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00)
2023(22078)
2022(18664)
2021(17279)
2020(14409)
2019(32576)
2018(32140)
2017(61459)
2016(33584)
2015(37411)
2014(37099)
2013(36229)
2012(32867)
2011(29368)
2010(29400)
2009(27316)
2008(26854)
2007(24046)
2006(21043)
2005(18820)
作者
(94589)
(78514)
(78195)
(74529)
(50089)
(37714)
(35624)
(30483)
(29817)
(28388)
(26628)
(26537)
(24909)
(24775)
(24235)
(24068)
(23540)
(23318)
(22574)
(22526)
(19411)
(19377)
(18927)
(18135)
(17679)
(17559)
(17472)
(17469)
(15821)
(15531)
学科
(130735)
经济(130548)
(113236)
管理(109703)
(99584)
企业(99584)
方法(57928)
数学(47243)
数学方法(46544)
(42151)
(40624)
业经(39307)
中国(33932)
(29925)
(29015)
财务(28923)
财务管理(28864)
农业(27993)
企业财务(27393)
(25634)
理论(25403)
技术(23764)
地方(23491)
(23144)
贸易(23132)
(22642)
(22498)
(21316)
银行(21266)
(21221)
机构
学院(470802)
大学(466515)
管理(185144)
(183280)
经济(179158)
理学(158934)
理学院(157216)
管理学(154372)
管理学院(153493)
研究(149057)
中国(114934)
(98429)
科学(91765)
(90873)
(76624)
(73948)
(71664)
财经(71457)
中心(69249)
业大(69018)
研究所(66523)
(64837)
北京(61370)
(60745)
师范(60147)
农业(59776)
(57805)
经济学(55078)
(54661)
财经大学(52885)
基金
项目(314425)
科学(247722)
研究(232992)
基金(227281)
(196849)
国家(195114)
科学基金(169000)
社会(146111)
社会科(138345)
社会科学(138312)
(124137)
基金项目(119415)
自然(109273)
教育(108227)
自然科(106743)
自然科学(106717)
自然科学基金(104801)
(102998)
编号(96660)
资助(92981)
成果(78552)
重点(70013)
(68595)
(66650)
(66276)
课题(66259)
创新(61788)
项目编号(60004)
国家社会(59951)
科研(59905)
期刊
(206724)
经济(206724)
研究(136757)
中国(92716)
(74921)
学报(72326)
管理(72072)
(71192)
科学(65914)
大学(55941)
教育(55532)
学学(52467)
农业(48644)
技术(43879)
(41978)
金融(41978)
业经(36540)
财经(35229)
经济研究(31914)
(30238)
(26849)
问题(26474)
图书(24975)
技术经济(23256)
(23053)
财会(22545)
现代(21811)
理论(21570)
科技(21510)
商业(21058)
共检索到697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守文   汤谷良  
随着数字技术在激励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化,企业突破激励困境、提高激励效果的需求愈加强烈,精准激励概念应运而生。基于海尔链群合约实践,探索了企业实现精准激励的过程,以及数字技术对精准激励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实现精准激励需要具备激励目标一致化、激励机制立体化、激励过程可视化与激励结果精准化四个关键因素,并注重以激励结果推进未来激励目标设定,形成激励循环;(2)数字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达成共识、规划路径、激发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四个方面;(3)数字情境下的精准激励机制能够为突破棘轮效应、团队“搭便车”等经典激励困境提供新思路。因此,企业应强化数字技术在激励实践中的应用,实现精准激励,提升激励效果,助力企业价值创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郑明晖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物联网生态和激励机制的相互推动关系,认为物联网生态有助于企业形成精准激励机制,解决团队生产中的搭便车问题。精准激励机制能够协调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过来,推动物联网生态的发展。进一步地,文章以海尔的链群合约为例,介绍了链群合约如何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设计精准激励机制以推动物联网生态的发展以及链群合约的激励效果。本研究对平台企业如何推动员工执行物联网生态战略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帅  徐宁  
现代公司普遍以薪酬、股权等显性契约对其高管进行激励,但随着该类契约的局限性逐步凸现,深入探究如何发挥声誉的激励效用,是实现不同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与协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承续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对声誉提出的理论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揭示了声誉的三重激励效用,即信号效用、工具效用和心理效用。并从实践层面归纳新的研究发现,阐释了激励效用的实现途径,构建了以声誉为激励物和强化物的循环性声誉激励机制,以期通过深化声誉激励的研究为公司高管激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天添   王慧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通过探索性案例的组态研究范式,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展开研究,检视了定向财政激励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当前,相较于“雨露均沾”式的传统财政激励,“扶优扶强”式的定向财政激励更能够发挥政策边际溢出效应;同时,定向财政激励可通过强化现金流韧性,引导链主企业采用供应链金融等权益性投资,促进供应链资本溢出,并通过对链内优质资产并购重组,实现供应链高端整合,从而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据此建议进一步深化定向财政激励内涵,强化政策激励力度,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天添   王慧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通过探索性案例的组态研究范式,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展开研究,检视了定向财政激励助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当前,相较于“雨露均沾”式的传统财政激励,“扶优扶强”式的定向财政激励更能够发挥政策边际溢出效应;同时,定向财政激励可通过强化现金流韧性,引导链主企业采用供应链金融等权益性投资,促进供应链资本溢出,并通过对链内优质资产并购重组,实现供应链高端整合,从而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据此建议进一步深化定向财政激励内涵,强化政策激励力度,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危怀安  文圆  李旭彦  
本文遵循动机—行为逻辑,采用扎根理论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 12 Plus软件,对湖北省十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进行探索性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炼出利益共享激励机制与风险共担激励机制两个主范畴、非经济性激励等四个次范畴,以及荣誉激励、职位晋升等十个初级范畴,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的集成激励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政府部门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激励机制设计提供行动指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辛宇  吕长江  
本文以泸州老窖2006年6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最终未能施行)以及其2010年1月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修订稿为案例分析对象,分析薪酬管制背景下的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定位困境问题。我们发现:在薪酬管制的背景之下,泸州老窖这家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兼具激励、福利和奖励三种性质,而这种性质的混杂性最终会导致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陷入定位困境,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果。最后,针对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问题,我们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小庭  
中外管理学家都很重视激励理论的研究,企业管理者更是千方百计地探求激励因素的最佳效应。我国在激励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尝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作法。其理论基础深刻,形式丰富多样,效果良好。随着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旧的管理模式的破除,新的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的创建,激励因素已成为调动企业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杠杆,激励效应——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成了衡量企业体制改革成败的标志之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迎新  刘绍东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总激励成本及总激励绩效关系的探索,提出了国有企业全员系统激励机制,并说明了在国有企业占有主体性、决定性的企业系统激励资源的条件下,全员系统激励将使国有企业系统激励成本极小化及激励绩效极大化,进而给出了对国有企业总激励资源进行系统优化配置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杨雨艨  
针对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难以通过提升产量而增加绩效的问题,研究了以提升工人成本控制和质量改进积极性为目的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企业管理者和工人间基于成本和质量双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相关参数分别对工人在两任务中的最优投入水平和最优风险分担水平的影响,发现了由于某项任务的投入过低而可能导致的激励失衡问题,进而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研究表明:①在某任务上,工人能力的提升、惰性的降低和风险的降低均可提升该任务的激励强度,并使其投入另一任务的部分努力转移至该任务;②某任务参数的改变对工人在该任务中的风险分担及努力投入的影响幅度大于另一任务;③任务关联性的改变可使工人的努力投入发生转移,且关联性越大,转移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鹏  胡许萍  刘金培  李林  
笔者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规制差异,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尔国际化经营过程为案例,来探讨环境规制差异对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环境规制差异主要表现在能效标准差异、节能补贴差异、环保观念差异和环保认证差异四个方面。依据这四个方面建立的模型的理论论证显示,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跨国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玉菁  余明桂  张庆  
本文基于2016—2019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样本,研究高管晋升能否成为地方政府推进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能提升高管晋升概率,并且在晋升预期较高、扶贫需求较高时该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企业精准扶贫能在未来降低当地贫困程度。本文从企业精准扶贫的角度丰富了国有企业高管晋升、扶贫治理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文献。与此同时,本文研究为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工作,以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贾少谦   单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H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挖掘科技企业在数字服务化过程中通过资源集成开发数字服务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企业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是基于资源外部集成和资源内部集成实现的。资源外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内部集成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关键链接关系。资源外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身份视图和能力视图,前者主张对核心支持性资源要素进行筛选,以助力数字服务开发,后者考量外部资源与现有知识库的接近程度,通过整合和撬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价值;资源内部集成机制具体反映在效率视图和权力视图,前者主张对具有链接关系的要素进行集成,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后者主张强化关键要素之间的链接关系,并使其衔接到整体系统中。由此,企业通过资源外部集成与资源内部集成的匹配,为数字服务化过程中的数字服务开发提供支撑。本文拓展了资源集成理论的解释边界,并深化了对数字服务化研究的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邹照菊  
合理的激励约束机1制能有效降低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成本和风险,但目前对我国国有企中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存在着激励不足、激励过度、约束不足和约束过度等不对等、不均衡问题。本文分析了激励约束不对等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动态均衡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