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0)
- 2023(14965)
- 2022(12958)
- 2021(12265)
- 2020(10320)
- 2019(23442)
- 2018(23373)
- 2017(44884)
- 2016(24439)
- 2015(26862)
- 2014(26792)
- 2013(26320)
- 2012(24235)
- 2011(21901)
- 2010(21983)
- 2009(20164)
- 2008(19705)
- 2007(17410)
- 2006(15072)
- 2005(13189)
- 学科
- 济(89178)
- 经济(89073)
- 业(73813)
- 管理(73611)
- 企(60850)
- 企业(60850)
- 方法(42548)
- 数学(36321)
- 数学方法(35873)
- 农(26229)
- 中国(25456)
- 财(24111)
- 学(21278)
- 业经(21112)
- 技术(20447)
- 制(18417)
- 贸(18118)
- 贸易(18108)
- 易(17635)
- 地方(17346)
- 理论(17227)
- 银(16854)
- 银行(16800)
- 农业(16254)
- 务(16028)
- 财务(15965)
- 财务管理(15934)
- 行(15933)
- 融(15320)
- 金融(15318)
- 机构
- 大学(341690)
- 学院(339722)
- 管理(136778)
- 济(130678)
- 经济(127712)
- 理学(118473)
- 理学院(117130)
- 管理学(115055)
- 管理学院(114427)
- 研究(112072)
- 中国(85418)
- 京(72531)
- 科学(71476)
- 财(61923)
- 农(57262)
- 所(56411)
- 业大(52445)
- 研究所(51769)
- 中心(51229)
- 财经(49765)
- 江(49752)
- 北京(45674)
- 经(45317)
- 农业(45292)
- 范(44400)
- 师范(43947)
- 院(40817)
- 州(40640)
- 经济学(38426)
- 财经大学(37355)
- 基金
- 项目(236171)
- 科学(185837)
- 基金(171572)
- 研究(170646)
- 家(150687)
- 国家(149430)
- 科学基金(128154)
- 社会(106436)
- 社会科(100794)
- 社会科学(100766)
- 省(92594)
- 基金项目(91406)
- 自然(85235)
- 自然科(83329)
- 自然科学(83304)
- 自然科学基金(81847)
- 划(78548)
- 教育(78162)
- 资助(70296)
- 编号(68672)
- 成果(55821)
- 重点(52754)
- 创(52618)
- 部(51679)
- 发(49362)
- 创新(48501)
- 课题(47526)
- 科研(45395)
- 教育部(43999)
- 大学(43702)
- 期刊
- 济(139592)
- 经济(139592)
- 研究(99611)
- 中国(65267)
- 学报(56373)
- 农(51817)
- 科学(51671)
- 管理(50294)
- 财(45932)
- 大学(42138)
- 学学(39755)
- 教育(38793)
- 农业(36155)
- 融(32256)
- 金融(32256)
- 技术(28780)
- 财经(23518)
- 业经(23120)
- 经济研究(21817)
- 经(19945)
- 业(19561)
- 科技(18334)
- 问题(17818)
- 图书(17141)
- 理论(17086)
- 技术经济(16691)
- 版(16296)
- 实践(15849)
- 践(15849)
- 现代(15187)
共检索到49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国藩 游达明
突破性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化,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突破性创新产品定义及其特点出发,分析突破性创新产品定价风险,并提出面向消费者的突破性创新产品定价策略和风险应对措施。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产品 风险因素 定价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占强
在回顾有关突破性创新和风险投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突破性创新和风险投资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提出了突破性创新战略管理过程模型,系统阐述了突破性创新战略管理与风险投资在突破性创新产业化过程中的六种战略协同互补效应,指出了风险投资对实施突破性创新战略管理的促进作用。最后指出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战略管理 突破性创新 风险投资 商业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东 毕克新 叶惠
加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业低碳突破性创新风险管理对提高我国能源安全、降低我国环境污染和尽早跨入"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三个关键环节和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过程中三个重要阶段,从全球低碳创意研发风险、全球低碳生产制造风险和全球低碳营销服务风险三个方面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的低碳突破性创新风险,利用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风险清单描述了不同层次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基于识别结果,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低碳创意研发风险属于高等级风险、全球低碳生产制造风险属于较低等级风险、全球营销服务风险属于较高等级风险,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综合风险为高等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应对的四种方式、风险应对方式选择模型及其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亚玲 王朝全
文章论述了核心能力刚性是制约成熟大型公司发展与管理突破性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从探讨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入手,研究了成熟大型公司内核心能力刚性如何制约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并提出了超越核心能力刚性以发展突破性创新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核心能力刚性 突破性创新 超越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丁乐蓉 石静 吴柯烨 孙建军
为探索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本文在PATSTAT (Worldwide Patent Statistical Database,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生物制药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从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3个维度测度技术团队跨学科性,使用突破性创新程度(D指数)和突破性创新数量量化团队突破性创新成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通过调整引用时间窗对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研究发现:(1)在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跨学科性对突破性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技术团队多样性水平越高,团队越倾向于产出更多高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技术团队均衡性越高,团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越符合“少而美”的特点;技术团队差异性越大,团队创新成果的突破性程度越低。(2)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团队以10人以下小规模团队为主,其中年轻的、非跨国的小规模团队更有可能产出突破性较强的创新成果。
关键词:
跨学科性 突破性创新 D指数 技术团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立新 张玉利
文章在分析突破性创新和组织动能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动能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克服企业惯性的过程,并从外在诱因与内在战略性驱动、产生模式以及强化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克服惯性、构建并强化创新动能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刘凤
通过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图谱和文献综述,提炼中国突破性创新的基本概念、研究主题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中国突破性创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突破性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政府双驱型特征。分析"中国情境"中突破性创新的发生机制,首次提出基于技术、市场、组织和政策互动耦合关系的中国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型,即P-TMO模型。针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式的科技发展战略转向、政策设计思路和原创性突破创新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组织形态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郭鑫
利用吉林省19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验证了资源整合在企业网络与突破性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网络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不同,网络规模、网络中心度与突破性创新正相关,而网络强度则负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应通过合理构建企业网络、加强资源管理、提高资源整合能力等手段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水平。
关键词:
企业网络 资源整合 突破性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随成 姜银浩 朱中华
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制造企业实施突破性产品创新对供应商的依赖关系,从理论角度剖析了供应商参与创新的前因因素、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企业间学习、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索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作用,最终构建了基于供应商参与的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供应商参与 企业间学习 突破性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智强 严荣笑 唐双双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和悖论理论,通过对创新过程投入进行分类并将突破性创新概化为一个包含相互竞争的学习需求间张力的过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集中探讨领导创新期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冲突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来自国内三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320套上下级配对样本的两阶段数据分析发现: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员工认知灵活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和突破性创新投入间关系,而且调节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间的关系,即员工认知灵活性越高,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作用越强。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组织提升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突破性创新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