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4)
- 2023(10955)
- 2022(9115)
- 2021(8247)
- 2020(6627)
- 2019(14744)
- 2018(14500)
- 2017(27233)
- 2016(14831)
- 2015(16253)
- 2014(15964)
- 2013(15730)
- 2012(14869)
- 2011(13652)
- 2010(13544)
- 2009(12352)
- 2008(12063)
- 2007(10757)
- 2006(9809)
- 2005(8992)
- 学科
- 济(66847)
- 经济(66783)
- 管理(41369)
- 业(40159)
- 企(30090)
- 企业(30090)
- 方法(23719)
- 中国(20966)
- 数学(20695)
- 数学方法(20545)
- 农(20188)
- 地方(19101)
- 业经(16177)
- 财(14447)
- 贸(13425)
- 贸易(13415)
- 农业(13395)
- 易(12977)
- 学(12833)
- 融(11336)
- 金融(11336)
- 银(11279)
- 银行(11236)
- 行(10854)
- 发(10841)
- 环境(10780)
- 制(10767)
- 地方经济(10681)
- 技术(10582)
- 产业(9331)
- 机构
- 学院(212326)
- 大学(211215)
- 济(88673)
- 经济(87031)
- 管理(80058)
- 研究(77240)
- 理学(68506)
- 理学院(67698)
- 管理学(66573)
- 管理学院(66198)
- 中国(58902)
- 科学(48773)
- 京(45371)
- 农(45012)
- 所(40202)
- 财(38917)
- 研究所(36566)
- 业大(36004)
- 中心(35849)
- 农业(35735)
- 江(32730)
- 财经(30794)
- 北京(28470)
- 经(28053)
- 范(27939)
- 师范(27516)
- 院(27331)
- 经济学(26768)
- 州(26120)
- 省(25981)
- 基金
- 项目(143419)
- 科学(112338)
- 基金(103903)
- 研究(100125)
- 家(93180)
- 国家(92380)
- 科学基金(78092)
- 社会(64984)
- 社会科(61738)
- 社会科学(61724)
- 省(56858)
- 基金项目(55284)
- 自然(51023)
- 自然科(49900)
- 自然科学(49887)
- 自然科学基金(49018)
- 划(48053)
- 教育(44367)
- 资助(41561)
- 编号(39872)
- 发(36090)
- 重点(32323)
- 成果(31772)
- 部(30383)
- 创(30087)
- 创新(28235)
- 发展(28028)
- 科研(27611)
- 展(27585)
- 计划(27540)
共检索到32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珊珊
信息是猪肉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得猪肉市场的波动性大大增强。信息冲击与猪肉价格互动越来越明显,对稳定猪肉市场、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猪养殖户收入增长产生显著影响。本文以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疫情信息数据与猪肉零售价格数据为样本,采用PPM模型考察突发事件信息冲击与猪肉零售价格的突变点,在此基础上运用TARCH模型实证分析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及其影响特征。研究发现:生鲜农产品突发事件信息与猪肉零售价格波动具有相关性,信息冲击对猪肉零售价格波动产生杠杆效应,导致猪肉价格波动呈现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与持续性特征。因此,政府面对外部冲击应实施相机抉择的价格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猪肉价格波动的风险预警体系,提前应对价格波动对相关行业与主体的冲击,确保猪肉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词:
信息冲击 猪肉价格 价格波动 杠杆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增巍 苗珊珊
运用成分分解法对猪肉零售价格进行分解并考察猪肉价格波动特征。通过建立猪肉零售价格随机成分和实际猪肉零售价格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生鲜农产品突发事件对猪肉零售价格波动的随机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随机冲击对猪肉零售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猪肉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与季节性特征,生鲜农产品突发事件等随机冲击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猪肉零售价格波动64%由随机冲击导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琮琮 刘灵芝 易岚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并构建舆情指数,并同时利用疫情发生数作为疫情突发事件的测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egress)模型探究双疫情及其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短期影响及门槛异质性。然后进一步利用SV-TVP-SVAR模型分别探究双疫情、双舆情对猪肉价格的长期动态影响,以此重点分析其异质性。结果表明,(1)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生猪产业链价格的冲击效应存在门槛特征。(2)双疫情网络舆情对猪肉价格存在着正负向相结合的综合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及跨期差异。(3)相较于疫情事件,猪肉价格受到网络舆情的冲击较小,但波动幅度更大。(4)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大于新冠肺炎疫情,舆情效应体现相同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中理 邵祥东
2010年3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动态冲击效应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归纳而言主要有支持论、短期冲击论和否定论三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在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月度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增益谱频域分析法,检验了猪肉、肉禽及其制品、粮食、水产品、鲜蛋、鲜果、鲜菜7种食品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结果发现: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对CPI周期波动仅具有短期偶发冲击作用,其对CPI周期波动增益贡献在13%~18%之间;粮食价格和水产品价格波动对CPI周期波动的增益贡献大于猪肉价格波动的冲击贡献;鲜蛋价格和鲜菜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具有明显的节假日特征。建立核心食品类CPI制度,降...
关键词:
猪肉价格 CPI 增益谱 周期波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霞 陶建平 涂涛涛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了2013—2021年的月度省级面板数据,结合“信息经济学”,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法分析了突发动物疫情事件信息所引发的消费者网络关注突变(异常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突发动物疫情事件信息引发消费者网络关注的突变会显著加剧猪肉价格波动;(2)引入信号环境因素后发现这一加剧作用存在异质性,从“信息被动获取”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网络关注与猪肉价格波动率之间呈“U”型关系;从“信息主动搜寻”的角度来看,在信息完全时消费者网络关注与猪肉价格波动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而在信息不足时则呈“U”型关系;(3)进一步区分消费者异常关注和非异常关注后的回归结果显示,在不同的信号环境中,非异常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均不存在显著影响,而消费者异常关注对猪肉价格波动存在显著影响且有所差异,其中,“信息主动搜寻”渠道在消费者异常关注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结论为厘清消费者网络关注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机理、加强农业部门需求侧管理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自忠 周慧 胡向东
文章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4月的生猪疫情指数、猪肉价格和CPI,借助分位数向量自回归(Q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影响的异质效应。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随着CPI分位数水平的提升,猪肉价格和CPI所受影响呈现下滑态势,随着猪肉价格分位数水平的提升,两者所受影响呈现上升态势;疫情冲击总体上推动猪肉价格和CPI上涨,对猪肉价格的影响相对更大,CPI所受影响明显更小;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的影响持续时间均较长,至少在20个月之后才开始趋于平稳,最长时间可达到30个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自忠 周慧 胡向东
文章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4月的生猪疫情指数、猪肉价格和CPI,借助分位数向量自回归(QVAR)模型,实证研究非洲猪瘟等生猪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影响的异质效应。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具体表现为随着CPI分位数水平的提升,猪肉价格和CPI所受影响呈现下滑态势,随着猪肉价格分位数水平的提升,两者所受影响呈现上升态势;疫情冲击总体上推动猪肉价格和CPI上涨,对猪肉价格的影响相对更大,CPI所受影响明显更小;疫情冲击对猪肉价格和CPI的影响持续时间均较长,至少在20个月之后才开始趋于平稳,最长时间可达到30个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白华艳 谭砚文 曾华盛
市场信息是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运用TARCH和EGARCH模型,探讨中国和欧盟猪肉市场信息对价格波动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猪肉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效应,使猪肉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大于使猪肉价格下跌"负向信息"的影响,且"正向信息"对于猪肉价格的波动具有强化作用;欧盟猪肉市场"负向信息"大于"正向信息"的影响,且不存在显著的信息冲击不对称效应,其原因在于欧盟市场的政策干预少,价格"杠杆效应"不明显。因此,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减少干预,进一步提高猪肉市场的透明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群 朱佳青 韩立岩
本文以新冠疫情为例,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从地域范围、冲击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考察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代表性经济体各产业以实际有效汇率衡量的出口竞争力波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新冠疫情冲击总体上降低了相关经济体的产业实际有效汇率,并产生显著的产业链间大范围溢出效应。时间维度上,表现为由最初的以直接影响占主导逐渐转变为以通过产业链间接影响占主导;空间维度上,使用主要国际货币的美国、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产业实际有效汇率显著下降。在35个经济体中,只有我国受到的由其他经济体疫情冲击引发的传导影响大于本国疫情冲击引发的影响,而美国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于本国疫情的直接冲击。56个产业所受影响也具有差异性,运输与物流、建筑业、食品、能源、工业金属制造、医药产品制造业受冲击程度位于前列。研究结论为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引领产业链提升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年华 黄佳耿 徐浩宇
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本文构建国际原油市场对股市的风险溢出强度指数,并在突发事件冲击下,系统考察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对股市的风险溢出规律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突发新冠病毒感染会显著强化国际原油市场对股市的风险溢出,所在国感染风险上升会增强本土股市的脆弱性并加剧国际原油市场风险溢入。从风险溢出源头看,WTI和Brent原油期货市场是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中心,这表明海外成熟度高、影响力大的原油市场波动更容易加剧系统性风险传染。从各股市受到的风险冲击强度看,尽管中国股市在病毒感染期间受到来自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冲击强度低于美股和英国股市,但中国股市仍持续面临国际原油市场的风险溢出冲击。根据影响机理分析,在面对突发事件冲击时,优化金融市场环境、维持汇率稳定、降低股市投机氛围等均是有效应对手段。基于此,本文为有效监测国际原油市场风险输入,以及维持中国股市稳定和防范股市系统性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贵霞 谷红阳
近年来羊肉价格波动频繁,突发疫情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分析羊肉价格波动规律,并结合事件分析法研究小反刍兽疫和新冠肺炎疫情两大突发事件对羊肉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羊肉价格波动可以分解为趋势分量、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三个部分,长期呈不断上涨趋势,中长期呈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上升或下降,短期波动频繁且幅度小。小反刍兽疫和新冠肺炎疫情都对肉羊产业造成了影响,但影响存在差异。小反刍兽疫加剧了羊肉市场的波动,一段时间后羊肉价格序列出现了断点,2014年后呈现连续几年的下降。新冠肺炎推动了羊肉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羊肉市场的波动,但并未造成羊肉价格结构性变化,影响是短期的。小反刍兽疫对羊肉价格造成的影响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大、时间更长,主要是因为两次突发事件期间的政策调节、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对羊肉供给和需求的作用程度不同。此外,也与感染对象差异等疫情自身特点有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贵霞 谷红阳
近年来羊肉价格波动频繁,突发疫情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分析羊肉价格波动规律,并结合事件分析法研究小反刍兽疫和新冠肺炎疫情两大突发事件对羊肉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羊肉价格波动可以分解为趋势分量、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三个部分,长期呈不断上涨趋势,中长期呈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上升或下降,短期波动频繁且幅度小。小反刍兽疫和新冠肺炎疫情都对肉羊产业造成了影响,但影响存在差异。小反刍兽疫加剧了羊肉市场的波动,一段时间后羊肉价格序列出现了断点,2014年后呈现连续几年的下降。新冠肺炎推动了羊肉价格的上涨,增加了羊肉市场的波动,但并未造成羊肉价格结构性变化,影响是短期的。小反刍兽疫对羊肉价格造成的影响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大、时间更长,主要是因为两次突发事件期间的政策调节、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对羊肉供给和需求的作用程度不同。此外,也与感染对象差异等疫情自身特点有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高辉 蔡琪
依据我国2002年7月至2016年7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猪肉价格指数和CPI建立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猪肉价格对CPI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其影响机制呈现非线性和非对称特征;当猪肉价格处于低机制状态时,猪肉价格与CPI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当猪肉价格处于高机制状态时,猪肉价格变化1%将引起0.9635%的CPI变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杨双慧
自2010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频繁。本文拟利用月度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此次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猪肉供给量的不足、生产成本中仔猪成本的上涨、上期猪肉价格的惯性拉动作用等因素是本轮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突发事件、国家的相关调控政策等因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猪肉价格;通货膨胀和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冯明
本文运用2001-2012年的月度数据,通过GARCH簇模型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异方差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与牛、羊、鸡等其他几类在我国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肉类价格相比,猪肉价格的波动有独特之处。除了波动幅度大,呈明显的周期性之外,猪肉价格波动还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即正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要显著大于负向冲击引发的价格波动。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调整的"适应性预期理论,对猪肉价格波动非对称性的经济学意义给出解释。由于猪肉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中占有比较大的权重,这些结论对我国通货膨胀治理政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猪肉价格 非对称性 CPI GARC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