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8)
2023(7582)
2022(6241)
2021(6254)
2020(5331)
2019(12407)
2018(12409)
2017(22904)
2016(12879)
2015(15152)
2014(14968)
2013(14062)
2012(12910)
2011(11854)
2010(12678)
2009(11534)
2008(11600)
2007(10588)
2006(9506)
2005(8659)
作者
(36723)
(30362)
(30197)
(29047)
(19672)
(14551)
(13870)
(11663)
(11586)
(11341)
(10546)
(10484)
(10059)
(9767)
(9511)
(9404)
(9109)
(9058)
(8856)
(8841)
(7861)
(7518)
(7500)
(7275)
(6986)
(6895)
(6858)
(6828)
(6260)
(5963)
学科
(48412)
经济(48364)
管理(31415)
(27303)
(23789)
企业(23789)
方法(22564)
数学(19219)
数学方法(18511)
理论(15179)
中国(14358)
教学(12992)
(12604)
教育(12261)
(11630)
业经(10048)
(9333)
(8934)
(8104)
贸易(8097)
(8006)
地方(7979)
学法(7900)
教学法(7900)
(7796)
农业(7309)
(6799)
金融(6797)
(6759)
银行(6743)
机构
大学(189054)
学院(181986)
管理(63550)
(63214)
经济(61541)
研究(61035)
理学(53927)
理学院(53160)
管理学(51357)
管理学院(51023)
中国(43722)
(41527)
科学(38827)
(31287)
(31051)
(30974)
师范(30681)
(29765)
研究所(28141)
(27071)
中心(26809)
北京(26654)
业大(25385)
师范大学(24701)
财经(24418)
(23874)
教育(23003)
技术(22227)
(22040)
(21790)
基金
项目(114092)
科学(88730)
研究(86465)
基金(79251)
(68790)
国家(68211)
科学基金(57895)
社会(50823)
社会科(47945)
社会科学(47923)
(45813)
教育(45421)
基金项目(40338)
(39144)
自然(37379)
编号(37211)
自然科(36615)
自然科学(36605)
自然科学基金(35912)
资助(33622)
成果(33612)
课题(28066)
重点(26719)
(25128)
大学(24438)
(23538)
(23208)
(23173)
项目编号(22693)
教育部(21917)
期刊
(74178)
经济(74178)
研究(60841)
中国(45891)
教育(45075)
学报(30974)
科学(26768)
管理(26256)
(25037)
大学(24993)
(24743)
学学(21282)
技术(20229)
农业(16839)
图书(14487)
财经(13490)
(13322)
金融(13322)
经济研究(11726)
(11684)
职业(11188)
业经(10995)
书馆(10640)
图书馆(10640)
(9898)
统计(9835)
(9581)
问题(9198)
(9078)
论坛(9078)
共检索到288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平  
本文从大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分析入手,指出了大学学科教学中单一的“逻辑—演绎”线索的片面性和弊端;在大学生知识获取的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认知”线索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历史—活动”线索。最后分析了三条线索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建立整合的大学学科教学模式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庾建设  龙少锋  刘晖  
实施军事课改革,全面提高军训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战略的需要,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当今国际国内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2002年,教育部把军事课正式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工作的意见》。随着普通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颁发,军事课程已成为大学生课程当中的一门设有3个学分的必修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核心是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关键是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应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确定优先发展学科领域,重构专业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程建设,建立系统化的学术评价国际标准制度,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慧  曹兴  杨旭东  刘志峰  陈军  李燕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炳华  刘跃明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是四年制,分为基础学习、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方向学习三个阶段,在第四学年分专业方向开设部分课程,每一阶段都要通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而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群  
高师学科教学论中的实训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内创设的仿真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教学技能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从教能力的教学活动。实训教学具有学科性、完整性和常态性等特点,按照"三阶段、五步骤"模式进行,在彰显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价值、增强学生学科教学技能、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一军  
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语境中,从“真理一致性”到“目标一致性”,是审视大学课程合理性的基本理念,也是世界本质探讨由“物”向“人”的视域转换。英国的传统“博雅教育”,德国的修养取向,美国对大学灵魂的不断追寻,西班牙人的“文化综合”思想,日本的“教养教育”,都是对大学“真理一致性”和“目标一致性”的实践与探索。近一世纪以来,大学课程将知识建立于“人之中心”之上,试图借助人的生命意义强化学科间的联系,其理想愿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遭遇科学主义僭越,大学教育目标一致性被瓦解。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是解决大学教育“目标一致性”问题的中国方案,其实践逻辑在于大学课程聚焦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确立意识形态与“三观”教育目标、围绕“思想政治”建立多元知识关联并通过课程统整的实践样态达成教育目标一致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在英语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可以采取改革课程体系,分级教学等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艳  
英语教学与跨学科教育模式有其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英语教学法自身的发展就是一个跨学科的过程,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最初也是在教育领域开始的。同时英语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性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可能。二者的结合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改进的必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宪生  
中外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教育与时代是一致的。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人类即将步入新世纪的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强调‘内化’与‘发展’,即人类文化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作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和促进内在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建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又是其必要的保证。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郑雅匀  
学科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集合体,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发展的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高度个性化而难以格式化的特点,其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在重视显性知识发展的同时,兼顾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化,成功地抓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机遇发展学科,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2和3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从关注促进学科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学科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组织知识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以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步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路  刘志民  
目前,我国大学普遍采取校、院两级学科管理模式,但在工作实践中,院际层面的学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无论是采取"院长负责制"、"院长+点长负责制",抑或是"点长(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院际学科建设工作均落不到实处,导致管理效率不高。英、美、澳三国的经验表明,在学院中采取"学科负责人团队管理"模式、"专业研究生院管理"模式和"专业学院管理"模式对学科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借鉴其经验,我国大学的学科管理模式变革势在必行,基本的路径有:确立学科专人负责的管理责任机制,改革院际学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成立专业研究生院,对校-院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改革集权制管理体制与机制,科学分配学科管理的权、责、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肩负起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涉及三个关键问题,即"一个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志义  
近年来,虽然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但课堂改革却冷冷清清,原因是"改的不教,教的不改"。课堂改革需要广大教师与学生的自觉行动,难度非常大。要攻破课堂改革这一顽固"堡垒",实现教学改革新突破,需要推进十个转变。一、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基础教育的"三会"(会读、会写、会算)到高等教育的"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传统课堂始终由知识主宰。讲的是知识,学的是知识,考的是知识。老师要做的是将教材写成教案,再将教案背给学生。或者,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作斌  
成功素质教育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大学教育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如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