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7)
2023(8070)
2022(6699)
2021(5885)
2020(4527)
2019(10506)
2018(10230)
2017(19125)
2016(10381)
2015(11510)
2014(11593)
2013(11624)
2012(11187)
2011(10225)
2010(10484)
2009(9571)
2008(9471)
2007(8427)
2006(7826)
2005(7332)
作者
(31288)
(25955)
(25772)
(24267)
(16768)
(12567)
(11661)
(10081)
(10053)
(9392)
(8924)
(8722)
(8600)
(8180)
(8090)
(8067)
(7596)
(7545)
(7530)
(7320)
(6550)
(6446)
(6324)
(6044)
(5892)
(5880)
(5769)
(5744)
(5250)
(5136)
学科
(52189)
经济(52145)
管理(27466)
(26066)
地方(22917)
中国(20624)
(18426)
企业(18426)
(15339)
业经(12387)
方法(12195)
地方经济(11820)
农业(10985)
(10778)
数学(10120)
数学方法(10038)
(9791)
环境(9608)
(9265)
金融(9263)
(9192)
(9096)
银行(9088)
(8856)
(8568)
(8557)
贸易(8542)
(8115)
发展(7609)
(7588)
机构
学院(147915)
大学(144656)
(61015)
经济(59456)
研究(58985)
管理(52324)
中国(45217)
理学(43246)
理学院(42608)
管理学(41928)
管理学院(41635)
科学(36201)
(33487)
(30198)
(27737)
研究所(26968)
中心(26401)
(26388)
(24663)
(22919)
师范(22730)
(21991)
北京(21690)
业大(21030)
财经(20747)
(20325)
农业(20060)
(20043)
(18599)
师范大学(18385)
基金
项目(95609)
科学(75537)
研究(70973)
基金(67288)
(58842)
国家(58311)
科学基金(49690)
社会(45631)
社会科(43265)
社会科学(43257)
(38871)
基金项目(36006)
(32643)
自然(30757)
教育(30660)
自然科(29958)
自然科学(29952)
自然科学基金(29330)
编号(28519)
(27881)
资助(25988)
成果(23056)
发展(22607)
(22222)
重点(22213)
课题(21579)
(19781)
(19645)
创新(18657)
国家社会(18652)
期刊
(79722)
经济(79722)
研究(50363)
中国(38969)
(25707)
科学(21516)
学报(20764)
管理(20127)
(20045)
教育(17965)
农业(17463)
(17259)
金融(17259)
大学(15694)
学学(14730)
业经(14397)
技术(12597)
经济研究(12034)
问题(11921)
(9783)
财经(9569)
(9327)
资源(9279)
(8356)
城市(8075)
现代(7910)
(7432)
科技(7423)
商业(7281)
世界(7095)
共检索到247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方豪   叶菁菁  
如果城市的扩张受到低效的行政边界制约,合理调整这一边界将为城市发展带来增益。本文借助撤县设区改革在时空上推进的差异,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综合评估了该项政策带来的增量与再分配效应。我们发现撤县设区加强了新老城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外来人口的定居,扩大了城市整体的规模经济。本文借助撤县设区改革说明合理调整行政关系、消除行政摩擦对于城市化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城市群发展战略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志胜  李朋波  常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更好促进“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②共同发展”。《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则指出,要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动力系统,打造引领东北高质量振兴的区域动力源。以上科学论断不仅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指引,而且更为实现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推进东北地区旅游协同发展,既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旅游领域落实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如何突破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要素等多重约束,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中实现路径突破,是促进东北旅游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张淑梅  杨慧鹏  
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缓慢,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三地农业协作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就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条件和现状,阐述了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了京津冀在农业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包括行政地位不平等、利益目标难以同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最后,为三地农业协作加速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张淑梅  杨慧鹏  
目前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缓慢,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三地农业协作做了如下研究:首先,就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条件和现状,阐述了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了京津冀在农业协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包括行政地位不平等、利益目标难以同步及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最后,为三地农业协作加速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昊光  汪小勤  
首都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面对人口变动的挑战,需要解决至关重要而又无法依靠外界输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容量。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科学发展理念需要切解决水、能源、大气、交通网络与土地开发带来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雅  肖金成  马燕坤  
区域合作是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群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群在形成过程中,城市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城市之间的合作进展显著,但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利益难以协调、发展差距较大等问题。为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与城市间加强合作,应坚持市场主导作用,发挥上级政府引导调控作用;构建产业协作平台,推动产业转移对接;探索多元合作方式,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完善合作规划,构建有利于区域合作的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馨  高维新  朱金勋  
文章以1999—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网络抓获技术和修正引力模型,结合铁路交通测度经济空间联系强度,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类城市外向服务能力,通过威尔逊系数法和经济重心模型测算内向集聚力。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广佛、港深莞、珠澳为支点骨架的"A"型经济空间格局;外向服务能力呈现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错位发展态势;内向集聚力呈现以穗莞深为中心的圈层扩散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荣博  钟昌标  
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大陆县域数据,以撤县设区改革为切入点,借助计量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官员变更和县域环保部门执法)在其中表现的作用。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增加县域碳排放量,致使其上升约0.202个单位。被撤并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路密度规模和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减少)、工业转移集聚(污染转移准入与专业化集聚滞后)与政府财政失衡是导致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机制路径。政府经济目标增长硬约束、市(县)长更替和县级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弱化均能够显著负向影响被撤并县域的绿色低碳质量。研究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提升被撤并县域绿色低碳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兰   赵建梅  
县域经济是我国实现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本文利用夜间灯光数据代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突破统计数据受制于行政区划的空间限制,获得空间一致且跨时间可比的县域经济衡量指标。这不仅可避免因使用统计数据可能导致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还可以同时分析“撤县设区”对县(市)和市辖区的影响,为“撤县设区”的研究提供更细致完整的图景。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无论对被撤并县(市),还是对原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原因在于,尽管“撤县设区”能够促进县域企业吸收更多人力资本,但却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净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撤县设区”改革不能显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唐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健康城市体系。本文考察旨在通过经济分权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撤县设市"——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基于1992—2012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1993—1997年发生的撤县设市政策对县市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应,这一效应在本文研究时期的后半阶段更为显著。东部和初始集聚水平更高的地区显示出更强的经济促进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本文利用异质性地区下的分权模型讨论了政策效果的可能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小乐  魏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高水平协同发展,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市管县体制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制度安排。基于夜间灯光和经济统计数据,本文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等方法评估1993—2007年市管县体制确立过程中新设市辖区的发展绩效。结果显示:第一,市管县体制的确立对新设市辖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市管县改革一方面促使新市辖区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实现了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集聚。市管县体制的确立使新地级市政府成为完整的行政主体,其经济发展主动性显著提升,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了中等城市化初始集聚过程,形成了产城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这构成了中国特有的城市化逻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珍丽  唐承丽  周国华  吴佳敏  陈伟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斌磊   张启正   袁菱苒   余泳泽  
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撤县设市”改变了县域发展战略,扩张了县级政府的权限,是20世纪末旨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要求兼顾县域农业发展的代表性政策。然而,本文基于1992~2019年中国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后发现,“撤县设市”不利于农业总产值的提升。“撤县设市”后,财政与土地资源加速离农,但由于该时期许多县在没有达到政策所要求的产业基础下“设市”,使得财政支出和土地利用行为的非农化未能转化为工业的超额增长,进而导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畅,并最终影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产业基础达到设市标准时,“撤县设市”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持农业产出稳定,同时达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因此,该时期“撤县设市”的主要问题在于执行过程而非设计环节。2010年后中国重启“撤县设市”,新“设市”县全部达到产业基础要求,农业发展良好,证明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及其前提条件,这为下一阶段更好发挥县域工农循环,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申亚杰  
城市群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新疆地区天山北坡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天然的城市群,并且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凝聚力和辐射作用,对于新疆和"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发展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