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1)
2023(15383)
2022(13289)
2021(12507)
2020(10446)
2019(23635)
2018(23330)
2017(44735)
2016(24374)
2015(27064)
2014(26413)
2013(25916)
2012(23601)
2011(21193)
2010(21064)
2009(19053)
2008(18387)
2007(15984)
2006(13656)
2005(11692)
作者
(68540)
(56888)
(56380)
(53917)
(36208)
(27426)
(25637)
(22270)
(21489)
(20195)
(19498)
(19119)
(18106)
(17778)
(17476)
(17393)
(17090)
(16963)
(16346)
(16182)
(14022)
(13877)
(13620)
(12968)
(12741)
(12711)
(12617)
(12505)
(11473)
(11300)
学科
(89994)
经济(89893)
管理(72576)
(70691)
(60702)
企业(60702)
方法(42390)
数学(35783)
数学方法(35339)
(24571)
中国(24092)
(23144)
业经(22271)
(21329)
技术(20646)
地方(17859)
理论(17625)
(16722)
农业(16643)
(15765)
贸易(15754)
(15288)
(15250)
财务(15182)
财务管理(15159)
(15072)
企业财务(14423)
(14293)
银行(14234)
环境(13948)
机构
大学(335889)
学院(334296)
管理(135339)
(128450)
经济(125651)
理学(118438)
理学院(117092)
管理学(115108)
管理学院(114488)
研究(109264)
中国(78962)
(70429)
科学(69762)
(57998)
(55404)
(53833)
业大(52236)
研究所(49613)
中心(49515)
(47756)
财经(47351)
(44781)
师范(44312)
北京(43655)
农业(43601)
(43261)
(39938)
(38859)
经济学(38108)
技术(36148)
基金
项目(237972)
科学(188293)
研究(173303)
基金(172823)
(151345)
国家(150053)
科学基金(129627)
社会(109209)
社会科(103482)
社会科学(103456)
(94231)
基金项目(92520)
自然(85144)
自然科(83223)
自然科学(83203)
自然科学基金(81753)
教育(80237)
(79139)
编号(70067)
资助(69346)
成果(56420)
(53381)
重点(53062)
(52052)
(50314)
创新(49159)
课题(48250)
科研(45362)
教育部(44729)
国家社会(44696)
期刊
(135049)
经济(135049)
研究(94653)
中国(63734)
学报(55674)
科学(50952)
管理(49787)
(49633)
(43201)
大学(41984)
教育(41802)
学学(39430)
农业(34608)
技术(28857)
(25681)
金融(25681)
业经(23292)
财经(22400)
经济研究(21706)
(19200)
科技(18562)
(18374)
图书(17827)
问题(17334)
技术经济(16311)
(15904)
理论(15565)
现代(14910)
商业(14577)
业大(14355)
共检索到472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剑  王迎军  
组织能力是突破性创新的成功驱动要素。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组织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分析将组织能力划分为营销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吸收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四个维度。基于126家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这四种能力均与突破性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文章的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梅  武梦欣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因各自研究背景、方法、视角存在差异,导致结论普适性不足。采用元分析法,以2005-2018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57个独立研究为样本,基于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以及网络视角,系统分析、归纳出22项突破性创新促进因素,并针对突破性创新衡量方法、样本行业类型、文献发表时间等可能引致结果差异的调节因素作进一步探究。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延信  吴祈宗  
本文从技术特征、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三个方面总结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差异,针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其创新网络组织结构,运用战略能力、职能能力和项目能力三个维度阐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学习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学习间的区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菅利荣  
构建了组织忘却情景、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在直接检验忘却情景对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检验即兴能力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2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发现:忘却情景对即兴能力、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兴能力在形成新知识和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忘却活动对突破性创新的积极作用未得到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秋云  李南  菅利荣  
构建了组织忘却情景、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在直接检验忘却情景对突破性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检验即兴能力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21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发现:忘却情景对即兴能力、即兴能力对突破性创新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兴能力在形成新知识和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忘却活动对突破性创新的积极作用未得到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明  赵晖  
不断涌现的突破性创新对在位企业及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抽取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中动态性特点较强的部分建立分析模型,并以结构方程为工具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我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莉  易邱璐  
随着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后发企业技术赶超的成功,学术界关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的讨论日益激烈。但后发企业面临自身条件与环境压力的双重限制,其突破性创新难度颇大。首先提取后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17项内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对17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厘清因素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能帮助后发企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扫除技术创新障碍,突破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现状,实现技术路径主动锁定。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娟  赵晴晴  董维维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化、国际化,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因素也随之多样化。为研究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理论、知识整合理论和组织任务环境理论,系统构建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机制模型,并研究知识整合与组织任务环境对作用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IT驱动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企业知识整合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任务环境起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梁阜  李艳娟  
技术突破性创新是数字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而组织容错能力为解释技术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新视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探讨组织容错能力如何助推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性创新。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与情绪事件理论,以478位数字企业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从数字战略柔性与探索性知识搜索视角解析了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影响边界与路径。结果显示:组织容错能力对技术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探索性知识搜索在组织容错能力与技术突破性创新间起中介作用;高数字战略柔性能够强化组织容错能力对探索性知识搜索的积极作用,进而增进技术突破性创新,而低数字战略柔性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企业技术突破的实现条件,为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昊  王世权  
在产品创新中,突破式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保持长期发展的关键。研究突破式创新的评价体系,探索企业内部影响突破式创新的驱动要素对于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企业资源视角下梳理和分析了国外关于突破式创新的相关文献,概括出突破式创新的基本属性,总结了企业内部影响突破式创新驱动要素——战略导向、高层管理者、组织结构、跨部门因素。文章最后归纳了突破式创新驱动模型对于国内产品创新研究的启示,并对突破式创新研究未来深入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裴旭东  李随成  黄聿舟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杰  游达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后发优势的削弱,突破性技术创新成为新兴小企业挑战大企业的利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制度的层面上,根据企业组织为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应具备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一元化组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阐述了内部孵化器、研发子公司柔性组织、项目负责人制、风险俱乐部、联盟开发、直接并购等基于二元组织的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结构。企业可通过对成功创新企业的系统分析,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创新组织结构的可行性方案,从而促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亚玲  王朝全  
文章论述了核心能力刚性是制约成熟大型公司发展与管理突破性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从探讨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入手,研究了成熟大型公司内核心能力刚性如何制约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并提出了超越核心能力刚性以发展突破性创新的应对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瑾  王雪娇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企业在前沿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逆向研发外包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厘清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本文采用多案例扎根理论的方法归纳了研发合作、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三种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作用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27家典型案例企业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了不同逆向研发外包方式下,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通过研发合作方式进行逆向研发外包无法在短期内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通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并购方式开展逆向研发外包的企业则有4条路径可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其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逆向研发外包,利用式学习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核心条件;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逆向研发外包,探索式学习则是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的核心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3个前因要素组态使得基于海外并购的逆向研发外包未能取得企业所预期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