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18)
2023(20123)
2022(17089)
2021(15677)
2020(13317)
2019(29930)
2018(29517)
2017(55842)
2016(30545)
2015(34043)
2014(33555)
2013(33144)
2012(30657)
2011(27662)
2010(27787)
2009(25695)
2008(24959)
2007(22121)
2006(19453)
2005(17331)
作者
(90845)
(75800)
(75691)
(71765)
(47978)
(36741)
(34331)
(29716)
(28807)
(27209)
(25760)
(25602)
(24176)
(23679)
(23515)
(23383)
(23158)
(22411)
(21978)
(21887)
(19092)
(18542)
(18450)
(17316)
(17197)
(16894)
(16870)
(16837)
(15382)
(15161)
学科
(125490)
经济(125355)
管理(84281)
(82669)
(65927)
企业(65927)
方法(53651)
数学(46953)
数学方法(46363)
(36779)
中国(36459)
(31619)
地方(30867)
业经(28275)
(27202)
农业(24843)
(23815)
贸易(23800)
(23725)
(23011)
环境(19770)
(19384)
银行(19307)
(19193)
财务(19124)
财务管理(19077)
(18952)
金融(18949)
理论(18764)
技术(18594)
机构
学院(431079)
大学(428007)
(172228)
经济(168494)
管理(162239)
研究(149771)
理学(139748)
理学院(138077)
管理学(135368)
管理学院(134590)
中国(112107)
科学(96146)
(90820)
(83488)
(78290)
(77561)
研究所(70661)
业大(69871)
中心(69710)
(66545)
农业(65885)
财经(62092)
(57785)
师范(57053)
北京(56377)
(56330)
(54162)
(52961)
经济学(51865)
(49753)
基金
项目(294071)
科学(230388)
基金(212116)
研究(207127)
(188237)
国家(186657)
科学基金(158951)
社会(130957)
社会科(124040)
社会科学(124005)
(118128)
基金项目(112522)
自然(105762)
自然科(103381)
自然科学(103350)
自然科学基金(101480)
(99220)
教育(95635)
资助(86361)
编号(83129)
重点(67335)
(66525)
成果(66113)
(63272)
(61162)
课题(58237)
科研(57367)
创新(57190)
计划(56109)
国家社会(53845)
期刊
(191176)
经济(191176)
研究(120926)
中国(86692)
(76094)
学报(75170)
科学(67315)
(60611)
管理(59004)
大学(55423)
学学(52607)
农业(51771)
教育(45256)
(38787)
金融(38787)
技术(37067)
业经(33467)
经济研究(30334)
财经(29767)
(28182)
问题(26193)
(25602)
(21929)
统计(20582)
技术经济(20522)
科技(20516)
商业(20223)
资源(20141)
图书(19985)
(19461)
共检索到64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叶  鲜文铎  孙丽颖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频繁发生突发事件,引起了一些国家和局部地区的粮食抢购现象。粮食抢购具有触发因素的复杂性、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冲击的连锁性、控制的应急性等特征,易对经济、社会产生放大效应和连锁效应,已经成为粮食安全中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在总结突发事件下粮食抢购特征并对其进行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21个大中城市823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个体特征、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安全状况的判断以及消费者作为购买决策人的粮食购买行为偏好对其粮食抢购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和粮食购买数量对其粮食抢购意愿有显著影响,而消费者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腾鑫  
本研究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变为背景,以2012年四川富顺县农户入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农户个体特征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婚姻状况、对政府补贴标准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因此,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建立在农户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制度设计,增强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户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社会养老保险的跨期消费特质,使消费偏好更多地取决于其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和生活信心。因此,可以探索以家庭为单位而非个体单位探索新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曾旭晖  王蔷  骆希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小农生产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小农结构性分化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小农分化为4种理想类型,即退出型小农、自给型小农、兼业型小农和发展型小农,并可以通过农业经营专门化程度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强度两个维度来界定。根据上述两个维度的强弱变化情况,小农的分化类型呈现出动态转化的特点。基于四川省农户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对上述两个维度进行了可操作化定义,进而区分出小农的4种分化类型,以及其生产经营和收入结构特征。本文据此形成了关于促进小农发展的4个基本判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小平  秦振扬  赵松  柴铎  
研究目的:探索35个大中城市住宅地价房价比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中35个大中城市2010—2017年住宅地价房价比的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面板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2010—2017年,35个大中城市地价房价比的平均值呈现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区域间绝对值和变化趋势的差异较为明显;(2)35个大中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大致呈东南高、西北低的阶梯状格局,大部分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分位数在研究段内未发生明显变化,仅北京、广州和呼和浩特明显上升,长春和合肥明显下降;(3)从关联特征来看,35个大中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其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4)通过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住宅用地供给对本地地价房价比有显著负向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本地地价房价比有显著正向影响。空间效应方面,本地住宅用地供给和人口密度对邻近城市地价房价比有负向溢出效应,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邻近城市地价房价比有正向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住宅地价房价比不仅受本地土地供给、房地产开发规模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还受到邻近城市住宅用地供给和房地产开发规模的影响,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同时注重"城市联动"和"因城施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艳芝  刘爱军  
基于784份消费者调查数据,引入信任模型,从消费者特征、认知水平、风险感知、经济环境、制度评价等方面选取18个变量,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认证标识食品信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养育小孩、价格敏感度、参与程度、标识食品购买频率、标识必要性判断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家庭月食品消费支出及经历食品安全事件的次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是否为家庭食品的主要购买者、老人、食品安全的严重性判断、标识认识的数量、标识的使用、家庭月收入水平及政府监管满意度评价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2009年以来,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房价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房价水平,这三个层次房价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差异。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引起各层次房价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成本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它们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的弹性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第二、三层次房价城市。资金市场预期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和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杭州、厦门、宁波和广州的房价上涨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对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南京、福州、天津、大连和海口以及整个第三层次房价城市的房价上涨没有抑制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帆  
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产业,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变化趋势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投资超额收益率和房地产资金来源虚拟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力度最为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也对房价上涨起到了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熹  范洁  
基于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上海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结果:一是许多消费者对基本金融概念和金融知识知之甚少,且财务规划意识不高。二是年龄、学历、收入和职业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其中,36-45岁人群、高学历者、高收入者以及金融行业人员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高。实证研究丰富了我国现有关于消费者金融素养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昱博  李晖  黄凯斌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校毕业生定居城镇的人数逐年增多,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住房消费状况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刚毕业几年间的住房问题更加突出。深入了解他们的住房消费情况,对于改善其住房消费问题及对政府决策极具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对全国多个城市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的实证调查,在分析其住房消费意愿、住房消费现状、住房消费动机和我国现有住房保障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以西部地区四川省45个县的387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和村支书代表小组访谈为依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村支书对新农村建设内容和优先序的认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西部的村支书较难胜任带领本村农民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虚位;在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生产发展”最急需,而“生产发展”又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最急需;“生活宽裕”排在第二位,其中又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优先;“村容整洁”排在第三位,其中又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优先;“管理民主”排在第四位,其中又以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和专业技术合作组织为优先;“乡风文明”排在最后,其中,建设村卫生室、“一池三改”、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乎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性的转型选择,急待实现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根本性转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农场以其特有的本土性和稳定性更强、更具规模理性的比较优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转型中最具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标的最优选择之一。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初始起步的关键期,亟待强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创新予以有效的发展支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优勐  毛中根  朱雨可  
本文分析消费集聚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认为城市消费集聚通过增加当地居民效用促进劳动力流入,且这种作用通过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不断得以强化。基于2006—2015年城市经验数据,本文测度了35个大中城市消费集聚水平,并运用GMM模型、门槛模型对消费集聚与劳动力流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消费集聚对劳动力流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具有显著门槛效应,即当消费集聚大于门槛值时,消费集聚才会对劳动力流入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市要重视消费集聚功能的发挥,提高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以吸引充足劳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双全  杨锦秀  刘静  
本文从一般农户的视角出发,以四川省506份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个人意愿、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存在实际的贷款需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潜力较大,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态约束了农村土地资本化进程,因此要更加重视对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众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政策的转变,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聚焦人口流动的消费市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32个大中城市数据(人口净流入城市),探讨人口流动对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流入对大中城市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大中城市,人口流入促进了消费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在西部地区人口流入对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工资水平在人口流动影响城市消费市场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人口流入提高了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从而对消费市场规模扩大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挖掘流动人口消费潜力、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市场、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是扩大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