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3)
2023(12441)
2022(10856)
2021(10326)
2020(8822)
2019(19945)
2018(20131)
2017(37490)
2016(21021)
2015(23952)
2014(24110)
2013(23660)
2012(21481)
2011(19186)
2010(19105)
2009(17403)
2008(17086)
2007(15320)
2006(13409)
2005(11684)
作者
(62583)
(51611)
(51366)
(48744)
(32837)
(24591)
(23364)
(20485)
(19590)
(18589)
(17709)
(17524)
(16506)
(16372)
(15957)
(15829)
(15713)
(15561)
(14867)
(14748)
(13131)
(12852)
(12530)
(11717)
(11627)
(11533)
(11525)
(11201)
(10555)
(10362)
学科
(74922)
经济(74831)
管理(69393)
(62004)
(54125)
企业(54125)
方法(35497)
数学(29677)
数学方法(29323)
(21865)
(20210)
(20032)
中国(19635)
技术(17649)
业经(17605)
(15960)
理论(15587)
地方(14947)
(14724)
财务(14641)
财务管理(14609)
企业财务(13843)
(13685)
农业(13367)
(12696)
(12550)
银行(12497)
(12423)
贸易(12418)
(12041)
机构
大学(292202)
学院(290317)
管理(118472)
(105818)
经济(103052)
理学(100705)
理学院(99561)
管理学(97870)
管理学院(97312)
研究(96808)
中国(72449)
(64507)
科学(64071)
(50598)
(49812)
(49792)
业大(47870)
研究所(45664)
(44327)
中心(44208)
北京(41025)
农业(39263)
财经(38895)
(38535)
师范(38091)
(36405)
(35857)
(35324)
技术(35004)
(31772)
基金
项目(201451)
科学(155945)
研究(145830)
基金(142867)
(126152)
国家(125108)
科学基金(106023)
社会(87154)
社会科(82389)
社会科学(82363)
(80366)
基金项目(76601)
自然(71150)
自然科(69400)
自然科学(69383)
自然科学基金(68122)
(67445)
教育(67127)
编号(60286)
资助(58738)
成果(48830)
重点(45071)
(42950)
课题(42141)
(42091)
(41922)
创新(39246)
科研(38940)
计划(37460)
项目编号(37333)
期刊
(119639)
经济(119639)
研究(83006)
中国(59838)
学报(51510)
科学(46611)
管理(45863)
(44231)
(39529)
大学(38459)
教育(37222)
学学(36118)
农业(30357)
技术(28845)
(22731)
金融(22731)
业经(20116)
财经(18390)
图书(17815)
(17321)
经济研究(17287)
科技(17071)
林业(15819)
(15610)
技术经济(15250)
问题(14999)
理论(14502)
(14438)
实践(13495)
(13495)
共检索到43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王伟  石立忠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加13.6%、11.1%和11.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5);(2)带干苗造林会发生死干现象,死干率高达52.30%,极大影响干形;(3)截干苗造林当年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株、抹芽及短截竞争枝都会降低窄冠刺槐造林当年的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生长量表现为不定株、不抹芽>定株、不抹芽>定株、抹芽,这种对生长的负面影响在造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鹏  兰再平  马可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 m,在行间可达到5.0 m;主根可深达2 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 c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 160.2~10 940.55kg.hm-2和970.35~1 607.4 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君  李云  李方平  徐兆翮  孙宇涵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根当年茎的总重和叶重分别达1 138和637 g;不同树龄的株高、总重、叶重和茎叶比也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生树龄的总重为2 230 g,远高于3年根当年茎,但其叶重仅为603 g,稍低于3年根当年茎;当年生植株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达225.45 g/kg,极显著高于2年根当年茎、3年根当年茎、4年根3年茎和5年根4年茎(P<0.01),而后4个根龄之间叶片粗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兰再平  马可  张怀龙  苏衍修  刘义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1.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维西  张红桢  李永芳  
通过现地栽培和现有人工林分调查,就不同地径刺槐苗木对栽植后地上部分萌芽、根系生长潜力、苗木成活以及1~3年生幼林林分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造林时苗木直径的大小对栽植后萌芽时间、萌芽率、单株萌芽数以及新根萌生量、新根总长度和造林成活率均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1~3年生幼林的高、径生长量均与造林苗木的地径间呈现出极为紧密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在2~3年生林分中苗木直径对幼林生长的强烈影响尚未出现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减弱的趋势,其导致幼树生长上的绝对差值仍在增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  戴丽  孙妍  徐兆翮  温富贵  袁存权  胡瑞阳  李云  
为了比较刺槐不同无性系在延庆地区的生长表现,选取匈牙利、韩国、中国河南及延庆本地刺槐优良无性系11个,于2008年4月种植在北京延庆县。在生长季测定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等生化指标,并且连续3年测定各无性系的株高、地径等表型性状。结果表明:匈牙利刺槐H2、韩国刺槐K2、韩国刺槐K4、河南刺槐8048和延庆本地刺槐2N的株高、地径表现较好,这些无性系株高、地径3年的数据经多重比较分析后均被归为数值最高的一类;净光合速率较高的无性系为匈牙利刺槐H2(11.78±0.24)μmol/(m2·s)、河南8044(12.57±0.21)μmol/(m2·s)和延庆本地刺槐2N(1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尚伟  兰再平  刘俊琴  布日古德  梁鹏飞  耿军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因其木质坚硬,色泽纹理美观,耐磨耐腐蚀,抗弯抗压及抗剪强度高,是制造地板、家具等产品的优质木材[1]。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刺槐进行遗传改良,先后在次生种源选择、优良无性系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2-5],选育出了一大批生长表现良好的优良无性系[6-7],特别是于2002年在河南省选育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生长快,主干通直圆满,分枝角度小,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开敏  洪伟  俞新妥  何智英  黄宝龙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简敏菲  
运用枝条解析法对江西省千烟洲19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枝条生物量及生长量进行估算,建立了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回归模型。结果如下:枝生物量(WB)与枝径(DB)间呈WB=0.017 8D3B.006 1的幂函数相关,r2为0.840 8。分枝断面积合计(ATB)与胸径(DBH)间呈ATB=1.850 2D1B.H541 8的幂函数相关,r2为0.750 9。树冠生物量(WC)与胸径间呈WC=7.105 9D2B.H596 5的幂函数相关,r2为0.920 5。树冠生物量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分组检验结果表明:方程的总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预估精度总体在90%左右。树冠生长量(y)与胸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车豪   全小强   王立冬   李小玉   胥清利   梁海燕   王燕茹   马祥庆   闫小莉  
[目的]合理的造林密度和冠层结构可有效提高林木光合效率和生长发育,研究不同造林密度下的杉木幼林不同冠层、方向和枝条部位的叶片光合特征,可为杉木大径级无节良材培育中科学界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修枝高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杉木林为对象,于5个造林密度(M_1:833、M_2:1 667、M_3:2500、M_4:3 333、M_5:6 667株·hm~(-2))样地中选择3株标准木,分5个不同冠层(距离树体基部1、2、3、4、5m处)、枝条朝向(东西和南北)、枝条叶片部位(尖端和末梢),测量光合特性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并计算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1)在冠层2 m处,P_n、WUE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冠层3~5 m处P_n、G_s、T_r、WUE随造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 P_n、G_s、T_r、WUE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大,树冠5 m处的枝叶光照条件充足,光合作用较强。3)除在M_4、M_5密度下树冠2~3 m处的杉木叶片P_n、G_s、T_r、WUE在不同枝条部位表现为末梢叶>尖端叶外,其余的不同冠层和不同密度下的杉木叶片P_n、G_s、T_r、WUE在不同枝条部位表现为尖端叶>末梢叶。[结论]5个造林密度中M_2密度(1667株·hm~(-2))的杉木叶片在不同冠层和枝条方向上的光合能力整体上更强,在4个冠层中各造林密度下均为树冠5 m处的杉木叶片表现出更大的光合潜力,尖端叶的光合能力强于末梢叶,东西向枝条叶片光合能力强于南北向枝条叶片。在M_5造林密度(6667株·hm~(-2))的冠层2和3 m处、M_4密度造林(3333株·hm~(-2))的冠层2 m处的枝条叶片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即密度的增加会对林内光照资源产生影响,特别是位于低冠层的枝叶,且密度越大冠层光合能力受到的影响也越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赖永祺  张燕平  赵保荣  赵培仙  
印楝幼树生长 1a抽 3次梢 ,即春梢 (2  4月 )、夏梢 (6  8月 )和秋梢 (10月 )。幼林树高、地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栽后第 1a最大 ,第 2a最小 ,以后各年较一致。 1a中印楝季节性生长分为 3个时期 ,即滞生期 (1  3月和 11  12月 ) ,生长量较小或生长停缓 ;生长期 (4  10月 ) ,生长量明显 ;快速生长期 (5  8月 ) ,树高的生长高峰出现在 7、8两月 ,占全年生长量的 6 2 1% ,地径的生长高峰开始比树高生长高峰早 ,结束得晚。月平均温度对当月树高、地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 ;月平均降水对当月树高生长量的影响也达显著程度 ,但对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唐成万  
在贵州省台江县革东镇设置了反映马尾松人工造林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体系,以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经对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连续8年的定期、定位测定,以及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造林的各主要技术措施中,立地选择、种源选择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整地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影响,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则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供试验地区应用的马尾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文福  
对山白兰幼林生长规律研究的结果为;(1)季节性生长节律,一年分为3个生长期,即滞生期(1~3月和11、12月),生长量较小或停缓;生长期(4~10月),生长迅速;高峰期出现在速生期中的6~8月,树高生长出现两次高峰(多为6月和8月),高峰期月生长量平均达20cm,胸径生长出现一次高峰,一般在5~8月,峰期生长量达0.11cm。(2)水热条件对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程度;月平均温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影响较月降水量为大。(3)幼林的生长过程规律为;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多在5a以前出现,高峰期树高连年生长量达2.61m,胸径达 4.2cm;7a后分别为1.0m和1.0cm左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少雄  王观明  罗建中  
桉树幼林不同株行距配置抗台风效果陈少雄,王观明,罗建中关键词桉树幼林,株行距配置,抗风效果雷州半岛常遇台风,台风对1、2年生林木造成巨大损害,是该地区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多年来,林业生产及科研部门都曾为此做过大量工作,主要是不断筛选抗风树种造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东  邓建军  张悦  刘昌勇  
为了探索白花泡桐的幼化技术,以13个白花泡桐优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法对白花泡桐优树材料的幼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嫩芽为最适合的外植体;MS+BA 4.0 mg.L-1+NAA 0.3mg.L-1为初代芽诱导最佳培养基;1/2 MS+BA4.0 mg.L-1+NAA0.3 mg.L-1为继代培养幼化的最合适的培养基;12个白花泡桐优树材料成功得到幼化。1/2 MS+NAA0.1 mg.L-1或1/2 MS+IBA0.1 mg.L-1+NAA0.1 mg.L-1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炼苗在室内进行,炼苗一个月后大棚壮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