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6)
- 2023(17367)
- 2022(14988)
- 2021(14001)
- 2020(11565)
- 2019(26279)
- 2018(26242)
- 2017(49837)
- 2016(27205)
- 2015(30428)
- 2014(30250)
- 2013(29778)
- 2012(27646)
- 2011(24915)
- 2010(25246)
- 2009(23244)
- 2008(22613)
- 2007(19954)
- 2006(17716)
- 2005(15958)
- 学科
- 济(109177)
- 经济(109063)
- 管理(77364)
- 业(73041)
- 企(60076)
- 企业(60076)
- 方法(45405)
- 数学(38196)
- 数学方法(37615)
- 中国(32035)
- 农(29882)
- 财(27589)
- 地方(26675)
- 学(25995)
- 业经(25768)
- 农业(20201)
- 制(20120)
- 理论(19711)
- 贸(18931)
- 贸易(18917)
- 易(18261)
- 银(18055)
- 银行(18006)
- 和(17944)
- 技术(17526)
- 融(17391)
- 金融(17389)
- 行(17282)
- 务(17277)
- 财务(17192)
- 机构
- 大学(384395)
- 学院(383326)
- 管理(148381)
- 济(146616)
- 经济(143185)
- 研究(132548)
- 理学(127268)
- 理学院(125754)
- 管理学(123323)
- 管理学院(122630)
- 中国(98205)
- 科学(84079)
- 京(83387)
- 财(69571)
- 所(67771)
- 农(64090)
- 研究所(61530)
- 中心(59882)
- 业大(57889)
- 江(57752)
- 财经(54776)
- 范(53525)
- 北京(53040)
- 师范(52990)
- 农业(50082)
- 经(49624)
- 院(48358)
- 州(47540)
- 经济学(42957)
- 师范大学(42643)
- 基金
- 项目(259225)
- 科学(202990)
- 研究(189649)
- 基金(185825)
- 家(162586)
- 国家(161173)
- 科学基金(137720)
- 社会(117483)
- 社会科(111189)
- 社会科学(111161)
- 省(102228)
- 基金项目(97872)
- 自然(89747)
- 自然科(87694)
- 自然科学(87673)
- 教育(87385)
- 划(86214)
- 自然科学基金(86064)
- 编号(78577)
- 资助(76887)
- 成果(65111)
- 重点(58264)
- 发(57702)
- 部(56010)
- 课题(54560)
- 创(53379)
- 创新(49734)
- 科研(49324)
- 项目编号(48723)
- 教育部(47780)
- 期刊
- 济(166230)
- 经济(166230)
- 研究(114491)
- 中国(77509)
- 学报(63500)
- 农(59092)
- 科学(57209)
- 管理(54778)
- 财(52628)
- 教育(48531)
- 大学(47142)
- 学学(43919)
- 农业(41062)
- 融(34131)
- 金融(34131)
- 技术(33336)
- 业经(28677)
- 经济研究(26588)
- 财经(26085)
- 图书(26054)
- 经(22253)
- 问题(21282)
- 业(21045)
- 科技(18796)
- 理论(18704)
- 版(18097)
- 书馆(18063)
- 图书馆(18063)
- 技术经济(17995)
- 实践(17231)
共检索到576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晶 龙秋爽 明均仁
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公众对与风险事件相关的信息有着迫切的需求,信息源选择是信息获取的基础,掌握公众信息源选择的特征和规律将为实现公众信息源选择行为的优化提供建议和参考。文章在信息源选择理论基础上,提出信息源选择多样性指数,采用混合型研究方法,通过对1584个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公众对信息源选择呈现低度多样性聚集的总体特征,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并且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特征可以作为用户分类的标准。文章从建立“惠及人人”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实施基于信息源选择多样性特征的用户分类管理以及信息源可供信息的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优化信息源选择行为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周刚 王晓翠
立足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背景,高职思政课“事、课、学、思、用”一体化体系构建要科学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动导向为构建维度,通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思政课程运转体系、丰富思政课一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式彰显特色、打造思政课一体化生态共同体等路径,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推进高职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华群 王玉珏 柳藴栖
为提升航空运输预测的抗外界干扰能力,改变传统时间序列的数据趋势预测弊端,以突发公共事件为个体引导特征,构建事件生命周期延续下的ABI飞行量预测机制。运用SPSS数据分析技术,统计分析历史公共突发事件对航班飞行量的影响,机器学习飞行量与突发事件的斯皮尔曼关联性,建立的BP神经网络的飞行量预测改善模型,利用突发事件与飞行量趋势变化作为训练函数,改进的Matlab.net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修正各层神经元权值和阈值使误差函数沿负梯度方向下降,逼近期望预测值。以新冠疫情下的我国民用运输飞行量预测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预测效果;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计算搜索技术一定程度内解决了突发公共事件与飞行量变化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最优验证集均方误差得到最接近期望的预测结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文成
一、危机管理的一般模式与 公共投入体系的构成 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世界银行对各种风险的管理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将管理过程划分为风险的降低、风险的转移、风险/危机三个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惠志斌
阐述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的主体结构发生改变,公众、媒体和政府共同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立足政府管理视角,提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法制化、专业化、公共性和灵活性,并从体制创新、机制完善、策略优化和技术应用四个层面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与管理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 突发事件 信息发布 信息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熊艳 盛清慧 赵炎
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集体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方式进行识别和验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冲击后进行了负向盈余管理,并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这降低了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突发公共事件冲击下的负向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个体及时间上的异质性:行业竞争程度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倾向于真实盈余管理,而机构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则依赖于应计项目的调整;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呈现“应急型”向“蓄谋型”转变的趋势,冲击后的第一个季度出于应急仅采用应计盈余管理而后才开始运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世海 于越 邓舒予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事件已成为社会治理难题,探究该事件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过程,有助于相关部门科学认知舆情发展态势,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基于知识元模型,从情景事件、情景驱动要素、情景推理要素、情景目标要素四个方面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情景进行结构性表达,并构建预警情景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其次结合EM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明确各情景下舆情危机预警重点关注的影响要素;最后以南京市禄口机场疫情事件为例,对各情景舆情危机预警等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结论]训练出来的动态贝叶斯网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不同情景状态中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会对舆情危机预警级别产生不同的影响,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动态制定危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布林 薛冬 杨克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社交媒体信息的可信度最为关键,严重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行为。而用户行为直接决定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效果。当前大多数的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分析方法是量化、跟踪单个用户的网络行为,但是无法总体衡量媒体用户行为变化趋势。为此,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事件为例,对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相关信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选取某市某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Likert五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依据调查问卷调查者对测量项目的认同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变量测量量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检验整体模型适配度,通过临界比率方法检验所建立模型的显著性,深入探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行为。[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事件相关信息过量推送与分享易造成用户的心理抗拒情绪;事件信息质量决定了用户的信息行为;用户的危机信息采纳行为与风险感知存在负向影响;积极性信息的用户转发概率更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丛靖怡 艾文华 胡广伟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情反转对社会安定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挑战。以社交媒体为依托,信息交互已成为影响舆情走向和公众情感的重要因素。信息交互视角下舆情反转治理的有效性研究,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舆情治理和控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交互视角下的演化模型SFE_nI_nR,模拟不知情人群S、持有观点i的意见发表者I_i、持有观点i的潜在意见发表者E_i、持有观望态度的关注者F和对事件不感兴趣者R在社会网络中的竞争演化,并分析不同态度情景下系统演化特征以及解决策略及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把握公告发布时机,可有效影响网民观点的演化;提高信息透明度,客观报道,可加快网民回归理性状态;贯通舆论体系,积极引导,可有效减少极端化、激进化的舆论扩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力 李红梅
近年来,冰冻雨雪、干旱、洪涝等极端恶劣天气,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突发公共事件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属于准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寇纲 彭怡 石勇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具有海量、分散、多样和复杂等特性。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功能可以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基于数据挖掘和智能知识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研究情况及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共事件信息管理框架,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事件信息收集、处理、知识获取、事件评估、决策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跟踪审计已经成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主流模式。现有文献对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各主要问题已有不少讨论,但缺乏深度,且有些文献未贯穿审计逻辑。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各主要问题,从概念、原因、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及审计结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跟踪审计的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袁博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存在多种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不同情形的委托代理关系各有其特征,相应的审计客体也不同。在这些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可能出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因此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代理人的审计制度,代理人是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的客体,其既可能是一个组织单元,也可能是这个组织单元的主要领导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突发公共事件审计结果可从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方式/审计时机、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阶段等多个角度来考察。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监测与预警阶段、事后恢复与重建(非应急事项)阶段,审计时机/审计方式是年度定期审计,审计业务类型有多种,不同审计业务类型的审计结果及其应用不同。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事项)阶段,审计时机/审计方式是跟踪审计,审计结果有实时性的审计情况通报、审计信息,以及定期性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移送决定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