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9)
- 2023(17876)
- 2022(15461)
- 2021(14412)
- 2020(12067)
- 2019(27284)
- 2018(27466)
- 2017(51478)
- 2016(28347)
- 2015(31607)
- 2014(31241)
- 2013(30213)
- 2012(28139)
- 2011(25387)
- 2010(25507)
- 2009(23258)
- 2008(22543)
- 2007(19909)
- 2006(17634)
- 2005(15635)
- 学科
- 济(110465)
- 经济(110346)
- 管理(79969)
- 业(73261)
- 企(59447)
- 企业(59447)
- 方法(42591)
- 数学(35716)
- 数学方法(35273)
- 中国(34560)
- 农(31191)
- 地方(29369)
- 业经(27008)
- 财(26846)
- 学(25143)
- 制(21928)
- 技术(21655)
- 农业(21011)
- 贸(20018)
- 贸易(19999)
- 银(19633)
- 银行(19576)
- 易(19279)
- 理论(18958)
- 行(18863)
- 融(18838)
- 金融(18829)
- 环境(18232)
- 和(17712)
- 体(15619)
- 机构
- 大学(384784)
- 学院(383470)
- 济(149131)
- 管理(147685)
- 经济(145645)
- 研究(135530)
- 理学(126249)
- 理学院(124729)
- 管理学(122522)
- 管理学院(121807)
- 中国(101957)
- 科学(84831)
- 京(84442)
- 财(70292)
- 所(68868)
- 农(65671)
- 研究所(62491)
- 中心(61698)
- 江(59079)
- 业大(57760)
- 财经(54576)
- 北京(53632)
- 范(53529)
- 师范(52946)
- 农业(51078)
- 院(50002)
- 经(49470)
- 州(48002)
- 经济学(43782)
- 技术(43091)
- 基金
- 项目(260776)
- 科学(203631)
- 研究(193043)
- 基金(185536)
- 家(162053)
- 国家(160599)
- 科学基金(136887)
- 社会(119274)
- 社会科(112761)
- 社会科学(112733)
- 省(103741)
- 基金项目(98359)
- 教育(88004)
- 自然(87948)
- 划(86821)
- 自然科(85907)
- 自然科学(85884)
- 自然科学基金(84282)
- 编号(79999)
- 资助(75336)
- 成果(65777)
- 发(59041)
- 重点(58404)
- 课题(56143)
- 部(56002)
- 创(55654)
- 创新(51973)
- 科研(49328)
- 项目编号(49084)
- 国家社会(48502)
- 期刊
- 济(171367)
- 经济(171367)
- 研究(117282)
- 中国(84577)
- 学报(62236)
- 农(59997)
- 科学(56580)
- 管理(56398)
- 财(53048)
- 教育(50925)
- 大学(46660)
- 学学(43324)
- 农业(41421)
- 融(35988)
- 金融(35988)
- 技术(34883)
- 业经(29440)
- 经济研究(26936)
- 财经(25611)
- 图书(24086)
- 问题(22217)
- 经(21932)
- 业(21809)
- 科技(19987)
- 理论(18075)
- 技术经济(17934)
- 版(17776)
- 坛(17328)
- 论坛(17328)
- 现代(17186)
共检索到58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卫辉 赵彦云
突发全球性重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蔓延。疫情相关大数据的开放及精准防控应用不仅长期占据公众关注的焦点,更是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疫情防控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亦成为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与疫情防控相配套的新生态统计系统的应急建设,作为互联网统计体系实践和现代统计学科应用的实例,也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以我国地级以上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开放现状为分析案例,结合互联网技术及特征的数字技术和应用统计理论,建立了包括数据源专业统计、疫情数据开放统计以及市场应用统计在内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互联网统计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目的/意义]2019年底始露端倪的重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1月底全面爆发,2月底最为严峻,至3月中旬渐趋缓和。在应对这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数据管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使疫情的精准判断和应对成为可能。[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过程中数据监测和数据利用等相关文献,着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表现有:相关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多渠道发布范围不同深度各异的数据;部分数据实现融合关联,并积极推动数据的开发利用;初步实现基础健康卫生知识共享,利于个人自我防控;通过数据管理助力科技攻关,加速疫苗药物研发;一定程度上符合开放的标准性,方便疫情数据复用。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包括疫情数据管理主体、客体、环境和过程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以该理论框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管理若干思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雪美
目的:分析我国各地区在遭遇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抵御灾害能力,为今后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构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社会易损性评价函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地区2003年SARS和2009年甲型H1N1两次重大突发疫情进行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我国中东部地区社会易损性较低,而且2009年比2003年有所下降,但西部、西南地区正好相反。结论:加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是降低社会易损性、提高地区应急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 社会易损性 因子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江镕行 苏强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机理以及患者群体的时变特征,构建了考虑危重症患者的自适应传染病模型(Adaptive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 ASIR),对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医疗资源配置模型,设计了改进的免疫算法进行求解,应用了武汉真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医护人员的配置进行了优化,改进的贪婪策略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死者人数。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医院的服务水平与应急反应时间以及医护人员总数高度相关。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涛
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疫情治理,不仅能够创新政府的治理手段,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也使有效的政府治理成为可能。然而,T市在疫情的技术治理中却存在技术治理意识淡薄、数据分析应用不足等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要实现政府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树立技术治理理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以应对新时期社会风险因素复杂化的变革需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单子丹 盛晨辉 王晓燕 韩姣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调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动态性,应急物资跨区域调度计划能否科学合理制定对应急救援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考虑应急物资跨区域调配的时效差异、地域分散以及资金消耗等要素,建立多周期下包含软硬需求时间窗约束的多物资品种、运输方式的跨区域三级动态物资调度网络模型,并设计一种带变异操作的动态变惯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算法(VDCWPSO),利用疫情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障应急物资供应时效性、公平性、经济性原则下,物资跨区域调度可以缓解资源严重短缺状况、提高医用物资利用率,研究可为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调度计划的制定与动态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姗姗 王左戎 陈欢 潘港辉
[目的/意义]会话分析理论的引入为主题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细化了主题演化分析粒度。同时,更为完善的主题演化分析思路被应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之中,有利于提升监管部门的與情疏导效率。[方法/过程]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主题识别方法与主题演化判断标准,结合会话分析与主题分析,将会话内容与会话组织结构引入主题演化分析过程中,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用户生成内容(UGC)作为数据来源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基于时序性与讨论热度的主题演化分析,从主题强度层面识别不同层级内容的演化规律,并在主题内容分析层面引入知识发现的关联规则计算思想以挖掘语料内容间的参照关系,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关键演化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结构中不同层级的主题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并对主题演化趋势有着重要影响,对有着重要作用的层级的内容进行有效监管会对引导舆情走向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宁 刘德海
世界各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本文根据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体制动员成功经验,将社会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博弈因素与传染病模型相结合,构建了重大传染病疫情演化机理与情境预测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将传染病传播模型中感染系数参数加以内生化,解释了社会动员体制在疫情初期防控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使用感染系数内生化的SI模型分别对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三种抗疫模式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和峰值点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对。本文研究表明,在缺少有效疫苗的情况下,采取隔离和政府疫情信息公开的中国疫情防控模式,在新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常子豪 唐雅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次产业增加值、三大需求、企业利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下降,居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平稳增长的走势,增速明显回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三四月份经济增长呈现出恢复态势。本文运用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角度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疫情防控下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活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国经济 危中有机 审慎乐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梅 石银凤 郭小倩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和优化跨部门合作网络对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疫情防控应急组织间关系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非常态和常态两种社会形态,全面剖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的演化情况及绩效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组织属性的组织之间更易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复杂的合作网络;但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与常态化应急合作网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非常态应急合作网络的整体绩效更高。基于此,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需要兼顾非常态应急和常态化防控,依据应急情境的变化,协调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及涉及的组织,并把组织间紧密的依赖关系作为维持组织信任、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功能鲁棒,进一步探索提升应急合作网络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智鸿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款物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国家审计有义务监督好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维护好社会各界爱心款物的公平分配秩序。为此,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社会危害性、预期不确定性、处置复杂性等特点,寻求在应急审计的组织架构、法规准则、职能定位、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从应急审计管理预案制定、应急审计内容确定、应急审计运行流程再造、应急审计质量管控方面进行突破性制度设计,将应急审计监督有机内嵌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进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华 李锦涛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并为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采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银行业和保险业,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各个金融市场或金融行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金融风险会在各个市场和行业之间相互传染,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我国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齐佳音 方滨兴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为例,运用管理学思想、技术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提炼出未来舆情引导与治理的五方面创新:(1)思路创新:从"以信息为出发点"到"以人心为出发点"。(2)模式创新:从"多举治理"到"融合治理"。(3)手段创新:从"法律+技术"到"法律+技术+心理"。(4)政府信息供给决策创新:从"单方面信息供给"到"精准信息锁定"。(5)效果评价创新:从"信息和谐"到"人心和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敌,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冲击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作为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不同于以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身特征和环境条件,将沿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渐次传导路径,对个体、社会、政府乃至全球格局产生影响。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应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加大纾困帮扶企业力度,强化消费基础作用,提升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