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4)
2023(11754)
2022(9952)
2021(9108)
2020(7348)
2019(16392)
2018(16211)
2017(30780)
2016(16483)
2015(18345)
2014(17982)
2013(17637)
2012(16624)
2011(15307)
2010(15948)
2009(14895)
2008(14519)
2007(13218)
2006(12215)
2005(11428)
作者
(47074)
(38908)
(38862)
(37070)
(24946)
(18561)
(17781)
(14939)
(14908)
(14281)
(13279)
(13064)
(12558)
(12479)
(12237)
(11998)
(11708)
(11583)
(11239)
(11235)
(9913)
(9682)
(9339)
(8991)
(8988)
(8808)
(8759)
(8746)
(7886)
(7745)
学科
(67088)
经济(67023)
管理(50585)
(46958)
(37679)
企业(37679)
中国(23438)
(22208)
地方(20973)
方法(18952)
(18503)
业经(18186)
(15758)
数学(15094)
数学方法(14840)
农业(14772)
(14036)
(13354)
银行(13345)
(13188)
贸易(13175)
(13143)
(12986)
(12719)
(12556)
金融(12555)
(12127)
环境(11561)
技术(11505)
理论(11417)
机构
学院(233531)
大学(228804)
(94671)
经济(92268)
管理(89170)
研究(83231)
理学(73881)
理学院(73027)
管理学(71966)
管理学院(71479)
中国(65103)
(49776)
科学(48009)
(47818)
(41930)
(38811)
中心(38733)
研究所(37122)
(36056)
财经(35350)
(33227)
师范(32949)
北京(32161)
(31722)
(31465)
(30168)
业大(29850)
农业(27528)
经济学(27249)
(27206)
基金
项目(144071)
科学(113552)
研究(112463)
基金(101309)
(86667)
国家(85850)
科学基金(73667)
社会(70415)
社会科(66642)
社会科学(66632)
(57630)
基金项目(52031)
教育(50604)
编号(49175)
(47774)
自然(44460)
自然科(43359)
自然科学(43346)
自然科学基金(42560)
成果(42429)
资助(41029)
(36458)
课题(34084)
重点(32234)
(30659)
项目编号(30365)
发展(29872)
(29865)
(29354)
(28952)
期刊
(121857)
经济(121857)
研究(74748)
中国(56625)
(36712)
(35255)
管理(34955)
教育(31330)
学报(30432)
科学(29653)
(27800)
金融(27800)
农业(23921)
大学(23048)
业经(22032)
学学(21134)
技术(20350)
经济研究(18999)
图书(18204)
财经(17052)
问题(14801)
(14711)
书馆(13194)
图书馆(13194)
(12735)
论坛(12735)
(12733)
(12281)
现代(11541)
国际(11519)
共检索到38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静  安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公民个体暂时性让渡部分个人信息及相关权力以支持国家防控措施。但个人信息也因此面临着侵害风险,特殊情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信息主体-事件情境-管理活动”三个维度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划分为3种类型:前瞻型、响应型与补充型;在实践层面,本研究采集了新冠疫情期间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将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分为4类:紧急低敏采用型、紧急高敏采用型、缓和高敏退出型、持续低敏采用型。综合理论分类与实证聚类结果,本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多以响应型政策为主,仅持续低敏采用型属于补充型政策范围,缺乏前瞻型政策。对比理论分类与实践聚类的差异,本研究分析了个人信息保护与政策实践之间的鸿沟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玉宏  林勇  王丰  
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提出了建立军地协同的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考虑国外干预对应急物资储备的影响、充分释放大型物流企业的应急保障能力、统筹国家应急物资和军队战备物资储备、重视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物流中的应用、加强应急物资保障预案编制及演练、扩大应急物资供应链网络、构建快速应急物流网络体系以及建立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等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齐英程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处理对于科学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存在违法和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基于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规制,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扎根研究方法识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和个人信息处理者类型,对公民就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和影响公民接受个人信息处理行为意愿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制规则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的策略。[结果/结论]我国立法应当进一步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的原则与限制,通过赋予个人信息处理者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完善不当处理个人信息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有效规制及个人信息安全的充分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云燕  樊利春  韦伟  轩妍  夏玥  顾硕  
文章在阐述了医院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概念的基础上,结合2019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了儿童专科案例医院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存在的困难,并重点介绍了医院人力资源应急调配的主要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胥彦  吴群红  林婷  尚积伟  
卫生系统的应急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应急指挥部门职责及提高实施部门的效率。目前中国的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着软硬件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应急人员培训不足、应对危机能力差,使得我们虽然启动了应急培训计划,但在培训过程中突显出一些问题,培训的效果受到质疑,我们亟需研究国外先进的应急培训策略及经验给我国以启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形成了完整的应急培训教育体系,对于提高国家应急处置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应急教育培训方面的策略,对于我国进一步建设应急培训体系提供借鉴,为促进卫生应急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曾粤亮  曹高辉  
[目的/意义]系统调查和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多元主体的开放获取措施,总结经验与不足,可为未来决策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界定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交流系统主要的开放获取行动主体,梳理和分析其在近年来国内外典型事件中的开放获取行动,包括联合倡议与专门措施。[结论/发现]在以往实践中,开放获取行动主体规模与响应速度、合作范围与形式、开放资源类型、开放形式等逐渐优化。根据已有行动和经验,提出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开放获取的发展策略,包括:(1)在理念上,倡导社会责任与主体利益相平衡;(2)在制度保障上,强化知识产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范;(3)在质量控制上,增强资源可用性与完善预印本审查机制;(4)在模式协调上,确保常态化供给与应急服务相适应。[创新/价值]聚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科学交流系统多元主体的开放获取措施和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夏暎  
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论述我国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书维   石力文  
近年来,行为科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以“助推”和“助力”为代表的行为干预措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已有文献关注这一点,但尚缺乏系统的对比总结,也没有整合的分析。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运用“行为应急管理”的新视角,全面梳理了西方国家疫情防控中涉及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并以助推/助力手段×功能类型为框架,展示行为工具的组合分类,对行为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工具的适用条件,最后提出了应对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为应急管理策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伟静  周密  
新冠肺炎疫情为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文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政策主体联动特征,基于TF-IDF算法和LDA主题模型分析中央和地方政策目标,根据Skip-gram算法和Word2vec模型计算政策工具的语义相似度。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刚性过强会引发决策时机滞后、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应对机制弹性空间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行为逻辑来看,激励制度的不完善内生其“避责”动机,进而产生“程序履行”和“层层加码”两种风险规避方式,导致上述系列问题。文章认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亟须提高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关键在于:从风险应对转向风险预防,建立防控为先的多元责任体系;从下限管理转向上限管理,形成有据可依的快速决策支持机制;从常规风险转向非常规风险,构建常态化的应急联动机制;从稳定情景转向极端情景,推动专项预案和打包型政策创新。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资生  陈世丽  杨希特  
基于2020年1月16日至2021年3月31日45家金融机构的日度数据,利用DCC-GARCH计算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TVP-SV-VAR模型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时变特征,并且变量间相互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直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可通过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而间接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时间冲击背景下,变量间相互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鲜华  王少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倍增且极易形成"情绪共鸣",错误信息也得以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从(错误)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个体情绪对接受(错误及矫正)信息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矫正错误信息等几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众主要通过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渠道获取和传播疫情信息,社交媒体受到了年轻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关注;个体情绪的确会对错误信息的接受产生影响,同时,简单驳斥对于情绪消极的个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矫正信息类型,但事实陈述与因果解释则对情绪相对乐观的个体更为有效。因此,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信息需增强对个体的关注,而来自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客观见解可使社交媒体成为官方信息的重要补充,慈善公益机构需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关爱。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鑫蕊  张海涛  李依霖  张连峰  
[目的/意义]从整体的角度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参考,有利于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效率。[方法/过程]以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要素体系,并将模糊集理论和DEMATEL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要素的识别。[结果/结论]清晰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协同过程模型,识别出信息协同的13项关键要素,解析了要素之间相互关系,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如何提高信息协同效率,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