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7)
2023(12444)
2022(10218)
2021(9363)
2020(7988)
2019(17418)
2018(17240)
2017(34316)
2016(18369)
2015(20881)
2014(20824)
2013(21093)
2012(20009)
2011(18033)
2010(18563)
2009(17681)
2008(17862)
2007(16216)
2006(14774)
2005(13751)
作者
(53689)
(44614)
(44266)
(41887)
(28806)
(21089)
(20133)
(17114)
(16863)
(16165)
(15220)
(14819)
(14537)
(14114)
(13880)
(13566)
(13116)
(12930)
(12844)
(12766)
(11240)
(11023)
(10953)
(10183)
(10027)
(9993)
(9969)
(9872)
(8804)
(8791)
学科
(97603)
经济(97502)
(84386)
(75922)
企业(75922)
管理(69973)
方法(40493)
数学(32243)
数学方法(32128)
业经(30815)
(29170)
(29152)
中国(27300)
地方(21655)
(20946)
财务(20929)
财务管理(20898)
农业(20762)
(20128)
企业财务(19849)
技术(18775)
(18181)
贸易(18165)
(17640)
(16318)
(15828)
(15733)
银行(15722)
(15235)
(15132)
机构
学院(281012)
大学(274967)
(128451)
经济(126186)
管理(113527)
理学(96338)
理学院(95431)
管理学(94532)
管理学院(93991)
研究(90002)
中国(74007)
(62829)
(57762)
财经(49136)
科学(48378)
(44530)
(44479)
(44010)
(43428)
中心(41132)
经济学(39625)
研究所(39071)
北京(36960)
财经大学(36040)
经济学院(35971)
业大(35755)
(35254)
农业(33776)
商学(33277)
商学院(32987)
基金
项目(169579)
科学(136187)
研究(130123)
基金(124237)
(104593)
国家(103551)
科学基金(91256)
社会(86078)
社会科(81852)
社会科学(81835)
(67292)
基金项目(65022)
教育(59063)
自然(55373)
(54408)
自然科(54114)
自然科学(54102)
自然科学基金(53237)
编号(52746)
资助(51064)
成果(42669)
(41589)
(38853)
(38479)
(37705)
重点(37357)
课题(36285)
国家社会(35628)
创新(35121)
发展(34815)
期刊
(151921)
经济(151921)
研究(88855)
中国(56281)
(50621)
管理(48333)
(41267)
科学(33930)
(33517)
金融(33517)
学报(32852)
农业(28358)
业经(27468)
大学(26698)
技术(26612)
教育(26299)
财经(25677)
学学(25304)
经济研究(24080)
(22139)
问题(20590)
(17474)
技术经济(17238)
(16701)
商业(15844)
国际(14662)
现代(14479)
世界(14468)
经济管理(14090)
理论(13362)
共检索到44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晓丹  顾乃华  韩宏钻  
本文基于SARS疫情的冲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产品贸易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突发疫情冲击对我国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中等进口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疫情冲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数量、产品种类、来源国数目和产品质量,且明显提升了企业进口中间品的价格成本。机制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主要通过减少企业融资、不利于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中间品进口;疫情冲击下,中间品进口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显著降低企业产出和抑制企业创新,也阻碍了企业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琮琮   刘灵芝   易岚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并构建舆情指数,并同时利用疫情发生数作为疫情突发事件的测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egress)模型探究双疫情及其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短期影响及门槛异质性。然后进一步利用SV-TVP-SVAR模型分别探究双疫情、双舆情对猪肉价格的长期动态影响,以此重点分析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冲击效应存在门槛特征。(2)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猪肉价格存在着正负向相结合的综合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及跨期差异。(3)相较于疫情事件,猪肉价格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较小,但波动幅度更大。(4)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大于新冠肺炎疫情,舆情效应体现相同规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造成了全面冲击,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能力在疫情冲击下的弹性效应。本文依托企业弹性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弹性框架,选取了三组相对应的数字化弹性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疫情期间数字化弹性表现。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下,相对数字化受限企业,数字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雇佣员工增长率等下降幅度更低、止降转正更快。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助力企业适应疫情和完成自我恢复的时间长度为两个季度,增进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一个季度。此外,弹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弹性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扶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孙健  崔怀谷  
利用新冠疫情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当不确定性提高时,纵向一体化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研究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与疫情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当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冲击对外部交易成本的提升较高或对企业内部管控成本的提升较低时,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果表明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规避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为交易费用经济学中关于不确定性与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元帅  
突发疫情会对畜禽类等产品的供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价格。基于突发事件的冲击波效应(ESW)模型,本文实证研究了突发疫情的直接价格效应和间接价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冲击效应,还是从冲击深度、冲击广度上看,突发疫情都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冲击,也会对相关产品价格有影响。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突发疫情价格冲击的持续时间,结果发现突发疫情的冲击持续时间较短,其后逐步恢复其价格运行规律。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既要重视突发疫情对畜禽类产品价格的短期冲击,降低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又要关注产业运行规律,科学合理规划其产业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璇  张亚平  
在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凭借免疫力摆脱困境,绩效实现逆势增长。本文基于2018~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财务、制度以及文化3个维度构建了微观层面的企业免疫力指标,实证检验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免疫力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随着企业免疫力水平的提高,疫情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缓解,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这种缓解作用在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佳谊  
我国家具行业具有受产业链影响强、出口依赖度高等特点。通过调研访谈的形式探究新冠疫情对家具企业的影响,并探索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时期家具企业的应对策略。调研发现,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家居企业存在营业成本负担过重,内需不足、外出受阻等问题。同时由于其现金流不足和经营方式的问题,在签订合同时不具备强议价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新冠疫情对家具企业的影响及目前该行业存在问题,认为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完成销售渠道与经营模式的创新和转型,通过生产端与需求端规划与匹配推出私人化定制服务,同时企业与政府需要深度配合,建立有代表性的国货品牌,推动行业向高层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种去杠杆效应在那些面临债务展期风险的公司表现更为明显,而那些经营活动严重依赖社交距离的公司并没有降低其杠杆率。研究中,还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公司最优杠杆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随着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企业预期增长率下降、现金流波动性增加等情形,上市企业主动降低了其最优杠杆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元  马永凡  胡兴存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支撑与活力来源。在疫情冲击下,加大金融供给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例,梳理了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中小微企业现阶段金融供给更"慢"、更"难"、更"贵"的困境,建议短期内加大干预,强化政策刺激,帮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能得以生存并有序复工复产;中期保持警惕,持续合理引导,持续改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判断;长期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稳经济保就业课题组  
当前,对冲新冠肺炎疫情所引致的经济下行,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以保促稳的核心是就业,关键是企业,基础是产业。为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民生保卫战"的双重胜利,文章提出,要治理实体经济的"断点""痛点""堵点""难点",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保企业促就业;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激发灵活就业增量;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大力开展多种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以训稳岗",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平就业制度环境,强化对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支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鼓励国内制造业在转移过程中把产业发展的"根"留住;加大力度稳外贸稳外资,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林  展端旭  舒樊  
为了促进企业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提升企业恢复力,本文梳理总结企业恢复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企业、外部环境等层面,建立了企业恢复力的研究框架;其次结合疫情及其防控的特点从动力学的视角建立了企业恢复的研究模型,解释了企业恢复力的组成及表征形式;然后探讨了企业恢复的动量、冲量、动能等,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解释了恢复力对企业恢复状态的影响;最后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企业恢复的过程模型。模型表明领导者特质和能力、企业资源、企业规模、疫情冲击、政策援助等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恢复力来决定企业恢复的加速度、速度、动量和动能,进而决定了企业恢复的状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梅梅  赵学军  
2003年,为应对SARS疫情的冲击,政府及时出台了多项经济支持政策。在财政政策上,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扶持企业生产,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对民航、旅游、商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给予阶段性贷款贴息。在金融政策上,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维持适度充裕的流动性。金融机构对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延展债务,确保其正常经营。这些支持性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复苏。但支持性经济政策也存在一些后遗症,固化甚至是强化了当时亟待完善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迟滞了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当前中国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当年的SARS疫情,但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