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7)
- 2023(12298)
- 2022(10390)
- 2021(9480)
- 2020(7725)
- 2019(17108)
- 2018(16914)
- 2017(31884)
- 2016(17138)
- 2015(18826)
- 2014(18359)
- 2013(17947)
- 2012(16950)
- 2011(15522)
- 2010(15968)
- 2009(14924)
- 2008(14004)
- 2007(12310)
- 2006(10974)
- 2005(10209)
- 学科
- 济(69128)
- 经济(69050)
- 管理(48588)
- 业(45430)
- 企(35795)
- 企业(35795)
- 方法(22919)
- 中国(22483)
- 农(20867)
- 地方(20187)
- 数学(18923)
- 数学方法(18664)
- 财(18223)
- 业经(17656)
- 学(16371)
- 农业(14258)
- 制(13951)
- 融(13774)
- 金融(13773)
- 银(13508)
- 银行(13489)
- 行(13105)
- 贸(12135)
- 贸易(12123)
- 理论(11743)
- 易(11660)
- 发(11489)
- 技术(11217)
- 务(11090)
- 财务(11052)
- 机构
- 学院(239994)
- 大学(237147)
- 济(92858)
- 经济(90699)
- 管理(89374)
- 研究(86238)
- 理学(75608)
- 理学院(74656)
- 管理学(73258)
- 管理学院(72797)
- 中国(65759)
- 科学(53934)
- 京(51044)
- 财(45949)
- 所(44539)
- 农(42657)
- 研究所(40229)
- 中心(39815)
- 江(37676)
- 财经(35264)
- 业大(35093)
- 范(34249)
- 师范(33862)
- 农业(33275)
- 北京(32101)
- 经(31878)
- 院(31170)
- 州(31070)
- 省(27923)
- 经济学(27604)
- 基金
- 项目(158797)
- 科学(125321)
- 研究(116253)
- 基金(114247)
- 家(100763)
- 国家(99895)
- 科学基金(85130)
- 社会(73461)
- 社会科(69507)
- 社会科学(69493)
- 省(63041)
- 基金项目(60066)
- 自然(54678)
- 自然科(53460)
- 自然科学(53447)
- 划(53205)
- 教育(52595)
- 自然科学基金(52505)
- 编号(48498)
- 资助(45764)
- 成果(40509)
- 发(38816)
- 重点(36330)
- 部(33753)
- 课题(33329)
- 创(32937)
- 创新(30801)
- 国家社会(30458)
- 发展(30440)
- 科研(30359)
共检索到374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泰瑞 李月琳 张建伟
文章旨在探索公众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政府信息公开时的信息行为类型及适应该情境的行为特征,助力政府认识和引导公众信息行为。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进行质性编码分析,揭示公众信息行为及其适应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检验信息公开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主要表现出信息搜寻行为、被动信息获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和信息验证行为等四类信息行为,四类信息行为均呈现出适应突发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情境的特征;信息公开质量对信息行为及其适应性特征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适应性特征在信息公开质量对信息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何济乐 吴鹏飞
在界定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综述各种信息传播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特点,并参照Defleur的"互动过程模式"和Fiona Duggan及Linda Banwell的危机信息传播模式,提出基于信息流强弱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信息传播过程的时段性特征,并针对所提出的模型和5个阶段的特征对政府如何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司湘云 霍朝光 赵栋祥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揭示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信息供给与公众信息需求之间的差距,量化评估政府信息供给存在的冗余或不足,为危机管理部门与媒体机构更灵敏精准地调整信息发布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为例,在主题编码的基础上分析政府危机信息供给的主题演化和公众危机信息需求的演变,并以二者变化的同步性为评估指标构建量化模型,评估政府危机信息供给的冗余或不足。[结果/结论]危机态势发展一直是政府信息供给的重中之重,后续政府供给重点依次是政府应对措施、凝聚社会共识和恢复社会秩序。公众始终保持对危机情境的高强度感知,信息需求的演变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具有一致性。政府应密切关注公众需求的变化、洞察双方的认知差异,建议保持危机情境感知相关信息的持续供应、精准调控情感表达相关主题的发布时机与流量、在危机蔓延期增加危机风险及其影响相关的信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孔少楠 王健 孔明
结合201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中信息传播特点,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社会规范和情绪对公众健康决策的影响,并对危机发生时公众情绪引导和公开信息传播策略并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续补 孙瑶 秦春秀
[目的/意义]以新冠疫情为例,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组态成因和路径模式,以提高政府精准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使用文献归纳法从信息人、信息、环境3个维度提取信息公开与传播行为、公众信息需求等8个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并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在疫情突发期、高峰期、常态化时期分别归纳出4种、2种、3种引致公众高满意度的路径模式,这些路径模式与疫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息息相关,在突发期调节公众情绪,在高峰期满足公众对可靠信息的强烈需求,在常态化时期提升公众的高层次体验感能够提高公众的疫情信息公开满意度。从组态视角揭示了疫情不同阶段信息公开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关系与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为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邓璐芗 赵路平 梁海堂
从Sun Shuang等人提出的信息供应链出发,建立信息供应链框架并优化其信息需求模型。指出目前我国政府在处理突发性公共危机时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用信息供应链框架的观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信息供应链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暄沛 朱恩仪
新冠疫情持续久、影响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但疫情中存在过度采集、传播、泄露个人信息等侵权乱象。文章认为个人信息的利用对于防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有重要价值,因此,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界定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个人信息范围,以抽象原则与公私法合作规制方式,调节个人信息权益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冲突。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 个人信息 原则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芳 卞艺杰 潘郁
本文研究政务信息流在危机性突发事件爆发下的传递过程,针对演化发展的危机性突发事件,改进了冲突消减机制,提出基于网络式应急响应政务信息流传递模式的疏导策略,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述策略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政务信息流的传递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合适的信息流疏导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可为政府在危机性突发事件下政务信息网络的架构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政务信息 危机管理 信息疏导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粟路军 冯姗
本文以2019年盐城3·21爆炸事件与2015年天津8·12爆炸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研究法,通过情感分析、主题聚类数据分析工具建构出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对公众应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公共危机信息响应模式有二元主导型与三元协同型两种。(2)对公众的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程度会影响公众应对行为选择。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不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消极回避行为;当信息供应与信息需求匹配时,公众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行为。(3)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存在倒逼式危机演化机制与主动式危机演化机制,公共危机事件演化机制选择受到危机信息响应模式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丰富了危机沟通方面的理论,对公共危机管理者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泰瑞 李月琳 孙劲松 肖瑜洁 张芝境
[目的/意义]了解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的认知与体验,揭示公众对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质量的评价维度、模式和期望。[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了96位受访者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公开过程的质量评价,并通过质性编码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众主要通过对比评价、代入评价和直观评价的方式对公开机制、平台建设、传播过程、表达形式和权利体现等5个维度展开评价,并提出了对信息公开过程质量提升的期望。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了解公众的现实需求,以高效地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赋能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燕 冯俊文 李永忠 杨继明
社会突发事件越来越多,使危机管理成为管理学的重要问题。从过程角度出发,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危机预测,危机识别,危机估计,危机应对,危机监控五个基本过程,文章具体探讨了其中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突发性事件 危机管理 过程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云燕
公共危机在现代社会经常发生,它造成社会动荡和人民财产的巨大损失。如何化解危机是考验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素,也是获得国民信任与支持的指标之一。要做好危机处理,政府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预防机制。在危机中政府信息公开极为重要,它有利于与国民保持沟通,使民众了解危机发生的真相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增强民众战胜危机的信心,树立政府清正廉明的形象。
关键词:
危机 公共危机 政府 信息公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睿 孟展豪 康心寓 苟扬 李娟 吴志红 王雨婷
[目的/意义]在具象化的突发灾害情境中,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是有助于社会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期基础工作。[方法/过程]采集真实反映7.20郑州地铁进水事件的原始网络语料进行质性分析,对突发灾害情境中的受灾者信息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前景理论、应激反应理论,对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进行了解释性研究。[结果/结论]归纳出突发灾害情境中受灾者的信息行为特征;提出相关未来研究的方向。[局限]文章存在研究案例单一的局限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建高 段欣迪
[目的 /意义]对齐佳音教授等的著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做出评价。[方法/过程]从内容体系特色、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3方面对著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 /结论]该著作聚焦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作用机制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决策4方面研究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基本规律、网络舆情态势感知、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及耦合机制的形成原因、舆情热度预警等内容。该著作研究数据详实、案例丰富、方法严谨,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