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8)
- 2023(8621)
- 2022(7355)
- 2021(6732)
- 2020(5446)
- 2019(12239)
- 2018(12373)
- 2017(23166)
- 2016(12594)
- 2015(14314)
- 2014(14497)
- 2013(14357)
- 2012(14201)
- 2011(12942)
- 2010(13394)
- 2009(12481)
- 2008(12583)
- 2007(11731)
- 2006(10746)
- 2005(10155)
- 学科
- 济(55607)
- 经济(55455)
- 管理(39501)
- 业(34754)
- 企(27006)
- 企业(27006)
- 中国(19352)
- 地方(18132)
- 农(17727)
- 方法(16205)
- 财(14787)
- 业经(14473)
- 制(12902)
- 数学(12678)
- 数学方法(12447)
- 学(12226)
- 农业(11738)
- 银(10751)
- 银行(10735)
- 行(10381)
- 融(10268)
- 金融(10268)
- 发(10241)
- 地方经济(9965)
- 理论(9529)
- 贸(9203)
- 贸易(9191)
- 易(8798)
- 和(8738)
- 务(8619)
- 机构
- 学院(186804)
- 大学(186398)
- 济(72433)
- 经济(70451)
- 管理(70347)
- 研究(67984)
- 理学(58162)
- 理学院(57410)
- 管理学(56327)
- 管理学院(55955)
- 中国(53121)
- 京(42135)
- 科学(41561)
- 财(36607)
- 所(35632)
- 农(33086)
- 中心(32096)
- 研究所(31505)
- 江(31413)
- 范(27506)
- 北京(27355)
- 师范(27199)
- 财经(26996)
- 业大(26244)
- 州(25769)
- 农业(25502)
- 经(24136)
- 院(23974)
- 省(23665)
- 师范大学(21654)
- 基金
- 项目(114111)
- 科学(88936)
- 研究(85759)
- 基金(80333)
- 家(69859)
- 国家(69180)
- 科学基金(58640)
- 社会(53585)
- 社会科(50416)
- 社会科学(50406)
- 省(45117)
- 基金项目(41971)
- 教育(38147)
- 划(37556)
- 编号(37082)
- 自然(36168)
- 自然科(35365)
- 自然科学(35354)
- 自然科学基金(34736)
- 成果(32775)
- 资助(32773)
- 发(29320)
- 课题(25289)
- 重点(25246)
- 部(24132)
- 发展(23567)
- 展(23144)
- 项目编号(23020)
- 创(22484)
- 国家社会(21729)
共检索到313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齐英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处理对于科学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违法和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类型,对公民就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和影响公民接受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制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策略。[结果/结论]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与限制,通过赋予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完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有效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充分保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静 安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公民个体暂时性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及相关权力以支持国家防控措施。但个人信息也因此面临着侵害风险,特殊情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信息主体-事件情境-管理活动”三个维度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划分为3种类型:前瞻型、响应型与补充型;在实践层面,本研究采集了新冠疫情期间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将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分为4类:紧急低敏采用型、紧急高敏采用型、缓和高敏退出型、持续低敏采用型。综合理论分类与实证聚类结果,本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多以响应型政策为主,仅持续低敏采用型属于补充型政策范围,缺乏前瞻型政策。对比理论分类与实践聚类的差异,本研究分析了个人信息保护与政策实践之间的鸿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鲜华 王少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倍增且极易形成"情绪共鸣",错误信息也得以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从(错误)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个体情绪对接受(错误及矫正)信息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矫正错误信息等几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众主要通过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渠道获取和传播疫情信息,社交媒体受到了年轻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关注;个体情绪的确会对错误信息的接受产生影响,同时,简单驳斥对于情绪消极的个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矫正信息类型,但事实陈述与因果解释则对情绪相对乐观的个体更为有效。因此,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信息需增强对个体的关注,而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客观见解可使社交媒体成为官方信息的重要补充,慈善公益机构需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玉宏 林勇 王丰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提出了建立军地协同的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考虑国外干预对应急物资储备的影响、充分释放大型物流企业的应急保障能力、统筹国家应急物资和军队战备物资储备、重视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物流中的应用、加强应急物资保障预案编制及演练、扩大应急物资供应链网络、构建快速应急物流网络体系以及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等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鑫蕊 张海涛 李依霖 张连峰
[目的/意义]从整体的角度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方法/过程]以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要素体系,并将模糊集理论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结果/结论]清晰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模型,识别出信息协同的13项关键要素,解析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如何提高信息协同效率,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桐 王晰巍 王楠阿雪 乌吉斯古楞
[目的 /意义]鉴于社交媒体推荐算法所带来的众多算法负面问题,研究社交媒体用户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算法抵抗行为,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和舆情治理具有应用价值。[方法 /过程]基于福格行为模型(FBM模型)和风险信息寻求与处理模型(RISP模型)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抵抗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触发维的感知风险变量正向影响负面情感反应;动机维的信息不充分变量正向影响算法抵抗行为。能力维的算法功能感知会通过信息不充分影响算法抵抗行为,算法FEAT感知直接影响算法抵抗行为。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算法抵抗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推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交媒体算法治理和应急舆情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璐瑶 王乐 张紫琼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智能设备为政府实施防控信息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老年人往往因不擅使用智能设备而产生防控信息技术规避心理与行为。本研究基于“压力源-反应-结果(SSO)”模型,从技术压力视角考察防控信息技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对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影响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采用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第一阶段通过深度访谈38位老年人获得质化资料,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和范畴提取,发现技术复杂性、技术过载、技术威胁、技术入侵、技术自我效能和技术焦虑是影响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因素,其中技术自我效能和技术焦虑属于积极和消极的压力心理反应。第二阶段通过实证分析来自321位老年人的调研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四种技术压力源因素对老年人防控信息技术规避行为的直接效应,并进一步探明了积极和消极的技术压力反应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防控信息技术的“适老化”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数字鸿沟”问题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静 彭雪莹 陆泉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本文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本文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局限]本文局限为样本类型较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孙玉姣
[目的/意义]从多角度分析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类型、相互关系、社区结构和辟谣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发现关键的辟谣信息主体和有效的网络辟谣信息扩散模式,对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舆情引导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辟谣事件,通过Neo4j构建辟谣主体关系网络,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划分网络社区;通过内容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内容特征和辟谣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主体-内容”二模网络,以分析不同信息主体和网络社区如何推动社交媒体中的辟谣信息传播以及行之有效的辟谣方式和辟谣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和大众媒体是网络辟谣中的主要行为者。政府最普遍使用反驳谣言的策略,大众媒体则与之相反。内容特征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焦明丽 吴群红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目的:以哈尔滨市卫生局为切入点调查黑龙江省卫生行政机构应急保障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结论: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人员保障、设备设施3个因素对其有影响。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反应 保障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瞿和
文章认为危机管理作为一个非常态管理,政府精力往往集中于其突发性和紧迫性,为了能有效管理,各部门总是采取非常手段,甚至采用非法的措施。因此,通过法律的控制是制约政府滥用紧急状态的行政权的行使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关键。
关键词:
政府 危机管理 法律保障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郑梦雪 王启云
文章以COVID-19事件为背景,依据问卷调查以及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官方数据,通过危机管理4R模型,从缩减、准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公共图书馆的危机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公共图书馆在缩减阶段的危机意识不足,缺乏理论制度引导;准备阶段举措略显滞后;反应阶段服务多样,发挥信息中心和社会援助作用;各地公共图书馆进入恢复阶段时间不一,面临系列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