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5)
2023(18538)
2022(15869)
2021(14772)
2020(12452)
2019(28195)
2018(27711)
2017(52363)
2016(28923)
2015(32415)
2014(32248)
2013(31792)
2012(29817)
2011(27123)
2010(27455)
2009(25235)
2008(24895)
2007(22206)
2006(19837)
2005(17795)
作者
(88101)
(73265)
(73088)
(68937)
(46787)
(35260)
(33026)
(28797)
(28112)
(26395)
(25101)
(25074)
(23560)
(23195)
(22891)
(22501)
(22084)
(21782)
(21036)
(21015)
(18525)
(18181)
(17990)
(16862)
(16617)
(16338)
(16307)
(16258)
(14917)
(14594)
学科
(115160)
经济(115018)
管理(79171)
(78766)
(62622)
企业(62622)
方法(48549)
数学(41317)
数学方法(40779)
中国(35381)
(32692)
(27900)
(27573)
地方(27329)
业经(26491)
(22238)
农业(22040)
(21965)
贸易(21950)
(21253)
(20870)
银行(20789)
(19894)
(19680)
金融(19678)
理论(19670)
技术(18420)
(18331)
环境(18234)
(16921)
机构
大学(417217)
学院(413536)
(159493)
管理(157141)
经济(155893)
研究(146963)
理学(134714)
理学院(133019)
管理学(130383)
管理学院(129655)
中国(111388)
科学(95701)
(91225)
(78897)
(76858)
(74260)
研究所(70297)
业大(67312)
中心(66272)
(62719)
农业(62226)
财经(58737)
北京(58121)
(56974)
师范(56283)
(53343)
(52735)
(50757)
经济学(47095)
师范大学(45635)
基金
项目(280501)
科学(218137)
基金(201321)
研究(198748)
(179447)
国家(177711)
科学基金(149649)
社会(123460)
社会科(116745)
社会科学(116713)
(110070)
基金项目(106699)
自然(99485)
自然科(97161)
自然科学(97130)
自然科学基金(95382)
(94011)
教育(90996)
资助(83061)
编号(80141)
成果(65708)
重点(63438)
(62234)
(60493)
(57764)
课题(56322)
创新(53973)
科研(53951)
计划(52993)
大学(51036)
期刊
(180382)
经济(180382)
研究(124100)
中国(86176)
学报(76670)
(72470)
科学(67529)
管理(58094)
大学(56584)
(54857)
学学(53220)
农业(49729)
教育(49174)
(40518)
金融(40518)
技术(34299)
业经(29831)
财经(28384)
经济研究(28097)
(26158)
(24256)
问题(23190)
图书(22995)
(21764)
科技(21621)
业大(20465)
技术经济(19626)
理论(19555)
资源(18383)
现代(18166)
共检索到62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叶锦涛  何光喜  
公众对科学家的系统信任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在风险情境下发挥着提高风险治理效率、稳定社会心态等特殊作用。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湖北省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讨论了在突发风险事件中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的变化。结果显示,疫情期间我国公众对科学家给予了高度信任,个人的科学素养、媒介使用、信息获得、社会网络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着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科学素养较高者、希望媒体传播正能量者更信任科学家,而频繁使用互联网媒体者、获知科学家负面信息者、网络中有科学家成员者和相信谣言者则对科学家更加不信任。这些结论呼应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说明在"常态社会"情境中起作用的影响因素在风险事件情境下也对科学家信任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疫情的冲击使得人们对科学家的信任水平有所提升,受疫情影响越大的人对科学家信任水平也越高。疫情冲击还对公众对科学家信任形成机制起到调节作用,疫情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社会群体在科学家信任问题上的分歧,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最后就研究的理论和政策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宏  周萍入  冯良宣  董园园  张董敏  
采用东中西部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数据,分析公众和科学家对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的认知现状,并利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风险认知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知的GMF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均高于科学家所认知的风险;导致公众与科学家风险认知差异的根源之一是公众缺乏GMF相关知识;在知识、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公众易于受到外在信息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信息来源于传统媒介、GMF争论了解越多的公众,其认知的GMF风险越大;而专家、政府、企业的可信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能够有效降低公众的认知风险;科学家因相关知识储备较多,受信息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小。此外,个体特征因素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文文  王忠军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一批出版的10本传记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情境下,老科学家职业使命感的内涵结构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职业使命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动机,老科学家均具有较高的职业使命感;(2)老科学家的职业使命感是在个体的内省反思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受到个人自身因素、组织、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并存在"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的交融关联。研究合理利用了"采集工程"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的本土化概念,并拓展了职业使命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彤  赵冉  
发达的经济和强有力的国防都离不开源源不绝的高素质人才和科学创新,而政府应当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建立一个院校、工业、政府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模式,使科学成为驱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传播,近年来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科学家与公众沟通指南》(Am I Making Myself Clear? A Scientist's Guide to Talking to the Public)出版于2008年,作者为科妮莉亚·迪安(Cornelia Dean)。该书从科学传播的现状、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社会大众与科学家之间的信息差、科学家如何发挥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方面深入探讨,聚焦于科学家在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着力于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研究范式,同时也是本篇述评的主要出发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国华  耿朝刚  尹林林  
风险投资项目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市场性的和非市场性的,在以往的文献中大多都针对市场性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文章研究了非市场性的不确定性对风险项目投资时机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构造突发事件对风险项目影响的模型,并进行了推理,最后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同等情况下,突发事件对风险项目收入流影响越大,其投资的时机也就越晚;突发性事件发生的频率越大,其要求的投资时机也是越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健铨  何光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精神是科学共同体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化、人格化,既是特定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所具备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于科技界的期盼~([1])。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婧  郭楚晴  
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感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事件风险的传播。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突发事件风险信息、风险感知和风险传播的路径关系,在风险传播过程中引入传染病传播机制,构建基于微分方程的风险传播模型。综合考虑风险传播阈值、媒体报道力度、群体风险感知度、个人风险知识水平四类因素并结合仿真实验分析对风险感知和风险传播行为的影响。最后,通过实例研究表明模型结论的有效性。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为相关职能部门调节公众风险感知,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张俊  
文章以2006—2010年我国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旅游伤亡人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局趋势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从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和设施因素等结构维度,对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信息解构,并利用OLS模型和GWR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伤亡规模的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由东向西、自北向南皆呈倒U形分布,且东西向差异幅度略大于南北向。此外,Moran指数为0.1626,说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伤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昱  
突发公共事件所唤醒的民众负性情绪对于舆论信息传播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文章以舆论信息传播倾向作为结果变量,运用情境实验的方法分别通过5个实验来系统检验突发公共事件中民众负性情绪的唤醒程度,负性情绪对于舆论信息传播倾向的影响作用过程中相对剥夺感、群体效能以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权威信息、精确信息)等变量的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相关舆论信息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谢朝武  申世飞  
环境风险是影响旅游者和旅游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6-2010年间我国的旅游突发事件案例作为数据基础,综合使用列联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最优尺度回归等方法,对环境风险因素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发生特征的关系及其区域分布进行统计检定。研究表明:游览环境风险、大气环境风险和道路环境风险是环境风险中引致旅游突发事件的主要结构因素,所引致的旅游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其中事故灾难的发生水平最高。环境风险因素与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类型、严重程度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它对旅游突发事件的伤亡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力。我国不同区域的旅游环境风险具有分布上的差异性,各地应根据自己的环境风险特征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汝鹏  苏竣  
归纳了科学家科技决策影响力的决定因素,以863计划为例探讨了中国科技决策中科学家影响力的演变动因,发现知识、价值和制度是认识科技决策主体互动的核心变量。指出科技决策机制应匹配决策中的知识供求,体现必要的价值诉求,促成价值共识;应对那些提供亟需知识、代表主导价值的参与者赋予更大的决策权力。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张会平  郭昕昊  郭宁  
在突发事件中,"满天飞"的网络谣言会引发"次生灾害",严重影响政府的应急处置;大多数网民主动识别谣言,才能阻断谣言扩散的网络通道。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威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网民的态度、社会资本,惩罚的确定性、严厉性和敏捷性显著正向影响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识别行为意向;网民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其感知风险,网民的感知风险显著正向影响其态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嘉  谢科范  
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个体决策行为影响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决策过程的进行,各情景的决策误差度会逐步降低;各情景的决策时间渐渐缩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  李莹  许应成  
[目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环境下,为了提高用户对虚拟问答社区中知识的信任度,研究了突发事件环境下的虚拟问答社区知识可信度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首先从知识内容维度、知识来源维度、反馈维度、用户特征维度、主观感知维度等方面构建了可信度影响因素评估模型,通过DEMATEL识别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将该影响关系纳入到ANP中,通过结合两两比较的重要程度,识别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以及知识来源的专业权威性、发布动机等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当从知识内容和知识来源等方面入手,提高突发事件环境下的虚拟问答社区知识的可信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