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77)
- 2023(17678)
- 2022(15094)
- 2021(13716)
- 2020(11854)
- 2019(26806)
- 2018(26547)
- 2017(50411)
- 2016(27541)
- 2015(30364)
- 2014(30413)
- 2013(30028)
- 2012(27625)
- 2011(24882)
- 2010(24636)
- 2009(22813)
- 2008(22407)
- 2007(20233)
- 2006(16975)
- 2005(14906)
- 学科
- 济(108607)
- 经济(108488)
- 管理(81995)
- 业(80566)
- 企(68096)
- 企业(68096)
- 方法(54510)
- 数学(47323)
- 数学方法(46656)
- 财(29540)
- 中国(27939)
- 农(27859)
- 学(25941)
- 业经(24117)
- 技术(21881)
- 贸(20641)
- 贸易(20631)
- 易(20077)
- 地方(19761)
- 制(19710)
- 务(19360)
- 财务(19298)
- 财务管理(19256)
- 农业(18847)
- 理论(18835)
- 企业财务(18334)
- 和(17066)
- 银(17027)
- 银行(16955)
- 融(16227)
- 机构
- 大学(395372)
- 学院(392703)
- 济(156348)
- 经济(153145)
- 管理(153062)
- 理学(133884)
- 理学院(132375)
- 研究(130246)
- 管理学(129802)
- 管理学院(129088)
- 中国(96484)
- 科学(85144)
- 京(82461)
- 农(74054)
- 财(70135)
- 所(66791)
- 业大(65652)
- 研究所(61548)
- 中心(60949)
- 农业(59067)
- 江(58208)
- 财经(56926)
- 经(51828)
- 北京(50665)
- 范(49507)
- 师范(48798)
- 经济学(47887)
- 院(47090)
- 州(45957)
- 经济学院(43511)
- 基金
- 项目(275511)
- 科学(216635)
- 基金(201594)
- 研究(190057)
- 家(180069)
- 国家(178625)
- 科学基金(152596)
- 社会(120983)
- 社会科(114919)
- 社会科学(114886)
- 省(108790)
- 基金项目(107098)
- 自然(103343)
- 自然科(101111)
- 自然科学(101079)
- 自然科学基金(99330)
- 划(92521)
- 教育(88780)
- 资助(82299)
- 编号(74054)
- 重点(62663)
- 创(60750)
- 部(60100)
- 成果(58708)
- 发(57909)
- 创新(56292)
- 科研(54286)
- 计划(53839)
- 课题(51243)
- 教育部(50938)
- 期刊
- 济(159341)
- 经济(159341)
- 研究(103574)
- 中国(74069)
- 学报(72511)
- 农(64155)
- 科学(63166)
- 管理(56456)
- 财(55328)
- 大学(53629)
- 学学(50589)
- 农业(43473)
- 教育(39091)
- 技术(35217)
- 融(30560)
- 金融(30560)
- 财经(27357)
- 经济研究(26335)
- 业经(25855)
- 业(24415)
- 经(23570)
- 问题(20833)
- 版(20822)
- 科技(20550)
- 统计(20498)
- 技术经济(20237)
- 图书(20153)
- 策(19405)
- 业大(18900)
- 商业(17539)
共检索到558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耿紫珍 肖蒙蒙 王海珍 王艳粉
随着创造力被细分为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二者的影响因素成为国内外创新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该领域当前缺乏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差异的综述研究,无法系统厘清二者的影响因素在整体上具有何种差异。为了系统识别并明确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的差异,本研究首先对二者影响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与编码;其次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 ,分析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因素对两种类型创造力产生影响的差异;最后对41项研究45个独立样本中的172个效应值进行元分析,将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因素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并试图解释其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最终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玉平 严荣笑 刘智强 程欢 卫利华
基于独特性理论,本研究考察了独特性需求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差异化影响,并检验了越轨创新和包容型领导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通过对33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独特性需求对员工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相比渐进性创造力,独特性需求对突破性创造力的影响更强。另外,越轨创新中介了独特性需求与员工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不过相比渐进性创造力,独特性需求通过越轨创新对突破性创造力产生了更强的影响。包容型领导调节独特性需求与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即领导包容性越高,独特性需求通过越轨创新对员工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越强。同样地,相比渐进性创造力,独特性需求对突破性创造力的有条件的间接影响更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莹 张剑 张大龙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追求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了代际差异对上述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不同企业的24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促进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内部目标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员工的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新生代员工,外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相比新生代员工,内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炎 尚玉钒 宋合义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引入成就导向与创新自我效能,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收集某汽车企业341名员工-领导配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1)智力激发仅与突破性创造力正相关,鼓舞性激励仅与渐进性创造力正相关,理想化影响力、个性化关怀均与突破性创造力、渐进性创造力正相关;(2)创新自我效能中介(1)中所有正相关关系;(3)成就导向调节创新自我效能与突破性创造力、渐进性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4)成就导向调节(2)中所有中介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志韬 王辰轩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尤其是突破性创造力的产生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消极领导行为视角对65个高校科研团队的382名成员进行配对问卷调查,从团队层面探索辱虐管理对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关系亲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辱虐管理能够负向影响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知识共享在辱虐管理和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辱虐管理通过降低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进而负向影响突破性创造力;关系亲密度调节了辱虐管理和知识共享间的负向关系;团队成员之间关系亲密度越高,辱虐管理越能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进而对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产生负向的间接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山 余泳泽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2—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对企业渐进性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突破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从供需两侧验证了数字经济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即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提高专利回报率来实现。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和企业创新方面的文献,对促进企业突破性创新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梅 武梦欣
目前国内学者已对突破性创新驱动因素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因各自研究背景、方法、视角存在差异,导致结论普适性不足。采用元分析法,以2005-2018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57个独立研究为样本,基于组织、战略、资源能力、环境以及网络视角,系统分析、归纳出22项突破性创新促进因素,并针对突破性创新衡量方法、样本行业类型、文献发表时间等可能引致结果差异的调节因素作进一步探究。最后,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元分析 创新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金柱 张晓林
首先从市场、技术两个层面对突破性创新进行概念辨析和特征分析;对基于科技资源的情报分析指标、方法在突破性创新识别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创新系统表现出的复杂性使得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于突破性创新识别成为可能和趋势,对NK模型和突变理论应用于突破性创新识别进行讨论。最后,对突破性创新指标和识别方法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展望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利伟 路康达 赵燕梅 刘军
基于自我概念理论,探讨平台型领导何时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并考察基于组织的自尊的中介作用和促进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对358份企业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通过影响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正向提升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即基于组织的自尊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促进调节焦点显著正向调节平台型领导与基于组织的自尊的关系,进一步调节了基于组织的自尊在平台型领导与员工突破性创造力之间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平台型领导促进员工突破性创造力的方式、过程和适用条件,为组织提高员工突破性创造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正锋 曾雪薇 高蕾
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已有研究关注组织失败学习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但对失败学习认知和经验反思的作用关注不够。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232份问卷调查数据,从失败经验转化为可利用知识的过程视角探讨组织失败学习、组织创造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失败学习中失败认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失败分析和反思提升能显著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创造力在失败认知、失败分析和反思提升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从失败经验中有效汲取知识,助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兰剑
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破坏性创新的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三种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是依据创新的程度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不连续点,而渐进性技术创新是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延伸。破坏性技术创新理论是从对原有的市场是否产生威胁和替代角度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
渐进性 突破性 破坏性 创新 述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军辉 谭宗颖
[目的/意义]创造力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力评价是创造力研究的核心内容。面向科研领域,从情报学视角调研利用文献计量方法评价科学创造力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基于国内外文献调研,从基本概念、应用发展历程及独立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几个方面介绍和评述文献计量评价科学创造力的发展情况。[结果/结论]利用文献计量手段对科学创造力进行评价,为情报学学科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关研究均有待深入,后续可从理论探索、知识评价、合理评价几个方向进行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