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9)
- 2023(10205)
- 2022(8534)
- 2021(7827)
- 2020(6067)
- 2019(13444)
- 2018(13115)
- 2017(24477)
- 2016(12888)
- 2015(14009)
- 2014(13504)
- 2013(13057)
- 2012(11978)
- 2011(11022)
- 2010(11311)
- 2009(10609)
- 2008(10146)
- 2007(9041)
- 2006(8500)
- 2005(7779)
- 学科
- 济(56570)
- 经济(56522)
- 管理(33038)
- 业(32668)
- 企(24442)
- 企业(24442)
- 中国(19658)
- 地方(19293)
- 农(18496)
- 业经(15236)
- 方法(14873)
- 农业(12934)
- 数学(11091)
- 发(10974)
- 数学方法(10940)
- 地方经济(10461)
- 贸(10440)
- 贸易(10428)
- 银(10331)
- 银行(10322)
- 融(10308)
- 金融(10306)
- 行(10140)
- 制(10131)
- 易(10022)
- 财(9831)
- 环境(9511)
- 理论(9275)
- 学(9052)
- 技术(8483)
- 机构
- 学院(179728)
- 大学(171652)
- 济(70219)
- 经济(68596)
- 管理(64441)
- 研究(63987)
- 理学(53938)
- 理学院(53262)
- 管理学(52324)
- 管理学院(51981)
- 中国(48922)
- 科学(38732)
- 京(37153)
- 财(33041)
- 所(32000)
- 中心(28991)
- 江(28795)
- 研究所(28624)
- 农(28383)
- 范(27894)
- 师范(27626)
- 财经(25116)
- 州(24066)
- 北京(23921)
- 业大(23526)
- 院(23481)
- 经(22508)
- 师范大学(21771)
- 农业(21694)
- 技术(20851)
- 基金
- 项目(113803)
- 科学(89854)
- 研究(88920)
- 基金(78926)
- 家(67792)
- 国家(67103)
- 科学基金(57529)
- 社会(56174)
- 社会科(53161)
- 社会科学(53155)
- 省(48030)
- 基金项目(41278)
- 教育(40493)
- 划(38884)
- 编号(37824)
- 自然(34064)
- 自然科(33228)
- 自然科学(33223)
- 自然科学基金(32600)
- 发(31779)
- 资助(31476)
- 成果(30699)
- 课题(27694)
- 发展(25955)
- 重点(25860)
- 展(25473)
- 创(24518)
- 年(23755)
- 部(23304)
- 创新(22669)
共检索到286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艳平 赵小刚
从运输时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提出突发事件下旅客列车运输综合权的概念,运输时效性通过区段里程进行表征,运输安全性的量化先通过建立突发事件下铁路区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区段的风险概率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径路选择模型,运用蚁群算法结合重叠惩罚因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合理的径路集,最后运用算例证明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原雅丽 杨小宝 李虹慧 四兵锋
以城市群内旅客城际出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潜变量、城市群属性和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京津冀旅客城市群内部城际出行问卷调查数据,构建突发事件下考虑心理潜变量的综合选择(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ICL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便捷性和乘车体验潜变量的混合选择模型对居民城际出行行为的拟合优度更高;城市群属性方面,起讫点城市类型、出行距离和起讫点间铁路车次数量对出行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突发事件方面,雾霾天气下选择铁路出行的概率提高25.69%,雨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提高31.63%,雪天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相对降低,发生阻断事件时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概率升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群内城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为突发事件下城际出行需求的差异化出行诱导和需求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小平 罗帆
在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意义的基础上,对引发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生警源、外生警源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群体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旅客突发事件的生成机理,构建了非线性的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体系,并提出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策略,包括以情感策略舒缓旅客的负面情绪,建立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等部门的应急预案联动机制,改进航班延误补偿标准的行政法规,创新航空公司和机场应对旅客突发事件的学习机制。
关键词:
航班延误 群体性突发事件 预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刚 赵剑梅
本文对铁路旅客运输生产过程中的车底运用对成本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车底运用对成本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科学准确地计量不同的车底运用方式对旅客列车成本的影响,对于挖掘运输资源潜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作者结合铁路实际,分析研究了各种运用方式对列车成本影响的实质,并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车底运用方式下,列车成本计算模型。
关键词:
成本计算 模型 车底运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
文章对铁道部旅客运输站车服务用户满意度测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对太原局旅客列车服务满意度测评结果对比分析,指出当前旅客列车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
满意度测评 列车 服务质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凌 查伟雄
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列车运营收益的策略研究是提高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增加旅客列车运营收益为目标进行分析,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建立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为客票定价调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从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来晓春
本文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并辅以实证研究,找出影响旅客列车服务的成本动因,以及成本动因的影响因素,以旅客列车服务支出为重点,建立更贴近实际运输生产的成本定额模型。最后将收集统计的数据代入模型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验证旅客列车服务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铁路旅客列车服务 成本定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维娜
文章首先基于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及开放现状,分析了我国旅游市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不足,随后从预警、信息、紧急处置和善后协调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建设,并建立了旅游市场应对机制的概念模型。最后本文基于我国旅游业的现状,从风险预防、风险避免、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及分散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突发事件 旅游业 机制 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秦娟
运用三角形模糊数对评价指标进行描述,构建基于群体语言信息的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方法,两次使用广义的导出有序加权平均算子(GIOWA),对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特征属性的提取,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有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芳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突发事件日益多样化,对社会治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现有情况下我国社会治理机制表现出在曲折中前进、范围逐渐拓展、治理结构优化、技术助推治理升级等趋势,但隐藏于其中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文章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从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即强化制度执行能力,构筑整合性治理的"根基";加强技术创新,为跨区域治理助力;完善治理结构,全方位实施网状治理;构建系统平台,提升多元化治理成效。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兆峰 刘红
突发事件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本底趋势线理论,考量1984年~2010年重大突发事件,结论表明:不同性质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发展影响不同;突发事件给旅游产业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经济越发达,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越小,旅游产业恢复速度越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光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安全稳定事关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忧患意识,着力从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化解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绩效能力、执行能力、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突发事件 应对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永军 冷树伟
在高校迅速扩招的背景下,各类突发事件呈现高发、频发之势,高校领导置身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困境之中。明确指导思想,更新工作理念,制定、应用、创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模板,可以使校方最快地启动应急处置机制,进入事件处理程序,获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处置方法与途径 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祥 郝玉贵 徐荣华
国家审计作为突发公共事件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时期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特别体现。审计机关基于"一盘棋"和"两统筹"思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审计预案,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非现场和现场审计相结合的"全过程"应急跟踪审计模式,围绕应急审计"全覆盖"的特殊重点内容,在识别重大风险隐患、检查评价应急防控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相关政策措施执行的有效性,防控相关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资金和物资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帅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构建基于非物理空间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国际金融风险的净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净传染渠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沿线国家金融风险的净传染强度超过了美国金融危机时期和欧洲债务危机时期。其次,不同区域在三种突发事件影响下的净传染强度呈现差异性。最后,实体及金融贸易渠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风险传染的贡献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