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8)
- 2023(7239)
- 2022(6089)
- 2021(5493)
- 2020(4601)
- 2019(10021)
- 2018(9974)
- 2017(18937)
- 2016(10231)
- 2015(11312)
- 2014(11275)
- 2013(10980)
- 2012(10056)
- 2011(9037)
- 2010(9133)
- 2009(8621)
- 2008(8487)
- 2007(7765)
- 2006(6870)
- 2005(6464)
- 学科
- 济(39578)
- 经济(39486)
- 管理(35014)
- 业(32409)
- 企(26136)
- 企业(26136)
- 方法(15964)
- 数学(13919)
- 数学方法(13788)
- 财(13718)
- 制(13706)
- 农(12808)
- 中国(11526)
- 业经(9438)
- 体(8967)
- 银(8344)
- 银行(8326)
- 农业(8323)
- 行(7979)
- 贸(7771)
- 贸易(7768)
- 融(7692)
- 金融(7688)
- 体制(7620)
- 易(7576)
- 务(7204)
- 财务(7180)
- 财务管理(7161)
- 环境(6806)
- 企业财务(6798)
- 机构
- 大学(147467)
- 学院(145861)
- 济(64792)
- 经济(63583)
- 管理(56646)
- 研究(49033)
- 理学(48749)
- 理学院(48239)
- 管理学(47535)
- 管理学院(47273)
- 中国(38014)
- 财(33540)
- 京(29843)
- 科学(26675)
- 财经(25961)
- 所(23683)
- 经(23542)
- 中心(22641)
- 江(22014)
- 研究所(21096)
- 经济学(20991)
- 农(20663)
- 财经大学(19358)
- 经济学院(18798)
- 业大(18707)
- 北京(18588)
- 范(18279)
- 师范(18127)
- 院(17445)
- 州(16798)
- 基金
- 项目(97049)
- 科学(78664)
- 基金(73794)
- 研究(72065)
- 家(64326)
- 国家(63379)
- 科学基金(55172)
- 社会(49383)
- 社会科(46887)
- 社会科学(46877)
- 基金项目(38762)
- 省(36372)
- 自然(34274)
- 自然科(33502)
- 自然科学(33494)
- 教育(33068)
- 自然科学基金(32927)
- 划(30453)
- 资助(29196)
- 编号(28050)
- 制(24550)
- 成果(23347)
- 部(22731)
- 重点(21596)
- 国家社会(21380)
- 创(20459)
- 教育部(20210)
- 发(19747)
- 人文(19522)
- 创新(19285)
共检索到225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志超 仇化 路慧泽
通勤问题影响着城市合理职住空间的形成和人民福祉,提升通勤质量是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的重点。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职住分离现象愈加明显。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通勤时间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如何改善通勤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勤时间对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能有效缓解消费时间不足的问题,具有中介效应,个体使用移动支付在通勤时进行消费,有利于提升通勤质量。此外,通勤时间的影响在消费类型、消费结构和消费群体方面呈现异质性。对发展享受型消费、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压力较大的群体而言,通勤时间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更大。
关键词:
消费 移动支付 通勤质量 职住分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文文 景维民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促进健康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健康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家庭保健消费参与和保健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刺激家庭增加预防性健康投资,为解决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口前移难题提供数字金融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强健康消费信念和提高保健产品的可得性促进预防性健康消费。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对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高学历家庭和非老年家庭保健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挖掘家庭健康消费潜力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数字经济 移动支付 健康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文文 景维民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促进健康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文章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健康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家庭保健消费参与和保健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刺激家庭增加预防性健康投资,为解决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关口前移难题提供了数字金融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移动支付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增强健康消费信念和提高保健产品可得性促进预防性健康消费;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移动支付对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高学历家庭和非老年家庭保健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文章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挖掘家庭健康消费潜力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健康中国 数字经济 移动支付 健康消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伟
"人们往往对于一个新兴行业容易犯的错误是短期过于乐观,长期过于谨慎"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作为电子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热点,一直受到国内金融业各方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以及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为我们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创新之门,移动支付也逐渐成为金融IC卡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以及金融IC卡的多应用普及,改变支付业务模式的历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王天娇 蒋佳伶
低碳消费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家庭作为消费活动的重要主体,践行低碳消费行动对于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具有飞跃性意义。文章运用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普惠金融调查数据计算出家庭碳足迹,并运用差分模型,精确识别了移动支付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一直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和新增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人均碳消费会显著减少。分碳足迹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对不同类型碳消费的影响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呈现非线性影响。研究还发现,移动支付对不同分位点碳足迹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此外,移动支付对家庭碳消费的负向影响在农村地区、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更大且更显著。研究为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移动支付 碳足迹 低碳消费 碳排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志超 郭润东
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估计、Tobit模型和差分模型,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支付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出游概率、促进家庭旅游消费,且对高收入、高人力资本、城镇和老年家庭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移动支付通过提升居民信任水平、提高支付便利性促进家庭旅游消费。鉴于此,应深入发展智慧旅游,驱动旅游消费智慧化、数字化升级。
关键词:
移动支付 出游决策 旅游消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永 李成明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移动支付的使用对家庭医疗健康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投资,考虑内生性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资本和信息成本是移动支付影响家庭医疗健康消费支出的重要机制,移动支付用户可能通过社会资本效应增加医疗健康消费支出,但在面临疾病冲击时可能通过信息效应降低家庭的医疗保健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移动支付的使用对城市家庭的影响大于农村家庭,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在多儿童家庭中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阳 吴子硕 尹志超
近年来,移动支付迅速普及,对家庭金融行为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基于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股市参与及回报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可以提高家庭参与股市概率,但是移动支付对股市盈利无显著促进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支付主要通过金融信息获取、转变风险态度、提高信任感及提高信贷可得促进家庭参与股市。异质性分析表明,移动支付对城镇地区、一二三线城市地区及金融可得性强区域的家庭作用更明显;对中年家庭、中高收入及中高资产家庭效果更突出。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股市有限参与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骆文月 高瑜 寇海洁
提高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从感知风险的视角探讨了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财务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等主观感知风险是移动支付影响家庭金融参与的重要渠道;金融市场类型、本地创业氛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家庭外部因素,以及家庭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信息、教育水平等家庭内部特征,是导致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参与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并且家庭内部特征的影响显著高于家庭外部因素。机制分析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远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提高家庭的风险偏好、金融信息、教育水平对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边际效应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罗骞
包容性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数据,构建家庭层面包容性增长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移动支付对家庭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的使用显著促进了微观家庭实现包容性增长。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支付通过增强家庭社会互动、增加创业—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家庭配置金融资产、缓解流动性约束等途径促进了家庭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城乡、东中西部地区的家庭均产生了包容性增长效应,且移动支付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低金融素养水平家庭、低人力资本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移动支付还能够促进相对贫困家庭实现益贫式增长。因此,政府部门应着力增强移动支付服务在创业—就业信息传播等生活服务的普惠性,金融机构应注重提高家庭金融服务可得性与参与度,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健 臧旭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和2017年的数据,采用PSM和PSM-DID等方法分析了是否获得私人转移支付以及私人转移支付规模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为促进消费带来了正向的边际效应;获得私人转移支付有助于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促进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的提升;农村家庭、户主年龄越小的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低财富家庭、高债务收入比家庭、中高消费家庭以及流动性资产不足的家庭获得私人转移支付对其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可以通过缓减流动性约束、提升主观幸福感两种机制促进家庭消费支出。研究有助于理解转移支付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影响,也有助于健全多层次收入转移视域下宏观政策体系,为新时期通过转移支付手段提高人民福利水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成校 胡浩 万悦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尤其是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支出,并扩大消费不平等,且这种负向效应在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村留守家庭成员中更为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促使农村留守家庭转出农地,降低了留守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感知与收益时间偏好,扩大家庭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减少与消费不平等程度提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云 王溪
全面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策工具。立足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选用2014—2018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转移支付对微观个体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促进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但这一正向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支付不利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转移支付在东部地区更容易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增加了居民家庭用于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成校 胡浩 万悦
基于中国土地经济调查微观数据,构建“私人转移支付、农地转出与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理论框架分析私人转移支付对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的影响,并从农地转出视角揭示其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私人转移支付会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家庭成员消费支出,尤其是生存型与享受型消费支出,并扩大消费不平等,且这种负向效应在中低消费水平的农村留守家庭成员中更为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私人转移支付促使农村留守家庭转出农地,降低了留守家庭成员的经济地位感知与收益时间偏好,扩大家庭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减少与消费不平等程度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志超 田文涛 王晓全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商业保险持续与移动支付相结合,导致近年来移动支付对保险行业的渗透率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讨移动支付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为了克服内生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网络购物经历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移动支付显著提高家庭商业保险参与概率4.40%,而且显著增加家庭商业保险的参与程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移动支付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城乡地区等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移动支付可能通过增加金融知识、促进社会互动和增强保险可得性途径促进家庭商业保险的参与。本文研究可为认识移动支付的作用、采取措施促进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支付 保险参与 数字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