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33)
- 2023(17354)
- 2022(14909)
- 2021(14024)
- 2020(11676)
- 2019(26571)
- 2018(26304)
- 2017(50876)
- 2016(27545)
- 2015(30851)
- 2014(30730)
- 2013(30341)
- 2012(28149)
- 2011(25387)
- 2010(25588)
- 2009(23747)
- 2008(23043)
- 2007(20479)
- 2006(18254)
- 2005(16590)
- 学科
- 济(113784)
- 经济(113661)
- 管理(76524)
- 业(75961)
- 企(61412)
- 企业(61412)
- 方法(47997)
- 数学(41314)
- 数学方法(40912)
- 中国(34479)
- 农(30576)
- 财(29407)
- 地方(27398)
- 贸(26185)
- 贸易(26169)
- 易(25443)
- 业经(25371)
- 制(23007)
- 学(21905)
- 融(21392)
- 金融(21390)
- 银(21357)
- 银行(21314)
- 行(20485)
- 农业(19998)
- 理论(18318)
- 务(18188)
- 财务(18112)
- 财务管理(18076)
- 和(17222)
- 机构
- 大学(385222)
- 学院(384390)
- 济(157484)
- 经济(154068)
- 管理(150614)
- 研究(131315)
- 理学(128276)
- 理学院(126857)
- 管理学(124704)
- 管理学院(124022)
- 中国(104457)
- 京(83679)
- 科学(78386)
- 财(75590)
- 所(65874)
- 中心(60375)
- 农(59905)
- 财经(59308)
- 研究所(59182)
- 江(57758)
- 业大(54105)
- 经(53938)
- 北京(53826)
- 范(50825)
- 师范(50373)
- 院(47592)
- 经济学(47529)
- 州(47369)
- 农业(46542)
- 财经大学(44208)
- 基金
- 项目(253291)
- 科学(199016)
- 研究(187726)
- 基金(183263)
- 家(158127)
- 国家(156763)
- 科学基金(135152)
- 社会(118164)
- 社会科(111992)
- 社会科学(111968)
- 省(97685)
- 基金项目(96762)
- 自然(86983)
- 教育(86061)
- 自然科(84986)
- 自然科学(84965)
- 自然科学基金(83444)
- 划(82517)
- 编号(77612)
- 资助(76494)
- 成果(63243)
- 发(56264)
- 重点(56219)
- 部(56061)
- 课题(53286)
- 创(52272)
- 创新(48736)
- 教育部(48460)
- 科研(48055)
- 国家社会(47967)
- 期刊
- 济(179976)
- 经济(179976)
- 研究(121354)
- 中国(80796)
- 财(57241)
- 学报(56844)
- 管理(56742)
- 农(55170)
- 科学(53134)
- 融(45020)
- 金融(45020)
- 教育(44099)
- 大学(43551)
- 学学(40822)
- 农业(38119)
- 技术(32753)
- 业经(29805)
- 财经(29040)
- 经济研究(28739)
- 经(24717)
- 问题(23622)
- 贸(21164)
- 图书(20187)
- 理论(19964)
- 业(19836)
- 国际(19402)
- 技术经济(18354)
- 实践(18108)
- 践(18108)
- 现代(17666)
共检索到595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年华 黄佳耿 徐浩宇
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本文构建国际原油市场对股市的风险溢出强度指数,并在突发事件冲击下,系统考察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对股市的风险溢出规律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突发新冠病毒感染会显著强化国际原油市场对股市的风险溢出,所在国感染风险上升会增强本土股市的脆弱性并加剧国际原油市场风险溢入。从风险溢出源头看,WTI和Brent原油期货市场是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中心,这表明海外成熟度高、影响力大的原油市场波动更容易加剧系统性风险传染。从各股市受到的风险冲击强度看,尽管中国股市在病毒感染期间受到来自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冲击强度低于美股和英国股市,但中国股市仍持续面临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冲击。根据影响机理分析,在面对突发事件冲击时,优化金融市场环境、维持汇率稳定、降低股市投机氛围等均是有效应对手段。基于此,本文为有效监测国际原油市场风险输入,以及维持中国股市稳定和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群 朱佳青 韩立岩
本文以新冠疫情为例,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从地域范围、冲击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考察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代表性经济体各产业以实际有效汇率衡量的出口竞争力波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冲击总体上降低了相关经济体的产业实际有效汇率,并产生显著的产业链间大范围溢出效应。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由最初的以直接影响占主导逐渐转变为以通过产业链间接影响占主导;空间维度上,使用主要国际货币的美国、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产业实际有效汇率显著下降。在35个经济体中,只有我国受到的由其他经济体疫情冲击引发的传导影响大于本国疫情冲击引发的影响,而美国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于本国疫情的直接冲击。56个产业所受影响也具有差异性,运输与物流、建筑业、食品、能源、工业金属制造、医药产品制造业受冲击程度位于前列。研究结论为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引领产业链提升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亚明 王若涵 胡春阳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CRITIC熵权法构造金融压力指数,并分别从城投债利差和相对发行规模两个角度测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始终具有较强的解释效力,并且基本上呈现正向影响;第二,2008—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溢出作用的主要源头为债务利差的波动,2016年以来则转变为债务规模的提升;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与偿债风险对金融压力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整体冲击力度高于前期数次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阻断其向金融部门的传导路径,切实打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春阳 马亚明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实际数据,利用混频时变参数MF-TVP-LBVAR网络模型测度分析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上行和下行溢出水平,并量化分析重大事件的连续影响。研究发现,第一,2016年以来,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下行溢出水平上升、下行溢入水平下降,上行溢出和溢入的演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不同实体经济部门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第二,重大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对产出、投资、进出口等实体经济部门的下行溢出水平普遍上升;上行溢出水平对下行溢出水平具有一定的正向领先效应。第三,重大事件变量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间双向上行和下行溢出均显著提升,上行结果在产出部门最明显,下行结果在进出口部门最显著。本研究对于重大事件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以及提振实体经济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珊珊
信息是猪肉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得猪肉市场的波动性大大增强。信息冲击与猪肉价格互动越来越明显,对稳定猪肉市场、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猪养殖户收入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疫情信息数据与猪肉零售价格数据为样本,采用PPM模型考察突发事件信息冲击与猪肉零售价格的突变点,在此基础上运用TARCH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及其影响特征。研究发现:生鲜农产品突发事件信息与猪肉零售价格波动具有相关性,信息冲击对猪肉零售价格波动产生杠杆效应,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呈现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与持续性特征。因此,政府面对外部冲击应实施相机抉择的价格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猪肉价格波动的风险预警体系,提前应对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与主体的冲击,确保猪肉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词:
信息冲击 猪肉价格 价格波动 杠杆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梦怡 胡迪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股市风险溢出网络,测度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溢出强度,研究各国股市风险的传递方向及溢出机制;通过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横向比较以及全样本纵向分析,探究不同阶段全球股市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研究发现:(1)疫情期间全球股市风险总溢出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其强度明显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与全样本均值。(2)不同时期全球股市风险溢出中心存在差异,中国是全球股市的主要风险接受国。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是全球股市单一的风险溢出中心;疫情期间,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成为全球股市的风险溢出中心。
关键词:
疫情冲击 股市风险 溢出网络 溢出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超 韩菲
本文采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等14个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所考察的股市和原油市场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总体来讲,2018年至今各经济体股市与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水平明显攀升;分区域来看,美洲股市与原油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水平最高。本文的研究对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者及监管机构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关键词:
油价冲击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SVAR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炜 妥璟旖 王乃合 张鲁瑶
重大突发事件频发使得国际贸易供应链安全问题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全文基于全球重大卫生事件冲击下的国际视角,采用CoDEA模型分步评估供应链初始节点、子链和整体链条韧性,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一步探究各节点经济体在风险传导中的角色与功能。结果表明:(1)此次疫情的冲击存在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上游、中游与下游三个节点,对整体韧性的补偿作用有限且成本高昂;(2)风险传导与风险抵御能力不同步,在此次疫情冲击下,风险传导影响力较强的经济体通常不具备较强的供应链韧性,而中国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对强化国际供应链网络韧性起到积极作用;(3)经济体因风险厌恶情绪,试图通过边缘化规避冲击,但并未产生实质性的避险效果;(4)相较于主受益板块与经纪人板块,此次风险传导关系以溢出板块为主,过多的外溢促使风险交叉迭代传播,加剧了疫情对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冲击损伤。基于此文章提出国际贸易供应链韧性提升与风险防范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隋建利 杨庆伟 刘金全
极端事件因其爆发快、辐射广等特点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文章通过探究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两国金融市场间的价格联动效应,构建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动态因果网络,测度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染效应,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研究发现:在极端事件期间,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效应迅速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概率分布曲线呈现分布区间扩张、分布中心右移以及峰度迅速下降的态势,中国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的动态条件系数较高;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具有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国际原油市场与中美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显著增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风险传播的动态路径为原油价格下降→美国股市下跌→中国股市下行→中美金融市场共同恶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冲击强度与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追溯中国金融市场的外部风险来源可知,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强度要高于原油市场,中国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承受的外部冲击较强。
关键词:
极端事件 价格联动 风险传染 风险溯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文 郭文伟 沈明浩
结合全球28个股市在2003—2021年的日度数据,采用基于广义方差分解的动态波动溢出指数方法来测度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股市波动溢出风险及其连通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来揭示疫情对股市波动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全球重大危机事件(金融危机、疫情危机)冲击均会加剧各国股市的极端波动风险且危机发生国成为波动溢出的主要来源;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加剧全球股市的总体溢出水平和网络连通性水平,使得大部分国家股市面临危机发生国股市的波动溢出风险;第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沪深股市自身波动风险不大,但面临海外国家股市波动溢出风险;第四,从全球来看,总体上存在着"疫情冲击→股市波动率(波动溢出风险)→股市尾部风险"的影响路径和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欣 吕本富
与常见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解释市场波动的文献相比,本文重点考虑了突发事件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突发事件主要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作用于股票市场,为克服投资者关注度难以测度的难题,本文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搜索量数据,构建了衡量投资者对突发事件关注度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突发事件关注度对股市波动具有良好的解释力,事件关注度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股价向下波动0.017个百分点。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网络搜索数据的突发事件对股市冲击的周期,发现该影响的半衰期约为8~9天,影响程度成边际递减趋势,影响时长约为2个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先进 赵志君
原油作为世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动力以及化工用品原材料,它的价格波动通过各种方式传导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梳理,文章将原油价格引入中间品生产函数,通过最终品的产出以及工资利率的确定,研究了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工资、利率、物价的影响机制。文章研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因素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冲击影响,影响到了原材料价格以及进口商品价格,通过中间品价格的传导对消费品价格、工资具有较强影响,但对利率水平影响较弱。
关键词:
原油价格 利率 物价 工资率 中间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