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6)
- 2023(4223)
- 2022(3538)
- 2021(3297)
- 2020(2810)
- 2019(6544)
- 2018(6389)
- 2017(11945)
- 2016(6194)
- 2015(6724)
- 2014(6396)
- 2013(6408)
- 2012(5952)
- 2011(5518)
- 2010(5613)
- 2009(5041)
- 2008(5155)
- 2007(4487)
- 2006(4115)
- 2005(3854)
- 学科
- 济(29998)
- 经济(29972)
- 管理(16107)
- 业(15329)
- 方法(12614)
- 企(12101)
- 企业(12101)
- 数学(10294)
- 数学方法(10125)
- 中国(7890)
- 学(7220)
- 农(7014)
- 业经(6326)
- 理论(6316)
- 财(5955)
- 地方(5062)
- 农业(4826)
- 贸(4731)
- 贸易(4726)
- 易(4534)
- 制(4441)
- 关系(4343)
- 融(4112)
- 金融(4112)
- 和(4082)
- 银(3834)
- 银行(3826)
- 行(3690)
- 策(3659)
- 教育(3556)
- 机构
- 大学(90764)
- 学院(87478)
- 济(39735)
- 经济(39036)
- 研究(33272)
- 管理(32421)
- 理学(28006)
- 理学院(27666)
- 管理学(27033)
- 管理学院(26856)
- 中国(24954)
- 京(20112)
- 科学(19462)
- 财(18079)
- 所(16668)
- 研究所(15180)
- 农(14658)
- 中心(14125)
- 财经(14096)
- 经济学(13298)
- 江(13089)
- 经(12925)
- 北京(12701)
- 业大(12556)
- 范(12308)
- 师范(12213)
- 院(12139)
- 经济学院(11825)
- 农业(11355)
- 财经大学(10588)
- 基金
- 项目(58708)
- 科学(46924)
- 基金(44214)
- 研究(42489)
- 家(39532)
- 国家(39266)
- 科学基金(33385)
- 社会(28346)
- 社会科(26962)
- 社会科学(26957)
- 基金项目(22342)
- 省(21254)
- 自然(21027)
- 自然科(20595)
- 自然科学(20590)
- 自然科学基金(20250)
- 教育(19563)
- 划(18398)
- 资助(18169)
- 编号(16273)
- 重点(13851)
- 成果(13508)
- 部(13461)
- 发(13021)
- 国家社会(12698)
- 创(12195)
- 教育部(11683)
- 创新(11445)
- 课题(11307)
- 科研(11176)
共检索到138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丽
布迪厄的理论一面被尊奉为揭示教育不公平的圣经,一面又被批判为否定个体能动性的悲观决定论。这篇文章指出,布迪厄的理论包含着突破文化再生产、超越结构主义的指向,只是这部分内容往往被教育研究者忽略而已。相对而言,布迪厄早期的作品带有更多的结构主义色彩,后期对其理论的反思则通过对实践无意识性的强调超越了"结构性-能动性"、"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但是,由于布迪厄分析教育现象的作品集中在早期,所以其后期作品往往为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从整体脉络上来分析布迪厄的理论,本文强调,布迪厄的理论不再只是批判社会再生产的愤然论调,更是解释文化再生产何以发生、揭示惯习的转变何以可能发生的实践指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长忠 胡继宏
清欠难的另一面□郭长忠胡继宏清欠,就是税务部门要求纳税人清缴拖欠的逾期税款。近些年来,欠税与清欠,成了我国财税经济领域的一道难题。究其欠税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资金紧张、依法纳税的观念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还有其不可忽视的另一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宫留记
布迪厄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探讨现代分层社会中行动者、文化资本和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最终促使他去研究教育制度。布迪厄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当代社会中特权分配的主要机构,学校为生产、传播和积累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提供了基本条件,并向学生灌输了占主导地位的分层体系,通过这种灌输,社会再生产得以实施。
关键词:
布迪厄 学校 学业称号 考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宫留记
布迪厄认为教育机构为行动者生产、传播和积累各种形式的文化资本提供了基本条件,因此,教育机构成为当代社会特权分配的关键机构和知识分子争夺符号资本的场所;教育机构向学生灌输了占主导地位的分层体系,通过这种灌输,社会再生产得以实施。
关键词:
布迪厄 教育机构 社会再生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税晓洁
彭错林的泥石流雅鲁藏布江过了里孜以后进入中游,河谷变窄,渐有灌木生长,人烟多了起来。过萨嘎,雅鲁藏布江一改温柔,进入狂怒的仁庆顶、抗耐峡谷。这里山高谷深,滩多浪急,我们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龙华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几乎没有一个课题象全球化那样让全世界的人分化成两极。一些人将它看成是通向未来的会给世界上的每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光明大道,另一些人——以1999年12月的西雅图抗议者为代表——却责备全球化是造成无数问题,从民族文化的毁灭到日益增加的贫困的根源。在许多国家,全球化只给少数人带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场域为核心、以学校为中介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理论揭示了权力与资本在学校场域中通过国家意识和个体惯习的符号化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虚无主义的特征。布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背景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布尔迪厄 高等教育 权力再生产 社会流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强
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现代化成为中国人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与上一个时代不同,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彻底否弃的基础之上的。90年代以后,现代化日益成为中国的社会现实。在现代化伟大成就的另一面,存在一些被遮蔽的社会问题:例如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资本"因素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核心,它操纵着人的社会行为并扭曲着人性;与此同时,阶层重新分化,工人阶级为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曹征路的《问苍茫》产生于这样的社会历史语境之中,并深刻揭露了这样的现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伟明 张长城
本文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要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应该是逐步还原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企业家”本色,建立相应的激励和选聘机制,让能像所有者那样思考的有专业技能的高级管理人员成为企业家。
关键词:
所有制 公司治理 思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远雄 陈文江
农民合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对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民必须合作才有出路"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农民合作是否现实可能却存在"善分"和"善合"的争论。根据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农民合作是实践活动,存在时空性、紧迫性和特有的运作逻辑。分化的农民在不同合作场域中的关系系统、相对位置和资本具有差异,加上对农民合作惯习的认识、判断、体会、策略不一,农民合作在实践的不同层面、领域和环节就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实践理论可以给农民合作的相关政策一定理论支撑,确立农民合作相对的独立性,提升农民合作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奇
择校是当前存在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我们透视择校问题提供了独特的"学科之眼"。多种"资本"的博弈是择校呈现的现实状态,占据不同资本的利益相关者在择校中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化解择校的具体策略在于在价值层面反思学校教育的本源,在实践层面凝聚各方教育共识,促使择校回归教育本真。
关键词:
择校 布迪厄 资本理论 化解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赵翠兰
在我国,"问题学生"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关系网络中被建构生成的,体现出复杂性、关系性等特征。本研究运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阐释了"问题学生"是由于教育资本分配不均造成的,且惯习又使得"问题学生"的处境处于进一步恶化的过程中。
关键词:
“问题学生” 教育资本 生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刚
布迪厄的文化权力理论试图揭示文化在维持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他利用"惯习"和"场域"的概念来分析大学作为文化符号的生产者在社会分层与实现社会公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分析从竞争性的入学考试到学生离开大学进入就业市场,文化资本的差异导致的不公平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布迪厄 文化权力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淑芳
建国后的教育学曾长期"被"意识形态化,缺乏独立性。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教育学独立性的长期缺失实际上是由政治、经济场域等其他社会领域对教育学场域支配所致,基本中介是那些并非完全根据教育学知识的规定性及增长逻辑而建立起来的学术制度。据此,教育学研究者应首先将关注视角转换到其自身的学术研究上来,而不是依附于其他社会政治经济的需求。在具体的研究中应科学地建构起研究对象,确立新的研究方法观,以增进和捍卫教育学的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