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1)
2023(13242)
2022(11535)
2021(10880)
2020(8983)
2019(20733)
2018(20604)
2017(39820)
2016(21768)
2015(24303)
2014(24458)
2013(24235)
2012(22220)
2011(20072)
2010(19902)
2009(18112)
2008(17891)
2007(15860)
2006(13860)
2005(12240)
作者
(65070)
(53935)
(53779)
(51101)
(34687)
(25932)
(24248)
(21102)
(20576)
(19401)
(18646)
(18311)
(17350)
(17067)
(16777)
(16668)
(16101)
(16012)
(15617)
(15540)
(13503)
(13300)
(13109)
(12447)
(12225)
(11998)
(11895)
(11857)
(11001)
(10810)
学科
(87060)
经济(86965)
管理(64507)
(63506)
(54068)
企业(54068)
方法(42142)
数学(35913)
数学方法(35484)
(22112)
中国(21588)
(21238)
(20751)
业经(19584)
技术(18661)
地方(16047)
(15982)
贸易(15974)
理论(15963)
(15702)
(15483)
农业(14727)
(14296)
(13746)
财务(13677)
财务管理(13656)
(13478)
(13432)
金融(13430)
银行(13428)
机构
大学(319419)
学院(315947)
管理(126915)
(123544)
经济(120821)
理学(110385)
理学院(109125)
管理学(107186)
研究(106913)
管理学院(106618)
中国(77674)
(68299)
科学(68128)
(55493)
(54517)
(52866)
研究所(50036)
业大(49159)
中心(47462)
财经(45541)
(45388)
北京(42840)
(42030)
农业(41766)
师范(41604)
(41524)
(38520)
(36927)
经济学(36857)
财经大学(34180)
基金
项目(220039)
科学(173182)
基金(160768)
研究(157878)
(141484)
国家(140376)
科学基金(120227)
社会(98516)
社会科(93432)
社会科学(93406)
基金项目(85903)
(85167)
自然(80329)
自然科(78526)
自然科学(78503)
自然科学基金(77116)
(72478)
教育(72363)
资助(66204)
编号(63156)
成果(51080)
重点(49284)
(48707)
(46302)
(46099)
课题(43472)
创新(43226)
科研(42285)
教育部(41454)
大学(40641)
期刊
(132431)
经济(132431)
研究(91391)
中国(56823)
学报(53795)
科学(49818)
(47014)
管理(46507)
(40792)
大学(39970)
学学(37741)
教育(34296)
农业(33014)
技术(28385)
(26473)
金融(26473)
财经(22492)
业经(20953)
经济研究(20738)
(19130)
问题(17242)
(17160)
科技(16783)
技术经济(16697)
图书(16511)
理论(16318)
(15121)
实践(14968)
(14968)
现代(14240)
共检索到452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圣兰  宁钟  
市场是技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因此,市场既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文章基于细分市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理论以及边际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突破性技术与主流技术的市场竞争演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突破性技术对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产生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转变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采用价值分析方法,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反映了突破性技术对主流技术产生威胁的影响要素、条件以及不同类型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红志  
考虑到技术创新和主导范式的重要性,本文对各种新技术如何竞争并形成主导范式的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此外,技术性能优越并不是一项技术成为主导范式的决定因素,因此本研究还考察了哪些因素最终影响了主导范式的形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可  高庆昆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型,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方式,为企业运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奚雷  张学伟  
探讨高度动荡与竞争环境下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突破性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四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以2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该模型和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财务绩效和战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动态性和环境竞争性均能够正向调节突破性创新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战略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渝  
企业在联盟组合背景下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实现突破性创新,但上述作用机制又会受到联盟伙伴竞争的制约。在探索资源整合、联盟伙伴竞争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本文利用三个城市的高科技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够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2)联盟伙伴竞争对资源整合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同时联盟伙伴竞争的两个维度即竞争广度和竞争宽度的调节效应都是显著的。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竞争性嵌入与资源管理的视角深化了突破性创新研究,同时启发企业管理者选择适宜的联盟伙伴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联盟管理与资源整合能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吴柯烨   孙建军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 (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1)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2)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建华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企业在利用既有技术构建竞争优势过程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以及与之配套的专用性资产产生沉没成本的作用,使得企业难以有效的构建起与突破性创新相配套的互补性资产,导致企业在对突破性创新进行商业化和重塑新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中面临着困境。文章认为突破性创新要想真正转化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首先要对突破性创新给顾客带来的价值进行战略定位;其次是根据战略定位选择、构建、培育相应的互补性资产,并通过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率来强化战略定位;再次这些互补资产提供的活动要具有互补性,活动方向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吴倩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丽娟  
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在分配制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要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霍影  江晓林  孙辉  
本文选择芯片行业巨头英伟达藉由“市场先制行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进行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单案例探索。研究发现:英伟达从进入行业到深耕行业再到引领行业,依靠先于市场变化的突破性创新,依次形成了企业自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通用创新平台和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以此为演进节点,在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开发用户和关键核心市场3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创新,进而从后发企业发展成在位企业再演变成为领军企业。提出“市场先制行动”的多维构念,刻画出后发企业基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演化过程模型,揭示出“核心用户”和“关键市场”才是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形成“卡脖子”优势的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延信  吴祈宗  
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