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1)
2023(12596)
2022(10461)
2021(9551)
2020(7934)
2019(17727)
2018(17389)
2017(33672)
2016(18182)
2015(20008)
2014(19979)
2013(19914)
2012(18981)
2011(17379)
2010(17612)
2009(16005)
2008(15973)
2007(14068)
2006(12408)
2005(11529)
作者
(53421)
(44593)
(44333)
(42092)
(28816)
(21646)
(20232)
(17283)
(16992)
(16132)
(15464)
(15098)
(14397)
(14161)
(14118)
(13949)
(13146)
(13086)
(12974)
(12892)
(11250)
(11074)
(10961)
(10232)
(10117)
(9997)
(9965)
(9743)
(9033)
(8770)
学科
(83510)
经济(83422)
(51637)
管理(48586)
(39376)
企业(39376)
方法(36414)
数学(32516)
数学方法(32263)
中国(25921)
地方(21991)
(21270)
(19535)
业经(17969)
(16679)
银行(16659)
(16373)
(16184)
金融(16183)
(16024)
(15682)
(15025)
贸易(15013)
农业(14648)
(14485)
技术(12596)
(12276)
财务(12249)
财务管理(12217)
地方经济(12005)
机构
学院(259875)
大学(259749)
(108825)
经济(106548)
管理(98773)
研究(90595)
理学(83778)
理学院(82785)
管理学(81424)
管理学院(80920)
中国(73036)
(55206)
科学(54671)
(54003)
(45755)
(43590)
中心(42658)
财经(42411)
研究所(41251)
(40393)
(38706)
业大(36549)
北京(35214)
经济学(34402)
(34370)
师范(33983)
农业(33939)
(33054)
(32889)
财经大学(31860)
基金
项目(171943)
科学(136869)
基金(126807)
研究(123808)
(110874)
国家(109954)
科学基金(94886)
社会(80523)
社会科(76410)
社会科学(76392)
(66811)
基金项目(66556)
自然(61656)
自然科(60282)
自然科学(60271)
自然科学基金(59224)
教育(57192)
(56480)
资助(52854)
编号(48539)
(40945)
成果(39509)
重点(39234)
(38470)
(35765)
课题(34466)
国家社会(33862)
创新(33482)
教育部(33277)
科研(33239)
期刊
(121143)
经济(121143)
研究(81518)
中国(56131)
学报(40903)
(39754)
(39623)
科学(37921)
管理(36885)
(33867)
金融(33867)
大学(31096)
学学(29273)
教育(28222)
农业(26730)
技术(21856)
财经(21293)
业经(20264)
经济研究(20264)
(18105)
问题(15695)
(14560)
(12773)
技术经济(12560)
统计(12437)
商业(12400)
理论(12374)
图书(12274)
(11711)
科技(11456)
共检索到402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炼  贾建民  
面对突发性灾害事件,及时、全面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水平对于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和危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网络搜索作为反映公众在突发性灾害事件下风险感知水平的指标,利用搜索引擎关键词分析方法,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雅安地震为对象,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分析了地震后公众风险感知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突发性灾害事件发生后,公众风险感知迅速跳上高位,并且集中在受灾害事件直接影响地区,之后呈指数形式快速下降,同时逐渐向非受灾地区扩散。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危机管理要针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动态变化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公众的风险感知特征,引导公众积极克服危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华强  范春梅  贾建民  王顺洪  郝辽钢  
突发性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灾害所导致的巨大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例,基于重灾区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重灾区公众在地震中的风险感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风险感知理论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感知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为政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和应急反应策略制定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盛礼  黄丹峰  
个人破产制度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制不够完善、个人财产尚不透明、缺乏健全的金融体系以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不宜建立一般个人破产制度,然而,应引入突发性灾难事故中的个人破产制度。在制度设计时,应严格限定突发性灾难事故范围,同时,应制定完善的个人破产犯罪制度等作为配套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从熵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突发性自然灾害救援中社会组织管理熵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社会组织特定情形下管理熵值的测定模型,并结合日本经验,提出了增加负熵值减少正熵值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社会组织救援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欣  吕本富  
与常见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解释市场波动的文献相比,本文重点考虑了突发事件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突发事件主要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作用于股票市场,为克服投资者关注度难以测度的难题,本文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搜索量数据,构建了衡量投资者对突发事件关注度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关注度对股市波动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事件关注度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股价向下波动0.017个百分点。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突发事件对股市冲击的周期,发现该影响的半衰期约为8~9天,影响程度成边际递减趋势,影响时长约为2个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薇  
在TDT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以事件文本中词语出现的时间间隔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状态发生器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方法,诊断词语的突发性以最大化拟合间隔序列。进一步通过突发词的加权聚类算法实现网络热点事件的识别。实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是从非频数角度识别热点事件的重要尝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强  王顺洪  范春梅  贾建民  
突发性灾害给社会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使人们经历了巨大的恐惧心理过程。本文以汶川特大地震的实际调研数据为例,研究了突发性灾害中不同人群的恐惧心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受灾区域中风险感知、无助感和恐惧心理对公众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突发性灾害中公众恐惧心理的应急管理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方磊  夏雨  杨月明  常浩  段杨莉  王若天  
大规模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约束下,人们能否及时高效地展开救援是对应急物流反应能力的考验。如何构建完备高效的救济供应链系统直接决定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程度,这是灾害救济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面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救济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救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系统规划与优化、救济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绩效评价四个方面,系统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这对于学者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合理构建我国救济供应链体系,及时开展灾后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齐佳音  刘慧丽  张一文  
【目的/意义】研究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耦合机制,为检测预警提供管理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探析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耦合机制,建立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并选取实证案例验证耦合协调度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与社会影响力呈正相关,可将事件类型分为三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镭  黄亚林  刘云浪  刘超  程胜高  
利用ESDA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Matlab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1995-2012年中国各地区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件呈先动态增长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事件是主要事故类型;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高频风险区域亦在逐渐减少,东南沿海及四川、湖南等中西部区仍有局部集聚的态势;1995-2000年中国的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呈随机分布状态,2001年后则开始呈现集聚的特征;Moran散点图表明,局部的空间集聚先增强后减弱,环境污染事件近年来集中在泛长三角地区,高高地区为江浙沪;环境污染事件的重心转移方向主要为西南和东北,两个快速转移时期分别为1998-2001和2004-2007年,这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污染排放压力有关;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与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控制、经济发展阶段及环境治理投入、环境监管能力、空间效应等因素有关。空间效应主要体现在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注重环境污染事故的区域联防联控,制定若干跨界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环境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秦琴  汤书昆  
在时间序列中,随着突发灾害事件的发展演化,表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的特征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反映出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扩散的态势。将突发灾害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运用于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体系的构建中,探寻舆情风险监测的构建原理及各分类指标的划分。围绕每一维度指标特点,提出多层次的指标说明,在对监测指标进行初选后,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复筛。使得突发灾害网络舆情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在完备丰富的同时具有动态调整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睿  孟展豪  康心寓  苟扬  李娟  吴志红  王雨婷  
[目的/意义]在具象化的突发灾害情境中,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是有助于社会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方法/过程]采集真实反映7.20郑州地铁进水事件的原始网络语料进行质性分析,对突发灾害情境中的受灾者信息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前景理论、应激反应理论,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了解释性研究。[结果/结论]归纳出突发灾害情境中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提出相关未来研究的方向。[局限]文章存在研究案例单一的局限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成琳  李向阳  
本文通过概述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现状和总结我国现阶段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了突发性群体事件演化的主要影响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流程,提出了演化机理对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燕  冯俊文  李永忠  杨继明  
社会突发事件越来越多,使危机管理成为管理学的重要问题。从过程角度出发,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危机预测,危机识别,危机估计,危机应对,危机监控五个基本过程,文章具体探讨了其中的内容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季健  沈菊琴  
文章以WSR方法论为研究框架,首先界定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的时空界限和受体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系统影响的物理、事理和人理的扩散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社会系统适应性自稳定特性,分析了社会系统物理、事理和人理的自适应机理;通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影响机理分析,为构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社会系统和谐影响的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