伤组织的形成。
关键词:
秦岭冷杉 嫩枝扦插 育苗 生根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端 林开敏 王锦上 陈小月 赵大洲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光友 朱映安 徐建民 张朝玉 高兴华 刘继伟 韩超
对国外引进卡西亚松种子的播种苗苗期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成苗株生长指标、干/鲜质量、分根数、含水率等15个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卡西亚松扦插后所有研究性状在不同基质/激素配比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激素与基质对扦插成苗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多性状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评定,云南南部卡西亚松扦插育苗,基质的最优类型为黄心土+泥炭土+珍珠岩按3∶5∶2配比,扦插中使用激素IBA好于ABT1,以低浓度(100250 ppm)浸泡穗条根部2 h为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戈飞 宋晓斌 徐永慧 刘桂湘 骆荣君
利用不同浓度的GGR6对南方红豆杉插穗进行处理,通过扦插成活率、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和测定,结果为 流水对插穗进行前处理12 h后,用20 mg·L-1的GGR6溶液浸泡5 h,扦插后插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分别高出相 同浓度的2,4-D和萘乙酸处理25.5%和16.2%,为空白对照的2倍。成活苗木的高度和粗度均高于其它处理。表 明用GGR6处理插穗能够提高红豆杉的扦插成活率,并可以促进高生长和径生长。用多菌灵提前处理插穗,能够降 低GGR6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GGR6 红豆杉 扦插育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树茂
该文从土壤介质、扦插时间和插穗选取三个因素探讨了香榧扦插育苗.研究表明,嫩枝扦插和保持适当的基质水分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
关键词:
土壤介质 香榧 嫩枝扦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根科 李占贵 王雄
新疆杨属白杨派种群。白杨派一个共同的特性是扦插育苗生根难,原因是在枝杆生长过程中根原基分化数量少,比青杨派和黑杨派少4~5倍。所以,新疆杨扦插育苗的着眼点应放在愈伤组织生根上,尤其在北方寒冷区域,育苗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扦插期的管理措施能否符合生根要求。根据研究人员3年的试验结果,提出对传统育苗技术进行改进的意见,与同行探讨,共同促进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进步。
关键词:
新疆杨 扦插育苗 方法改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夏新莉 尹伟伦 张新时 慈龙骏 胡庭兴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ave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 in China by breeding and applying water-saving cultivars of plant. Relative studies showed that water use efficiencies (WUE) of poplar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clones, but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as not very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 强1 2 李志辉1 吴际友3 文卫华4 程 勇3 刘 球3
摘 要:对毛红椿无性系采穗圃嫩枝进行了扦插繁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1)毛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兼有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 2 种生根类型,参试的 10 个无性系中有 8 个无性系以皮部生根类型为主(占参试无性系的 80%),有 2 个无性系同时包含 2 种生根类型;(2)毛红椿根系效果指数以 TC01 无性系最高,为36.5,毛红椿无性系嫩枝生根能力与生根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在遮荫降温、农膜保湿及自然温度条件下,以 6 月、9 月和 10 月上旬毛红椿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
关键词:
关键词:毛红椿 无性系 扦插繁殖 生根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端
1993—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乐昌含笑种子育苗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4种播种方式,其中以密播芽苗移植为最佳,这一播种方式是种子先在大棚内密播,出土后进行芽苗移植,当年苗高达90.13cm、地径0.85 cm,每公顷生产优质苗22.5万株;其次是点播与条播较好,但条播便于管理有利生产应用;撒播虽产苗量高但苗木质量较差,生产上一般不宜采用。穗条不同部位1年生扦插试验显示:以梢部插穗效果最好,扦插生根率为85%,1年生苗高达156.2 cm,根径为1.32 cm;其次是中部插穗生根率为63%;基部插穗最差,生根率仅有18%。中部穗条苗木的高径生长量大于基部,但两者均小于梢部。...
关键词:
乐昌含笑 种子育苗 扦插繁殖 芽苗移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