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2)
- 2023(12552)
- 2022(10635)
- 2021(9912)
- 2020(8130)
- 2019(18711)
- 2018(18597)
- 2017(35616)
- 2016(19329)
- 2015(21305)
- 2014(21465)
- 2013(20887)
- 2012(19417)
- 2011(17839)
- 2010(18259)
- 2009(16704)
- 2008(16577)
- 2007(14864)
- 2006(13287)
- 2005(12316)
- 学科
- 济(84042)
- 经济(83966)
- 管理(53501)
- 业(53110)
- 企(41857)
- 企业(41857)
- 方法(34935)
- 数学(30650)
- 数学方法(30035)
- 中国(26397)
- 地方(22134)
- 农(21697)
- 业经(18920)
- 财(18444)
- 学(16879)
- 环境(16726)
- 银(16725)
- 银行(16707)
- 制(16375)
- 行(16058)
- 融(15681)
- 金融(15681)
- 农业(14578)
- 理论(14101)
- 贸(13841)
- 贸易(13828)
- 易(13353)
- 技术(12870)
- 发(12721)
- 和(12382)
- 机构
- 学院(273010)
- 大学(269923)
- 济(109735)
- 经济(107276)
- 管理(103914)
- 研究(94732)
- 理学(88228)
- 理学院(87225)
- 管理学(85366)
- 管理学院(84878)
- 中国(75740)
- 科学(59546)
- 京(58740)
- 财(52591)
- 所(48825)
- 农(46474)
- 研究所(44196)
- 中心(43877)
- 江(42089)
- 财经(40776)
- 业大(39991)
- 北京(37732)
- 经(36879)
- 农业(36157)
- 范(36079)
- 师范(35665)
- 院(34596)
- 州(34580)
- 经济学(32853)
- 技术(30298)
- 基金
- 项目(179603)
- 科学(141120)
- 研究(129405)
- 基金(128512)
- 家(112625)
- 国家(111693)
- 科学基金(95827)
- 社会(81302)
- 社会科(77090)
- 社会科学(77067)
- 省(72659)
- 基金项目(66788)
- 自然(62771)
- 自然科(61321)
- 自然科学(61304)
- 划(60689)
- 自然科学基金(60163)
- 教育(59559)
- 资助(54609)
- 编号(51967)
- 发(42792)
- 成果(41587)
- 重点(41119)
- 部(38578)
- 课题(37426)
- 创(37407)
- 创新(35028)
- 科研(34543)
- 发展(33754)
- 国家社会(33268)
- 期刊
- 济(125339)
- 经济(125339)
- 研究(82705)
- 中国(60524)
- 农(42641)
- 学报(42045)
- 管理(39729)
- 财(39666)
- 科学(39624)
- 融(31962)
- 金融(31962)
- 大学(31936)
- 教育(31928)
- 学学(30193)
- 农业(29133)
- 技术(26138)
- 业经(21274)
- 经济研究(20340)
- 财经(19290)
- 经(16468)
- 业(15948)
- 统计(15612)
- 问题(15425)
- 策(14467)
- 技术经济(14057)
- 科技(13013)
- 资源(12959)
- 决策(12951)
- 商业(12710)
- 版(12400)
共检索到42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男 李磊
文章建立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风险源特点、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损失等五个方面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进行评价,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该企业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等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建华
以CNKI中《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991-2011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领域学术论文年载文量、著者分布、关键词、研究层次、研究资助来源、引文频次、下载频次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得出初步结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陶宇夏 蒋晶 魏永长 刘晓
针对河流上突发的污染事故溯源问题,在可观测数据有限的情况下有效找出污染源信息对于相应展开有效的治理措施至关重要。为快速精确地得到事故位置、强度和时间的未知污染源参数,本文建立了最优化溯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测量误差,基于贝叶斯推理通过后验概率来度量模型优化目标。为求解优化模型,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首先,利用部分观测数据训练得出流速等水文参数。然后,采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污染源参数。实例与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优化算法相比,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可以在更大的源项参数取值范围内有效提高河流突发性污染事故溯源的精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楚天 杨勇 杨中华 黄丰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性水污染给各地水源地安全造成巨大威胁,能够对事故进行模拟预警和快速响应显得日益重要。针对突发性水污染的特点,采用贴体正交网格对河道进行空间离散化,采用平面二维瞬时排放水质数学模型与GIS集成,基于GIS的可视化功能实现了长江武汉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动态模拟和水源地污染物浓度超标预警。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预测了长江上突发性事故排放形成的污染带的在江内的时空迁移状况,为武汉长江段水环境保护和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
GIS 突发性水污染 动态模拟 水质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镭 黄亚林 刘云浪 刘超 程胜高
利用ESDA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Matlab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1995-2012年中国各地区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件呈先动态增长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件是主要事故类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高频风险区域亦在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及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区仍有局部集聚的态势;1995-2000年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呈随机分布状态,2001年后则开始呈现集聚的特征;Moran散点图表明,局部的空间集聚先增强后减弱,环境污染事件近年来集中在泛长三角地区,高高地区为江浙沪;环境污染事件的重心转移方向主要为西南和东北,两个快速转移时期分别为1998-2001和2004-2007年,这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污染排放压力有关;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与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控制、经济发展阶段及环境治理投入、环境监管能力、空间效应等因素有关。空间效应主要体现在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注重环境污染事故的区域联防联控,制定若干跨界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环境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华 罗玲 乔晶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评判有助于发现隐藏的社会危机,快速聚焦公众最关心的话题,了解民众需求,平息民怨。[方法/过程]结合实际数据,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描述其风险态势,通过比较风险指数前后变化可明确舆论引导效果。[结果/结论]第一,改进了以往研究中DEMATEL-ANP两模型联用的弊端,更为科学地评价指标权重。第二,基于模糊评判的原理,用实际传播数据形成模糊集后再解模糊化,较为精准地得出网络舆情突发热点事件的风险指数。第三,提出的研究方法形成的风险态势符合舆情事件实际舆论演变过程,且比较前后风险指数可以分析舆论引导主体的引导策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健 沈菊琴
文章以WSR方法论为研究框架,首先界定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的时空界限和受体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系统影响的物理、事理和人理的扩散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系统适应性自稳定特性,分析了社会系统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自适应机理;通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机理分析,为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和谐影响的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鹏 陈建国 胡啸峰
通过对上海"12.31"外滩踩踏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了大规模人群踩踏主要有目标事件明确、人群聚集快速和参与人员结构复杂等重要特征,随后从事件的演化角度分析了大规模人群踩踏事故的致灾机理,并根据人群聚集行为的过程性特点提出了一般性的应对对策。最后,从完善大规模群体性踩踏事故科学理论的角度对大规模人群踩踏灾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自组织人群 聚集行为 踩踏事故 预警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思翔 刘晓 卓艺赫 樊博
在供水系统遭遇突发性污染事件的恢复中,存在恢复目标与有限应急预算、响应速度与成本、治理效果与二次污染等多方面冲突。针对上述问题特点,建立了恢复策略优化及选择模型,在优化恢复活动调度及资源配置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恢复技术,使得供水系统在满足资金预算、功能恢复目标、水质指标变化约束的前提下恢复时间最短;同时,针对模型的特点进行了模型转化,以提高求解速度。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策略优化与选择能够有效缩短应急恢复时间,提高供水系统恢复能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陈莎 洪波
应用美国EMI公司的SMS(surface-watermodeling system)软件计算长江口海域四季的潮流场,并应用溢油全动力轨迹模式、溢油扩展扩散模式和溢油蒸发溶解模式等来模拟四季在南槽航道发生250 t溢油事故后油团的漂移轨迹,扩展范围以及油团中心浓度分布变化。结合美国农药办公室(OPP)提出的生态风险的表征方法即商值法进行风险区划。最后得出结论:发生溢油事故对鱼类春夏季出现不可接受的风险区域,对虾类影响很大,四季均出现大面积不可接受的风险区域,对贝类大部分为可缓和的风险区域。夏季发生溢油事故油团将影响到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中华鲟保护区和江苏省的滩涂围垦区。夏季溢油危害最严重,其次...
关键词:
溢油 风险评价 长江口 渔业生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盛礼 黄丹峰
个人破产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制不够完善、个人财产尚不透明、缺乏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不宜建立一般个人破产制度,然而,应引入突发性灾难事故中的个人破产制度。在制度设计时,应严格限定突发性灾难事故范围,同时,应制定完善的个人破产犯罪制度等作为配套措施。
关键词:
个人破产 突发性灾害事故 立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梦红 张晓君 卢杰
从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泰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选取7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集,计算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进行了分级和质量标准划分。通过采用模糊综合-加权平均模型,可对样本进行比较排序,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同时对新泰市农田土壤的污染情况作了具体分析,指出Zn和Cd的污染最为严重。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土壤重金属 加权平均 新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小杉 罗宏
突发性环境事件省际格局变动趋势特征可表征各地区环境风险管理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揭示:(1)1996-2010年间,中国突发环境事件省际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年均发生频率明显下降;(2)东部省区突发水污染事件控制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省区,但大气、固废及其它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东部治理成效却远低于中西部省区;(3)大部分省区发生频率呈下降态势,而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发生频率却呈增加态势,显示大城市环境风险预防、监控、管理能力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骆斌 罗晓梅 张美 杨赛
为给成都市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成都市区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进行了分析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绿地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绿地土壤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Cd,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符合土壤一级环境质量标准,防护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符合土壤二级环境质量标准。不同绿地类型重金属污染由轻到重的顺序为:生产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重金属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辛金国
一、审计风险及固有风险 一般地说,风险计量是在对过去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对某一(或某几个)特定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频数)和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作出定量分析,预测出一个较精确的、定量的结果。风险计量的作用表现为:①减少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的风险;②对损失程度作出较精确的预测,加强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