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0)
- 2023(17235)
- 2022(14823)
- 2021(13742)
- 2020(11754)
- 2019(26500)
- 2018(26449)
- 2017(50553)
- 2016(27345)
- 2015(31212)
- 2014(31388)
- 2013(30955)
- 2012(29198)
- 2011(26434)
- 2010(26757)
- 2009(24998)
- 2008(25098)
- 2007(22695)
- 2006(19863)
- 2005(18399)
- 学科
- 济(117525)
- 经济(117361)
- 管理(83268)
- 业(77603)
- 企(64041)
- 企业(64041)
- 方法(49873)
- 数学(42643)
- 数学方法(42036)
- 中国(33094)
- 农(32508)
- 财(32381)
- 制(27033)
- 地方(26831)
- 业经(26775)
- 学(24797)
- 农业(21396)
- 贸(20951)
- 贸易(20936)
- 易(20242)
- 银(20194)
- 银行(20152)
- 理论(19552)
- 融(19465)
- 金融(19459)
- 务(19296)
- 行(19280)
- 财务(19222)
- 财务管理(19165)
- 企业财务(18191)
- 机构
- 大学(401316)
- 学院(399992)
- 济(163214)
- 经济(159520)
- 管理(152199)
- 研究(135946)
- 理学(129838)
- 理学院(128353)
- 管理学(125985)
- 管理学院(125226)
- 中国(104224)
- 京(85730)
- 科学(82951)
- 财(79633)
- 所(69461)
- 农(67940)
- 中心(63325)
- 江(62866)
- 研究所(62411)
- 财经(61566)
- 业大(58524)
- 经(55624)
- 北京(54019)
- 范(53419)
- 农业(53100)
- 师范(52826)
- 经济学(49885)
- 州(49700)
- 院(48785)
- 财经大学(45398)
- 基金
- 项目(259262)
- 科学(203912)
- 研究(189294)
- 基金(187526)
- 家(163005)
- 国家(161594)
- 科学基金(138765)
- 社会(119989)
- 社会科(113587)
- 社会科学(113558)
- 省(102004)
- 基金项目(98572)
- 自然(89355)
- 教育(87975)
- 自然科(87322)
- 自然科学(87294)
- 自然科学基金(85742)
- 划(85604)
- 编号(77580)
- 资助(77133)
- 成果(64450)
- 重点(58548)
- 发(58356)
- 部(57579)
- 课题(53887)
- 创(53679)
- 创新(50295)
- 科研(49671)
- 教育部(49423)
- 国家社会(49347)
- 期刊
- 济(189069)
- 经济(189069)
- 研究(118861)
- 中国(86590)
- 财(64313)
- 学报(63163)
- 农(62847)
- 管理(57962)
- 科学(57592)
- 大学(48387)
- 教育(46046)
- 学学(45497)
- 农业(42305)
- 融(39017)
- 金融(39017)
- 技术(36337)
- 财经(31353)
- 业经(30667)
- 经济研究(28952)
- 经(26962)
- 问题(24507)
- 业(22263)
- 图书(21029)
- 版(19806)
- 技术经济(19734)
- 贸(19374)
- 理论(18852)
- 统计(18772)
- 商业(17833)
- 科技(17628)
共检索到613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其春
【目的/意义】消除公众非理性行为对于战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方法】以COVID-19疫情为情境,采用扎根理论解析社交平台上的新闻和在线评论,以SOR模型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非理性行为生成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开展系统化阐释。【结论/发现】公众非理性行为生成机理遵循"突发事件情境刺激—非理性行为决策—非理性行为实施—非理性行为调控"的逻辑过程。信息源、信息传播渠道影响公众对事件信息的处理质量,事件响应发挥了调节作用;公众非理性行为决策是一个复杂过程,公众信息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其心理认知评判,但受到心理距离的正向调节;情绪反应是公众非理性行为的前提,风险认知、责任认知和损益认知带来公众非理性情绪反应,但反应程度因个体性格、知识和先前经验的不同而不同;非理性行为可能由非理性情绪直接诱发,也可能经过行为评估后实施,前者主要体现为情绪聚焦型行为,后者则反映为问题聚焦型和利益聚焦型行为。加强非理性行为调控,有助于调整公众非理性情绪,减少非理性行为发生,加速人类全面战胜疫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芳 安璐 黄如花 黄雨婷 王贤文 张光耀 刘兰剑
疫情当下,关于现代社会治理的讨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郑永年教授认为,"离开了知识的权力,现代社会的治理就寸步难行。"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的知识供给,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应对中无疑成为了一股重要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报》两刊联合策划推出了专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科学应对与思考:图情专家谈新冠疫情"。在此期专稿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9位学科领域专家,他们结合此次疫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社会风险感知与公共危机预警、应急舆情分析与应急信息综合治理、疫情虚假信息的传播原因及甄别、疫情事件中的大数据应用与治理、对抗疫情的科技信息共享与支持、疫情相关的科研成果发表与传播等问题。我们将其进行了整理,以"姊妹篇"的形式在两个刊物2020年第2期上分别刊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专家们欣然应允我们的约稿,并很快提交了文稿,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与子同袍"的情谊。希望我们的这份努力,能够为抗击疫情提供学科知识的支持,而这也是我们作为武汉本地期刊的殷殷心愿。愿这个英雄的城市,早日重展它大江大河的壮美容貌。(2020年2月23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陈春花 张新民 毛基业 高闯 李新春 徐向艺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数月之内,举国上下,倾力"战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学术期刊,乃学者之精神家园。抗疫攻坚之时,无以贡献,唯刊文撷英,汇学人智慧,发省思之声。抗疫以来,各路观点纷至沓来,然治理之道务求平和、理性,管理之道贵在务实、落地。本文集七位管理学者之系统思考,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言,为企业危机应对支招。字里行间,思想闪耀,学理背后,乃家国情怀。七篇短论,角度有异,逻辑相通,连缀通篇,关键词显现:常态治理,能力修炼,组织韧性,化危为机,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会对区域经济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但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恢复力。产业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专业化则容易产生相反的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服务业冲击上,并随时间发展传导至制造业,韧性的恢复也是首先由服务业开始的。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智鸿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社会各界捐赠了大量款物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国家审计有义务监督好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维护好社会各界爱心款物的公平分配秩序。为此,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社会危害性、预期不确定性、处置复杂性等特点,寻求在应急审计的组织架构、法规准则、职能定位、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从应急审计管理预案制定、应急审计内容确定、应急审计运行流程再造、应急审计质量管控方面进行突破性制度设计,将应急审计监督有机内嵌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进而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续补 孙瑶 秦春秀
[目的/意义]以新冠疫情为例,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信息公开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其组态成因和路径模式,以提高政府精准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使用文献归纳法从信息人、信息、环境3个维度提取信息公开与传播行为、公众信息需求等8个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并收回260份有效问卷,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在疫情突发期、高峰期、常态化时期分别归纳出4种、2种、3种引致公众高满意度的路径模式,这些路径模式与疫情各发展阶段的特点息息相关,在突发期调节公众情绪,在高峰期满足公众对可靠信息的强烈需求,在常态化时期提升公众的高层次体验感能够提高公众的疫情信息公开满意度。从组态视角揭示了疫情不同阶段信息公开满意度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重并发关系与提高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为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嵇雅楠
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梳理分析国内战"疫"过程中生鲜电商供应链社会责任履行的动力机制及作用影响,对进一步激发生鲜电商供应链主体社会责任履行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各方力量合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两阶段生鲜电商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下基于随机需求的生鲜商品供应商和生鲜电商平台社会责任决策模型,重点探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责任履行对生鲜电商供应链绩效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契约激励下生鲜商品供应商和生鲜电商平台均能实现最优社会责任履行和利润最大化;且在一定范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发生等级和供应链合作下,生鲜电商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履行能够有效提升各节点企业绩效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辉 范雨琪
科技支撑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引擎,如何通过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出发,基于NCA和fs QCA分析法,探究科技支撑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生物医疗创新、数字技术创新、监测预警能力、成果转化产业环境,均为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的必要条件;此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处置水平组态存在4类驱动路径,分别为科技-政策驱动、数字创新驱动、制度创新驱动和预警驱动型,这些路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大有裨益,能够保障公众健康,增进社会稳定,推动“健康中国”的全新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预算 绩效管理 解决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彭强 任恒
作为公共责任的主要承担者,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与道德责任,切实维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及时向公众通报疫情发展与相关防疫信息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保障应急物资的充足供应。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诸多不足,涉及政策规定缺乏实操性、基层部门缺乏自主管理权与突发应急人员分布并不均衡、应急物资储备能力较为薄弱、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地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等方面。需在加强科研攻坚投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科学设置确诊标准、准确研判疫情态势的前提下,努力健全现有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应急物资充足供应,同时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畅通疫情的早期报告机制,以及增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力度,有效创新国际联防联控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敏 王旭晨 吴欢 张拯
文章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通过总结疫情期间相关经验,提出加强应急状态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建议。要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临床科研一体化,必须建立快启模式、加强顶层设计、满足一线需求,改善组成架构、搭建信息平台、创新评价方法和反馈改进提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只有实施临床科研一体化管理,才能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研攻关的启动时效性、顶层引领性、临床需求性、研究系统性、信息共享性和成果实用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巍 王英哲 商梦雅
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医护人力资源随时间出现数量错配和空间上的结构错配。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地湖北省为例,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医护人力资源的时间错配度;其次,考虑到疫情以各交通枢纽为扩散点向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蔓延,其偶发性和差异性导致医护人力资源出现空间错配,本文选取湖北省疫情较重的时间点,利用横截面数据测算各省医护人力资源空间配置耦合度,并依据错配程度将各省划分为紧缺型、协调型和富裕型地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全国医护人力资源统筹优化调配方案。研究表明,需要构建持续更新、动态监管的时效性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信息全面、地域覆盖的网格化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提供特殊时期医护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和区域规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张潇宇 秦春秀
#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泛媒化时代编辑“把关人”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探析——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传导及其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全球股市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来自新冠疫情的证据
人口基本素质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防控——以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为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新冠疫情期间网络谣言为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人道物流的应急法律机制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合作网络演化及绩效研究——以武汉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以SARS疫情为例
分级调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