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3)
2023(14872)
2022(12969)
2021(12190)
2020(10086)
2019(23512)
2018(23528)
2017(45119)
2016(24540)
2015(27712)
2014(27881)
2013(27568)
2012(25347)
2011(22942)
2010(23370)
2009(21247)
2008(20528)
2007(18074)
2006(16007)
2005(14349)
作者
(71985)
(59555)
(59420)
(56224)
(38017)
(28638)
(26975)
(23443)
(22770)
(21432)
(20387)
(20102)
(19045)
(18976)
(18374)
(18262)
(17731)
(17679)
(17038)
(16989)
(14982)
(14915)
(14502)
(13646)
(13411)
(13290)
(13271)
(13208)
(12179)
(11774)
学科
(102829)
经济(102729)
管理(68180)
(64817)
(53253)
企业(53253)
方法(44749)
数学(38687)
数学方法(37992)
中国(29368)
(27341)
地方(25729)
业经(23526)
(22062)
(21932)
(18465)
理论(18397)
农业(18331)
(17920)
贸易(17905)
(17313)
(16451)
技术(16441)
环境(15532)
(15442)
银行(15402)
(14939)
金融(14937)
(14815)
(14197)
机构
学院(347045)
大学(346647)
管理(138154)
(133918)
经济(130681)
理学(119036)
理学院(117642)
研究(117475)
管理学(115242)
管理学院(114599)
中国(86781)
(75496)
科学(74553)
(60391)
(59628)
(56722)
研究所(54289)
中心(53106)
业大(52215)
(51908)
北京(48392)
(47913)
财经(47671)
师范(47441)
农业(44141)
(43177)
(42834)
(42802)
经济学(38712)
技术(38705)
基金
项目(235933)
科学(184918)
研究(172685)
基金(168600)
(147166)
国家(145907)
科学基金(125171)
社会(106229)
社会科(100563)
社会科学(100535)
(93965)
基金项目(89165)
自然(82213)
自然科(80371)
自然科学(80354)
教育(80106)
自然科学基金(78849)
(78774)
编号(71762)
资助(70493)
成果(58416)
(53239)
重点(52844)
(50823)
课题(50113)
(49012)
创新(45559)
科研(44696)
项目编号(43879)
大学(43459)
期刊
(152568)
经济(152568)
研究(101694)
中国(73056)
学报(54493)
(52008)
管理(51979)
科学(50532)
教育(45129)
(43720)
大学(40998)
学学(38306)
农业(36487)
技术(33015)
(29328)
金融(29328)
业经(26281)
经济研究(23892)
图书(22656)
财经(22269)
问题(19166)
(18966)
(18928)
科技(17413)
技术经济(17159)
理论(16685)
商业(15910)
统计(15825)
书馆(15568)
图书馆(15568)
共检索到517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李玥琪  邱程程  胡欢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民内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同时缺乏健康信息的科学知识,为造谣者发布和传播网络谣言提供了机会。无效的科学知识及虚假新闻会对流行病爆发期间的社会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扰乱社会秩序。因此构建有效的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以控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并降低其负面影响极为重要。[方法/过程]研究采纳科学知识水平理论与网络谣言辟谣策略,基于SIR模型构建SCNDR网络谣言逆转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纳Anylogic软件对提出的SCNDR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提升网络谣言传播-逆转模型逆转效率的具体策略。[结果/结论]研究提出的SCNDR模型有效模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谣言的传播-逆转过程,影响网络谣言逆转效率的关键因素分别为用户科学知识水平普及率、官方辟谣信息公开时间及轻信节点转化效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朱泓飞  李玥琪  何金昌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产生大量网络谣言对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构建多角度辟谣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网络谣言治理做出指导。[方法/过程]从辟谣主体特征、辟谣文本特征、辟谣受众特征和辟谣背景特征四个维度构建辟谣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指标权重,结合新冠肺炎初期微博辟谣平台的代表性事件话题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结果/结论]结合“辟谣微博”实证研究结果,分别得出选择权威客观辟谣主体和协同辟谣、注重辟谣信息媒体框架设置和进行辟谣受众心理意识引导三个方面的辟谣效果提升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兰月新  
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发生机制,以网民数量变化为研究对象,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和相轨线分析,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并为政府控制网络谣言传播制定长期策略和近期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邱程程  贾若男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期间,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并扰乱社会秩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效果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有效规避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风险。[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辟谣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22项初始概念、12项范畴、6项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和MATLAB矩阵分析各项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结果/结论]基于编码结果将辟谣效果影响因素归纳整合为主体、信息和渠道3个维度,且以此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SIC模型分析框架,分析各项主范畴对于辟谣效果的作用路径,构建辟谣效果影响因素的层级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基础层、调节层和作用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石锴文  刘勘  
[目的/意义]在"新冠"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社交媒体上迅速产生大量关于疫情的言论,其中包含不少蓄意传播的谣言,不仅危害公众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实施。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能够使民众正确面对危机,为社会安定、网络治理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方法/过程]首先对采集到的疫情期间已被证实的谣言进行深度分析,提取谣言文本的主要特征,包括上下文特征、话题类别特征、情感程度特征、关键词特征等;然后针对文本分类模型中的文本特征表达较为单一的问题,利用不同的模型对提取的谣言文本特征进行向量化,并对各类文本特征进行加强和融合。其中通过TF-IDF计算的词向量权重在捕获上下文特征的同时,能够加强词粒度的关键词特征信息。最后,使用BiLSTM+DNN模型对融合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判别。[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话题类别、情感程度等特征对谣言识别均有贡献,特别是经过强化后的词向量与其他特征融合后对识别准确率有明显提升,召回率、F1值等指标均达到90%以上,效果超过其他的谣言识别模型,说明笔者所构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谣言识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孙玉姣  
[目的/意义]从多角度分析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类型、相互关系、社区结构和辟谣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发现关键的辟谣信息主体和有效的网络辟谣信息扩散模式,对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舆情引导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辟谣事件,通过Neo4j构建辟谣主体关系网络,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划分网络社区;通过内容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内容特征和辟谣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主体-内容”二模网络,以分析不同信息主体和网络社区如何推动社交媒体中的辟谣信息传播以及行之有效的辟谣方式和辟谣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和大众媒体是网络辟谣中的主要行为者。政府最普遍使用反驳谣言的策略,大众媒体则与之相反。内容特征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子溪   朱学芳   李川  
[目的/意义]公共危机事件突发后,经媒体报道,会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负面情绪下谣言极易在网民间传播。结合网民的失望情绪,探索负面网络谣言传播过程,将为谣言传播的管控提供有力支持。[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病毒动力学模型,引入网民的失望情绪状态,构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负面网络谣言传播模型,并通过仿真探究负面网络谣言动态传播过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网民认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谣言的感染率、网民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对的感知失望参数与负面网络谣言传播人数和谣言数比率密切相关,结合这些因素提出应对策略有利于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负面网络谣言传播的管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李嘉兴  
[目的/意义]通过用户聚类,调查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不同参与时间以及不同影响力的主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方法/过程] 本研究将参与COVID-19的主体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政府官微(GO)、主流媒体(MM)、意见领袖(OL)和普通网民(ON),将主体参与时间、影响力和类型作为聚类系数,通过Canopy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用户群体聚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紧急突发事件期间,政府官微(GO)、主流媒体(MM)和意见领袖(OL)是事件信息源,在信息传播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最强。公众则主要助力于信息的转发和扩散,并且其信息来源于其他三类主体。对于信息传播主体而言,越早发布信息就越容易被公众接受,进而拥有更强的影响力。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覃志华  刘咏梅  
【目的/意义】近年来微信已成为民众社交的首要平台,同时也逐渐成为谣言传播的主阵地,但目前针对微信谣言传播的研究尚不多见。【方法/过程】将微信网络划分为朋友圈网络、群网络和公众用户网络,生成了微信谣言传播加权有向三层网络,在此网络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兴趣衰减效应的线性阈值谣言传播模型,并利用多主体仿真平台Netlogo对该模型进行仿真。【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群的存在改变了个人用户网络节点的度分布,且导致当节点信任度较低时微信网络比微博类网络更有利于谣言的传播;节点信任度与谣言的传播力度显著正相关;增大谣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鲜华  王少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倍增且极易形成"情绪共鸣",错误信息也得以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从(错误)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个体情绪对接受(错误及矫正)信息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矫正错误信息等几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众主要通过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渠道获取和传播疫情信息,社交媒体受到了年轻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关注;个体情绪的确会对错误信息的接受产生影响,同时,简单驳斥对于情绪消极的个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矫正信息类型,但事实陈述与因果解释则对情绪相对乐观的个体更为有效。因此,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信息需增强对个体的关注,而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客观见解可使社交媒体成为官方信息的重要补充,慈善公益机构需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洪巍  王虎  
本文在传统的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信息传播者,构建了SIRT谣言传播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考虑了网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媒体公信力、记忆效应等因素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个方面定量的分析谣言传播规律,谣言模型传播演化仿真的结果表明,网民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以及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对谣言传播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谣言应对的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范纯龙  宋会敏  丁国辉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的流行推动了网络舆情的研究,网络谣言作为网络舆情分析的重要方面,对其传播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越发重要。[方法/过程]当前,利用传染病模型分析网络谣言传播的多种模型中,SEIR模型通过节点的易感、潜伏、感染、免疫四种状态较全面的反应了谣言的传播特性。但模型对于单位时间内网络节点间的传播概率均等这一假设与实际社交网络的传播性质不一致,个体间的亲密度、谣言接收次数等均影响谣言的传播概率,另外免疫节点对谣言传播在实际情况中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基于这两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PSEIR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桐   王晰巍   王楠阿雪   乌吉斯古楞  
[目的 /意义]鉴于社交媒体推荐算法所带来的众多算法负面问题,研究社交媒体用户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算法抵抗行为,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和舆情治理具有应用价值。[方法 /过程]基于福格行为模型(FBM模型)和风险信息寻求与处理模型(RISP模型)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算法抵抗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触发维的感知风险变量正向影响负面情感反应;动机维的信息不充分变量正向影响算法抵抗行为。能力维的算法功能感知会通过信息不充分影响算法抵抗行为,算法FEAT感知直接影响算法抵抗行为。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算法抵抗行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对推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交媒体算法治理和应急舆情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安璐  欧孟花  
[目的 /意义]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网络情感网络图谱,以可视化的方式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情感状态和分布,探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情感传播路径,并结合舆情话题综合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情感演化态势。[方法 /过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通过微博转发关系构建微博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标识各用户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并计算用户的情感类型及情感强度嵌入社会网络中构建出社会网络情感图谱。[结果 /结论]普通群众的情绪更强烈且易受意见领袖影响,在事件爆发期和蔓延期,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对普通群众的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