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3)
- 2023(10905)
- 2022(9231)
- 2021(8547)
- 2020(6943)
- 2019(15647)
- 2018(15405)
- 2017(28742)
- 2016(16092)
- 2015(17987)
- 2014(18159)
- 2013(18057)
- 2012(17349)
- 2011(15866)
- 2010(16380)
- 2009(15220)
- 2008(15753)
- 2007(14669)
- 2006(13296)
- 2005(12356)
- 学科
- 济(68251)
- 经济(68071)
- 管理(53273)
- 业(48208)
- 企(41638)
- 企业(41638)
- 方法(23746)
- 中国(22475)
- 农(19617)
- 地方(19547)
- 业经(18961)
- 财(18446)
- 数学(17104)
- 数学方法(16827)
- 学(16082)
- 制(15364)
- 银(13875)
- 银行(13849)
- 理论(13799)
- 和(13519)
- 行(13280)
- 农业(13035)
- 融(12608)
- 金融(12607)
- 务(11942)
- 财务(11898)
- 财务管理(11861)
- 策(11480)
- 企业财务(11342)
- 发(11133)
- 机构
- 学院(231788)
- 大学(231254)
- 济(89067)
- 经济(86795)
- 管理(86214)
- 研究(84451)
- 理学(70668)
- 理学院(69710)
- 管理学(68397)
- 管理学院(67914)
- 中国(67220)
- 科学(53041)
- 京(51988)
- 财(46205)
- 所(44810)
- 农(42428)
- 研究所(40017)
- 中心(38987)
- 江(38900)
- 财经(34317)
- 业大(33634)
- 北京(33540)
- 范(32917)
- 农业(32882)
- 师范(32524)
- 州(31706)
- 经(30904)
- 院(30127)
- 省(30089)
- 技术(25955)
- 基金
- 项目(142547)
- 科学(111108)
- 研究(103872)
- 基金(100865)
- 家(88573)
- 国家(87720)
- 科学基金(74201)
- 社会(65818)
- 社会科(61197)
- 社会科学(61175)
- 省(56794)
- 基金项目(52447)
- 自然(47701)
- 划(47651)
- 教育(47557)
- 自然科(46407)
- 自然科学(46391)
- 自然科学基金(45584)
- 编号(41878)
- 资助(41780)
- 成果(36097)
- 发(34900)
- 重点(32415)
- 课题(30643)
- 部(30639)
- 创(28998)
- 性(27790)
- 发展(27569)
- 展(27101)
- 创新(27098)
共检索到386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从熵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突发性自然灾害救援中社会组织管理熵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社会组织特定情形下管理熵值的测定模型,并结合日本经验,提出了增加负熵值减少正熵值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社会组织救援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熵 管理熵 突发性自然灾害 社会组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磊 夏雨 杨月明 常浩 段杨莉 王若天
大规模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约束下,人们能否及时高效地展开救援是对应急物流反应能力的考验。如何构建完备高效的救济供应链系统直接决定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程度,这是灾害救济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面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救济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救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救济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绩效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这对于学者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合理构建我国救济供应链体系,及时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华强 范春梅 贾建民 王顺洪 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灾害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基于重灾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重灾区公众在地震中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感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为政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应急反应策略制定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强 王顺洪 范春梅 贾建民
突发性灾害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使人们经历了巨大的恐惧心理过程。本文以汶川特大地震的实际调研数据为例,研究了突发性灾害中不同人群的恐惧心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受灾区域中风险感知、无助感和恐惧心理对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突发性灾害中公众恐惧心理的应急管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突发性灾害 恐惧 心理健康 应急管理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飞 冷晴 魏玖长
国际人道主义组织(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organization,IHO)是灾难救援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近年来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多元化、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组织间应急协作机制缺失、救援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集中于对某一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效率评价,对人道主义组织参与下自然灾害救援效率评价研究则较少.选取了2001~2016年期间以IHO为参与救援主体的86起自然灾害事件为样本,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提出IHO参与救援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super-SBM)对其救援效率进行评价,并以受灾国灾害救援的外部环境为视角,从受灾国政治、文化、地理位置三个维度对IHO参与下灾难救援效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物资储备体系、人道主义援助机制选择和人道主义信息网络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雄 官昌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的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造成损失大。本文通过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暴露出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在增强危机意识、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服务、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完善专项预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盛礼 黄丹峰
个人破产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制不够完善、个人财产尚不透明、缺乏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不宜建立一般个人破产制度,然而,应引入突发性灾难事故中的个人破产制度。在制度设计时,应严格限定突发性灾难事故范围,同时,应制定完善的个人破产犯罪制度等作为配套措施。
关键词:
个人破产 突发性灾害事故 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志萍
近百年来由于过分着眼于经济快速发展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工业制造业等排污量超高的行业规划,致使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种类越来越多,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和威胁也在增加。比如地表的板块动荡、大气圈的气流变化以及海洋受月球引力的反应等等,都是人类与大自然一直以来在试图寻找平衡的事件。文章研究突发自然灾害与受灾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突发自然灾害 受灾地 盈余管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建亮 侯汉平
阐述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并指出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存在应急资源、信息融合分析、协调指挥三大核心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剖析,提出从信息、存储、指挥三个方面构建基于自然灾害的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末端物资快速救援体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炼 贾建民
面对突发性灾害事件,及时、全面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对于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和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网络搜索作为反映公众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下风险感知水平的指标,利用搜索引擎关键词分析方法,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为对象,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分析了地震后公众风险感知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公众风险感知迅速跳上高位,并且集中在受灾害事件直接影响地区,之后呈指数形式快速下降,同时逐渐向非受灾地区扩散。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危机管理要针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公众的风险感知特征,引导公众积极克服危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冰 龙晨翔
信息公开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抢险救灾和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逐步受到政府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信息公开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作用与价值发挥,成为研究焦点。本文以2021年郑州两次暴雨灾害信息公开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立足于信息公开效果,探索建立由时间、信息、机构等基本维度所构成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质量基本框架,剖析并揭示了该框架所体现的“意义”与“协同”的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质量内涵,体现和折射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中信息公开的“公共性”本质。本文拓展了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理论的内涵,并为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琴 汤书昆
在时间序列中,随着突发灾害事件的发展演化,表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的特征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反映出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扩散的态势。将突发灾害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运用于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中,探寻舆情风险监测的构建原理及各分类指标的划分。围绕每一维度指标特点,提出多层次的指标说明,在对监测指标进行初选后,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复筛。使得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在完备丰富的同时具有动态调整性。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网络舆情 风险监测 指标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宏
本文提出了建立突发性灾变社会防范机制的主要问题,基本之点是社会组织及公众对灾变普遍的正确认识,以及协调应对灾变和快速反应的能力。灾变的有效处理需要及时制订正确的应对政策。须以SARS事件为鉴转变观念,加强社会的公开性,大力加强我国的防灾管理。
关键词:
灾害 防灾管理 防灾系统 灾变处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健 沈菊琴
文章以WSR方法论为研究框架,首先界定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的时空界限和受体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系统影响的物理、事理和人理的扩散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系统适应性自稳定特性,分析了社会系统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自适应机理;通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机理分析,为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和谐影响的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启亮 谢家智 张明
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提出,为传统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应对提供创新思路,因此,其可测性及测度机理必是问题重点。在整合灾害周期性理论、自然灾害链前提下,借鉴PAR(压力—释放理论)将社会脆弱性引入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过程,并基于管理模式构建农业客体、农业环境、农业主体三维子系统指标体系并作综合评价。利用因子分析及熵权法对宏观涉农数据进行实证处理,测算出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呈逐年递减,且各子系统趋势相对平稳且一致。此项研究为农业承灾系统及子系统的相互传导提供部分有效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