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0)
2023(14906)
2022(12496)
2021(11645)
2020(9291)
2019(21100)
2018(20658)
2017(39148)
2016(21480)
2015(23882)
2014(23942)
2013(23728)
2012(22332)
2011(20444)
2010(20957)
2009(19575)
2008(19621)
2007(18244)
2006(16595)
2005(15401)
作者
(63406)
(53948)
(53220)
(50254)
(33986)
(25976)
(23914)
(20746)
(20295)
(19330)
(18487)
(17972)
(17357)
(17133)
(16945)
(16270)
(15746)
(15737)
(15411)
(15387)
(13775)
(13397)
(13067)
(12416)
(12210)
(12062)
(11967)
(11956)
(11037)
(10761)
学科
(92773)
经济(92636)
(68716)
管理(60534)
(51454)
(45124)
企业(45124)
农业(34509)
中国(29293)
方法(28398)
业经(26198)
地方(25029)
(24772)
数学(23923)
数学方法(23577)
(23210)
(18076)
(17622)
银行(17589)
(17015)
(16926)
(16872)
金融(16870)
(16612)
(15850)
贸易(15835)
(15309)
技术(15187)
(13934)
环境(13734)
机构
学院(311590)
大学(307214)
(129198)
经济(126229)
管理(113821)
研究(113640)
理学(96348)
理学院(95229)
管理学(93591)
管理学院(93024)
中国(88422)
(71390)
科学(68228)
(66228)
(61844)
(58796)
农业(54570)
中心(52636)
研究所(52446)
业大(51185)
(50898)
财经(46756)
(42283)
(42282)
师范(41839)
北京(41697)
(40347)
(40165)
(39750)
经济学(38173)
基金
项目(199155)
科学(156770)
研究(148698)
基金(142868)
(124705)
国家(123464)
科学基金(104895)
社会(95155)
社会科(89751)
社会科学(89730)
(80186)
基金项目(74947)
教育(67124)
(65950)
自然(65293)
自然科(63772)
自然科学(63756)
自然科学基金(62639)
编号(60986)
资助(57195)
成果(50863)
(47778)
重点(44966)
(44308)
课题(43433)
(41551)
(41490)
(39846)
国家社会(39323)
创新(38851)
期刊
(162701)
经济(162701)
研究(96332)
中国(78347)
(75018)
学报(51570)
农业(50560)
科学(47700)
(47610)
管理(42341)
大学(40398)
学学(38305)
教育(37898)
(36711)
金融(36711)
业经(31127)
技术(26849)
(24512)
财经(23637)
经济研究(22842)
问题(21582)
(20320)
(18282)
世界(16837)
农村(16438)
(16438)
农业经济(15922)
技术经济(14969)
科技(14785)
业大(14774)
共检索到501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方黎明  顾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自愿参与的原则,遭受逆向选择问题的困扰。从患病概率和成本看,农民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客观需求。影响农民参加新农合与否的关键因素不是支付能力,而是参与意愿。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包”的设计以及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上的规定过于严酷,影响了保障水平,从而打击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贫困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中低收入的农户相对来说从“新农合”中获益较少,从而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谭晓婷  谢青青  
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四个地区的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户参合行为变动趋势的角度出发讨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并采用概率单位模型(ProbitModel)对影响其购买医疗保险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主要受报销比例、封顶线等给付水平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农户会根据对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来修正预期,改变参与行为,参合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颜媛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关乎8亿农民的医疗保障,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份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面板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参合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率显著高于那些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的农民,即农民在参合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尤其是那些选择全家都参合和全家都不参合的农民。同时,由于参合之前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明显高于未参合者的人均医疗支出水平,逆向选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但由于目前总体参合率很高,逆向选择还未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产生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枝茂  
山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其制度支持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人口老龄化以及商业保险进入农村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合作医疗制度必将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最终趋势是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新和  
我国在农村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促进我国农民健康权的重要一步。新农合提供给农民的是一种混同契约,该契约激励可行的充分条件是不足额保险或完全保险以及双变量效用函数的二阶混合偏导数小于零。该充分条件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意味着其主要保障目标应由"保大病"定位为"保小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彩华  张大勇  
2011年湖南省桑植县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乡镇住院全报销实施方案(试行)》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乡镇住院全报销实施细则(试行)》,这项制度的实施使有"国家级贫困县"之名的桑植,成为"穷县富医改"的新模式而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政策效果较好。但依靠国家"新农合基金"及县级财政投入支撑的"乡镇住院全报销"政策是否具备长期的兜底能力以维持政策的可持续性,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探讨和反思。因此,从公共政策研究视角,结合该县"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对影响政策过程可持续性的因素进行深层次分析,剖析该政策可持续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深入挖掘其产生的根源,并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昕  胡苏云  
基于问卷调查资料,本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持续性要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虽然筹资困难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政策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公平性才是决定该项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朴英爱  任苒  
在形式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对大病重病的风险分摊机制,但从政府推行的政策意图来看,实际上是要实现人人参与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事实上政府转移支付成为筹资的主要来源。由于公共财政的强力参与,尽管强调农民"自愿"参加有其现实的理由,但不符合制度范围内的全体居民均参加以体现公共财政公平性的理论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增强"自愿"基础上的吸引力,将最终走向"强制"的社会医疗保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龙桂珍,骆友科  
参与原则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影响制度统筹层次的提高,进而影响到筹资机制的稳定以及基金的收支平衡能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稳定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参与原则问题的探讨,对于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芹  尹爱田  尹畅  宋春燕  
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是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意愿虽然只是个表面现象,但却能反映出深层次的政策和制度层面的问题。通过部分实地调查和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透过表面现象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存在的本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平  周素彦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素彦  周文平  张双英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娟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当前党和政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介绍了广西新农合运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新农合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广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葛恒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如功能定位上存在缺陷,筹资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补贴标准过低,对减轻农民负担收效甚微等。要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立法,大力发展风险型“新农合”,扩大“新农合”的实施规模,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改进“新农合”的筹资制度,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