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7)
2023(10354)
2022(9047)
2021(8116)
2020(6861)
2019(15956)
2018(15838)
2017(30308)
2016(16537)
2015(18697)
2014(19071)
2013(19086)
2012(18389)
2011(16894)
2010(17243)
2009(15997)
2008(16114)
2007(14716)
2006(12969)
2005(12034)
作者
(50151)
(42109)
(42037)
(39802)
(26762)
(20231)
(19165)
(16466)
(15807)
(15138)
(14256)
(13998)
(13547)
(13293)
(13155)
(13070)
(12860)
(12491)
(12131)
(12123)
(10544)
(10541)
(10302)
(9634)
(9569)
(9544)
(9443)
(9315)
(8526)
(8494)
学科
(78420)
经济(78342)
管理(45435)
(45102)
(34433)
企业(34433)
方法(30521)
数学(26536)
数学方法(26308)
中国(23064)
(22870)
地方(22620)
业经(17318)
(16440)
农业(15551)
(15057)
(14987)
贸易(14976)
(14436)
(13748)
(13196)
银行(13169)
(13000)
金融(12998)
(12741)
地方经济(12603)
环境(11826)
(11783)
(11749)
技术(11199)
机构
学院(246040)
大学(245050)
(103878)
经济(101648)
管理(93344)
研究(87862)
理学(79379)
理学院(78423)
管理学(77155)
管理学院(76689)
中国(67039)
科学(53827)
(53024)
(46724)
(45842)
(45049)
研究所(41310)
中心(40407)
(39046)
业大(36652)
财经(36435)
农业(35282)
(34189)
师范(33850)
北京(33773)
(32832)
经济学(31263)
(31196)
(31011)
经济学院(28170)
基金
项目(156980)
科学(123238)
研究(115451)
基金(112246)
(97499)
国家(96629)
科学基金(82203)
社会(72898)
社会科(69038)
社会科学(69017)
(62839)
基金项目(59698)
教育(52647)
(52615)
自然(52099)
自然科(50893)
自然科学(50878)
自然科学基金(49985)
编号(47802)
资助(45713)
(39433)
成果(39417)
重点(35523)
(34523)
课题(33444)
(32765)
发展(31697)
(31136)
创新(30692)
科研(29763)
期刊
(121640)
经济(121640)
研究(74161)
中国(53669)
(42226)
学报(37503)
(35575)
科学(35468)
管理(34043)
农业(28530)
教育(27973)
大学(27929)
学学(26144)
(25233)
金融(25233)
技术(21906)
业经(21400)
经济研究(19228)
财经(17939)
问题(16313)
(15467)
(15382)
技术经济(13168)
(12923)
商业(12757)
图书(12165)
理论(11772)
(11579)
世界(11437)
统计(11414)
共检索到38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晓芳   于鸿志   曹玉静   王新平  
突发事件协同研判中多个主体决策立足的收益路径不同,易导致突发事件研判失效、风险事件损失扩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该文以前景理论—心理账户(PT-MA)为基础,应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突发事件协同研判的参与主体(公众、一线人员、应急指挥部)之间复杂行为的互动机制,分析了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对关键参数变化下的行为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3方主体的协同研判策略选择存在3个平衡点;当应急指挥部的感知收益提高且处罚力度加大时,系统将达到最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初始概率、收获感知参照点和惩罚力度3个参数,主体策略趋于正向,且收敛速度随着参数的增加而显著提升。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奖励措施,提升决策初始概率值;通过表彰先进个人和组织公益宣讲等,降低收益感知参考点;通过完善相关惩罚条例并增加监督举报措施,提高消极策略的惩罚力度。以此促进协同研判主体的策略选择向积极方向演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谢百帅  张卫国  廖萍康  徐维军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政府处置不当会使得事态扩大,甚至由非利益直接相关者转变为矛盾冲突方。本文将政府部门视为社会矛盾的调解者,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政府作为利益协调者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对公平因素的考虑,详细分析了一些主要参数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提早介入、公平的利益再分配以及适当的惩罚措施有助于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最后,通过分析案例"重庆市出租车罢工事件"的发展演化历程及政府的协调作用,说明了本文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孙振良  宋绍成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又将突发事件反复发酵,使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得以演化。【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构建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分析其系统构成要素,利用协同学理论及系统动力学方法,阐述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结论】提出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治理策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鑫蕊   张海涛   栾宇   张春龙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世界的一次严峻考验,使得数智时代越发变幻莫测和充满挑战,如何提高应急管理效率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以超网络视角探究突发事件中基于主体协同的信息协同过程,厘清信息协同的内在逻辑,以信息主体间的协同关系构建主体协同网络,以文本之间的协同演化构建信息文本网络,以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信息基因网络,挖掘并定义三类网络之间层次分明的纵向动态映射关系,进而形成突发事件信息协同超网络模型,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际案例进行可视化分析验证。本研究实现了对突发事件信息协同的深入认知,能够识别有协同价值的核心信息基因,挖掘核心主体、核心文本,剖析了信息协同过程的动态性和演化性,推动构建深层次、全景性、贯通型的信息协同网络,为后续的实践应用探索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情报智慧赋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突发事件协同决策,为社会协同治理提供了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浩  谭德庆  张敬钦  韩威  
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危害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热点问题,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正确分析事件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机理,对预防和及时处置此类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羊群行为,考虑了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心理效用、参与成本、未参与时的个人形象损失、"闹事有利"的侥幸心理、"不闹吃亏"带来的机会损失以及法不责众的心理等特征,建立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干预,分析羊群行为的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羊群行为取决于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影响因素,多重均衡演化的数值分析显示,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事件的比例和演化趋势与参与成本、侥幸心理、机会损失、政府干预等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最后根据数值分析给出相关建议,为分析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参与者的心理和羊群行为特征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济川  施国庆  尚凯  
文章将演化博弈论应用于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中,得出了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解决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路与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市场决定征地补偿标准才能解决博弈双方的经济矛盾,从而避免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循庆  李勇建  孙华丽  
日益频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社会和谐和公共安全。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博弈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两类异质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建立未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和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两种情景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博弈模型,对比分析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基于数值仿真对模型进行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未引入上级政府惩罚机制情景下,当强势群体采取强硬策略的成本与信誉损失成本之和超过其获得收益和对采取抗争策略的弱势群体惩罚成本之和,并且弱势群体通过抗争获得的收益小于其采取抗争策略的成本时,两个异质群体将最终选择合作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旭   赵凯   汤韵晴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城市生活物资保供稳价机制造成冲击,出现了物资短缺、物价波动的情况,暴露出我国城市应急供应链运行不畅等问题。政府应急部门、物流平台企业、物资保供企业和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应急供应链的重要主体,其行为策略将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物资应急保供的最终效果。基于此,本文运用四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我国城市应急供应链协同机制的建设运行演化规律。同时,采取数值实验对演化稳定策略展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应急部门的积极参与、物流平台企业的高效运营、物资保供企业的接受入驻以及城市居民的平台采购是实现系统演化均衡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应急部门运用补贴、惩罚等政策手段引导多方参与协同机制构建,能够更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实现生活物资“保通保畅保产保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叶鑫  王雪  仲秋雁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人员间协同效应的应急救援人员分组方法。首先,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问题进行了描述。然后,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思想,提出了救援小组的协同度模型,定量化的度量救援人员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地,综合考虑救援人员的基础效能与协同效应,基于协同度模型给出了救援人员完成不同任务的实际效能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各救援小组的实际效能为目标,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分组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将这一多目标0-1二次规划模型转换为单目标0-1线性规划模型的方法,进而可求解并确定救援人员的最优分组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勋  毛燕  苏新宁  王波  
围绕突发事件的相关处理正是当前国家重大急需,文章针对突发事件最基本的信息处理展开研究。分析了突发事件的信息特征需求与现阶段信息处理水平的不匹配;从多粒度信息服务的视角研究信息的语义组织,提出了细粒度信息资源的切分,并给出了基于切分后细粒度信息资源的自动学习,从而解决了突发事件导致的多粒度知识组织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发事件驱动的多领域数据呈现模型,并通过知识库整序实现了各类信息资源的汇聚相通的效果;在信息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跨领域协同处理模型,给出实现协同处理实体的VGAgent模型并以突发事件驱动探讨了基于VGAgent跨领域协同处理过程,最终研究领域Agent的协同求解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琦  季建华  
以快速恢复为目的,结合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特点对供应链突发事件发生演化进行分析,将供应链突发事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预防阶段、控制阶段和应对阶段。最后,对供应链突发事件的整个演化过程进行了总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德海  尹丽娟  
城市拆迁改造引发的突发事件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本文考虑了政府公信力和声誉上的得失,以及各地方政府多样化拆迁模式的动态演化特征,首先构建了地方政府部门与城市住户之间的城市拆迁改造动态博弈模型,结合城市拆迁的情景分析,构造了合理补偿与强制拆迁两种城市拆迁模式,即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然后借鉴奥野正宽和松井彰彦等不同文化接触下博弈均衡演化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两种拆迁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均衡演化方向,得出地方政府合理拆迁模式的适用条件;最后,提出减少由于城市违法拆迁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完善城市拆迁和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宇  张传洋  张海涛  于文倩  
[目的/意义]引入危机管理要素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题演变规律,为精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置与动态决策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以特定突发事件的事实文本数据为来源,利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主题模型,构建动态主题演化模型,挖掘社交媒体突发事件中的阶段划分与话题,并归纳出舆情危机的构成要素。[结果/结论]以PPRR和4R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将舆情发展划分为方兴阶段、爆发阶段、波动阶段和消寂阶段,将工作任务划分为预备力、反应力、缩减力和恢复力4类,最后提出网络舆情治理模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骅  蒋勋  许瑞  侯柏屹  张健东  
跨域性是现代风险社会突发事件的显著特征,面对错综复杂的跨域突发事件,需要构造动态自组织的应急情报网络,以破除情报资源、情报服务和情报服务主体之间的壁垒,从而产生情报协同效应。本文通过多维度的知识关联与混合式的数据融合,为应急情报资源提供组织方案,运用领域驱动设计的思想为细粒度应急情报服务的划分和组织提供方法,设计改善传统的智能代理模型,以支持对突发事件情境演化的感知和对社会约束的响应。本文从情报资源、情报服务和服务主体三个层面的综合视角出发,研究跨域应急情报链纵向贯通的工作机理和实现路径,提出了应急情报网络的"资源-服务-主体"三重协同模式和总体解决方案,支持跨领域知识组织、细粒度服务合成和多主体协同作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刚   齐小雨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的高级形式,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再制造环境绩效的实现有赖于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随着VUCA时代的到来,突发事件频发,给再制造供应链带来极大挑战。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保障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构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突发事件冲击下企业协同履责对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以及突发事件冲击与供应链文化对企业协同履责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链式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协同履责对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突发事件冲击正向调节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第三,追求集体主义、关注长期规划、注重高权力对称性的供应链文化在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突发事件冲击调节企业协同履责与再制造供应链绩效关系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冲击,一方面,再制造供应链企业应认识到协同履责对供应链绩效的正面作用,在日常运营中主动践行协同履责,积极开展社会责任信息共享,并积极进行联合规划,建立激励联盟;另一方面,应主动调和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营造积极和谐的供应链文化氛围,构建高权力对称性、高集体主义、长期导向的供应链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