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6)
2023(16155)
2022(13532)
2021(12620)
2020(10296)
2019(23583)
2018(23194)
2017(44386)
2016(23848)
2015(26695)
2014(26399)
2013(25655)
2012(23722)
2011(21225)
2010(21297)
2009(19321)
2008(18841)
2007(16572)
2006(14472)
2005(13227)
作者
(65038)
(54245)
(53941)
(51268)
(34528)
(25797)
(24794)
(21230)
(20841)
(19359)
(18526)
(18460)
(17334)
(17117)
(16907)
(16801)
(16160)
(15872)
(15620)
(15583)
(13560)
(13108)
(13023)
(12629)
(12249)
(12067)
(11954)
(11864)
(10855)
(10722)
学科
(97725)
经济(97583)
管理(70161)
(64116)
(51769)
企业(51769)
方法(37720)
数学(32864)
数学方法(32399)
中国(30227)
(27880)
(27300)
地方(26366)
业经(23161)
(22943)
农业(18616)
(17915)
金融(17912)
(17678)
银行(17657)
(17226)
(17005)
(16761)
贸易(16744)
(16167)
环境(15669)
技术(15653)
(15393)
(15047)
财务(14991)
机构
学院(323700)
大学(323594)
(135101)
经济(132195)
管理(124761)
研究(110873)
理学(106495)
理学院(105266)
管理学(103522)
管理学院(102874)
中国(85492)
(70365)
(66474)
科学(64260)
(53940)
中心(52457)
财经(50990)
(49875)
(49639)
研究所(48218)
(46344)
业大(45130)
北京(44862)
(43901)
师范(43424)
经济学(41676)
(40841)
(39454)
农业(38369)
财经大学(37945)
基金
项目(217699)
科学(172610)
研究(164152)
基金(157299)
(135706)
国家(134499)
科学基金(116544)
社会(105298)
社会科(99845)
社会科学(99826)
(85006)
基金项目(82671)
教育(76334)
自然(72630)
(71806)
自然科(70943)
自然科学(70928)
自然科学基金(69634)
编号(66761)
资助(63309)
成果(54681)
(50965)
重点(49425)
(48582)
课题(47316)
(46464)
(44619)
国家社会(43835)
创新(43497)
教育部(42307)
期刊
(154164)
经济(154164)
研究(100811)
中国(72877)
(52546)
管理(48804)
(46469)
学报(45573)
科学(43788)
教育(41805)
大学(36852)
(34756)
金融(34756)
学学(34331)
农业(31638)
技术(30959)
业经(25788)
财经(25321)
经济研究(24514)
(21781)
问题(20157)
(16344)
图书(15252)
(15020)
理论(14967)
技术经济(14816)
科技(14607)
(14564)
现代(14453)
世界(14355)
共检索到501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春  李诗涵  胡峰  程龙  
回答好“新型研发机构成长的制度生成逻辑”这一根本问题,是认识、研究、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基本前提。本文重点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成长的制度基础,基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执行-政策效果四维框架,对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具有突出表现的深圳、北京、南京、上海四个重要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政府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制度有如下特征:政策目标更多是培育新创新主体而非对传统科研机构升级替代;政策工具是调动社会力量而非政府参与竞争;政策执行已形成常态化制度而非临时性手段;政策效果表现在质量效益贡献而非传统重数量指标。特殊制度安排也衍生了新问题,集中在新型研发机构的法律主体地位、市场化发展能力和政府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这也是未来改革的着力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娣  焦必方  
文章从参保对象、享受待遇、缴费安排和住院医疗报销等4个方面,对北京和深圳的专项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和2011年7月1日前后的上海农民工医疗保险安排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形成对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安排的具体认识,为各地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经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贺华丽  何显明  潘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改革,使县级政府成为拥有最大的行为自主性的地方政府。职责与权限、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不断驱使县级政府通过有意识地扩张行为自主性,来应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以及不断加重的属地管理职责。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既可能极大地释放县域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派生出乱作为等损害国家整体治理的现象。如何健全政府间合理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引导和规范,依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贺华丽  何显明  潘宇峰  
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改革,使县级政府成为拥有最大的行为自主性的地方政府。职责与权限、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不断驱使县级政府通过有意识地扩张行为自主性,来应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以及不断加重的属地管理职责。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扩张,既可能极大地释放县域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派生出乱作为等损害国家整体治理的现象。如何健全政府间合理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强化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引导和规范,依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聚  严江兵  周南  
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表明,注重政府逻辑、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协同作用并保持制度融贯性是深圳营商环境得以不断优化的制度性原因。因此,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协调发挥政府逻辑的引导性作用、市场逻辑的基础性作用以及社会逻辑的支撑性作用,同时需要注重保持制度融贯性,持续提升制度质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蕾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是实现财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有力手段。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约束需要相关的预算立法,对债务规模、债务资金支出以及举债程序予以规制。我国新《预算法》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对控制规模、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化解风险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强  
研究目的:以土地招拍挂为例,通过香港与深圳土地出让中关键制度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两地制度设计理念和操作方式的差异,提出土地出让制度优化建议。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香港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勾地制度,贯穿土地出让全过程的卖地合约制度,以及体现契约精神的合约完成证明书制度,环环相扣,不仅降低土地交易成本,而且充分实现土地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土地受让人依约使用土地的积极性。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公告制度,改进土地出让底价定价策略和土地出让启动程序,并围绕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进行"契约式"的土地出让制度设计。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月琴  母艳春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不断涌现的政社合作实践,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赋予了新的内涵。运用制度逻辑的视角,分析S公益组织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中蕴含的制度逻辑,及其引发的行动策略和功能后果,研究发现,与基层政府的深度合作,为S公益组织塑造了以"印象绩效"逻辑与"服务绩效"逻辑为核心的双重制度环境,使其组织实践表现出"展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征。双重制度逻辑的张力,一方面促进了S公益组织的规模扩张和服务深化;另一方面也导致S公益组织的内卷化发展。新时期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需要在功能范围明确界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横向的契约关系,以提升互动关系的制度化水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月琴  母艳春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不断涌现的政社合作实践,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赋予了新的内涵。运用制度逻辑的视角,分析S公益组织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中蕴含的制度逻辑,及其引发的行动策略和功能后果,研究发现,与基层政府的深度合作,为S公益组织塑造了以"印象绩效"逻辑与"服务绩效"逻辑为核心的双重制度环境,使其组织实践表现出"展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征。双重制度逻辑的张力,一方面促进了S公益组织的规模扩张和服务深化;另一方面也导致S公益组织的内卷化发展。新时期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需要在功能范围明确界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横向的契约关系,以提升互动关系的制度化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军扩  罗雨泽  宋荟柯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Fatas和Mihov(2009)提出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过程中存在"制度高墙"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用更新的数据以及更综合的方法,对"制度高墙"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和拓展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演进过程中,确实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和遭遇"制度高墙"。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集中推进制度改革与完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护和激励创新,减少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在较短时期内突破"制度高墙",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也需注重转型期的风险防控,避免矛盾在临界点集中爆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宣昌勇  艾文卫  张昊  
小客车限购是许多大中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中签比例过低和中签者弃号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摇号间接收费和使用"等价人数"改变中签概率两种改进方法。政策模拟实验表明,改进之后能够较快地实现摇号池出清,且收费是更有效的手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娜  孟庆国  
大气污染的跨区域传输是当前我国大气治理领域面临的普遍且亟需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最先开展大气跨域协同治理的地区。作者以京津冀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结构-过程-效果"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协同结构、协同过程和协同效果进行考察,力图呈现京津冀大气污染跨域协同治理的整体图景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京津冀大气污染的跨域协同治理机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但效果集中体现在重大活动的举办期间。因此,目前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跨域协同实质上是一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这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协同模式的形成逻辑既与现行的宪政框架、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相关,也取决于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要构建常态型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须对协同的制度、结构、利益机制、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