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4)
- 2023(10350)
- 2022(8761)
- 2021(7878)
- 2020(6239)
- 2019(14155)
- 2018(13845)
- 2017(25764)
- 2016(14050)
- 2015(15758)
- 2014(15848)
- 2013(15470)
- 2012(15069)
- 2011(13799)
- 2010(14233)
- 2009(13062)
- 2008(13125)
- 2007(12174)
- 2006(11104)
- 2005(10467)
- 学科
- 济(67790)
- 经济(67732)
- 管理(38635)
- 业(37587)
- 企(29203)
- 企业(29203)
- 地方(23874)
- 中国(22263)
- 方法(20530)
- 农(19108)
- 贸(18352)
- 贸易(18340)
- 易(17852)
- 数学(17154)
- 数学方法(16896)
- 业经(15885)
- 地方经济(13873)
- 农业(13024)
- 财(12707)
- 出(12368)
- 学(12301)
- 发(11938)
- 制(11817)
- 融(11733)
- 金融(11732)
- 银(11572)
- 银行(11558)
- 行(11320)
- 环境(10920)
- 技术(10682)
- 机构
- 学院(204991)
- 大学(202620)
- 济(85788)
- 经济(83853)
- 研究(76469)
- 管理(74072)
- 理学(61968)
- 理学院(61139)
- 管理学(60054)
- 管理学院(59649)
- 中国(58993)
- 科学(46111)
- 京(44881)
- 所(39507)
- 财(38745)
- 研究所(35330)
- 中心(34313)
- 江(33853)
- 农(33328)
- 范(30640)
- 师范(30352)
- 财经(29636)
- 北京(28779)
- 院(27904)
- 州(27581)
- 业大(27140)
- 经(26604)
- 经济学(25993)
- 农业(25712)
- 师范大学(24233)
- 基金
- 项目(128924)
- 科学(101917)
- 研究(97093)
- 基金(91330)
- 家(79235)
- 国家(78550)
- 科学基金(66736)
- 社会(61970)
- 社会科(58803)
- 社会科学(58789)
- 省(51667)
- 基金项目(47058)
- 教育(43998)
- 划(43240)
- 自然(40611)
- 编号(39882)
- 自然科(39684)
- 自然科学(39677)
- 自然科学基金(38940)
- 资助(37324)
- 发(34521)
- 成果(33198)
- 重点(29717)
- 课题(29305)
- 发展(28225)
- 部(27790)
- 展(27755)
- 创(26850)
- 国家社会(25456)
- 创新(25170)
- 期刊
- 济(107507)
- 经济(107507)
- 研究(66015)
- 中国(50443)
- 农(32858)
- 管理(30788)
- 学报(30148)
- 科学(29143)
- 教育(28506)
- 财(27956)
- 大学(23086)
- 农业(22633)
- 融(22428)
- 金融(22428)
- 学学(21299)
- 技术(19224)
- 业经(18777)
- 经济研究(16876)
- 财经(14548)
- 贸(14370)
- 问题(14287)
- 国际(13024)
- 经(12663)
- 业(12093)
- 图书(11537)
- 世界(10806)
- 坛(10558)
- 论坛(10558)
- 技术经济(10440)
- 商业(10292)
共检索到33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金成
西部大开发快速推进的10年间,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全面形成,但四大区域战略的着力点是不同的,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其中,东北振兴旨在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持续发展 ,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目前这种差距已成为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作者指出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应包括 5个方面 :( 1 )开发体制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 2 )开发模式要从过去的资源导向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 3 )用大开放促大开发 ;( 4)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5)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春 刘来会
在利用199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并且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物资本的增加来实现的,一般具有短期效应,那些具有长期效应并能够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产业结构、外商投资、人力资本水平等并未因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西部大开发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在目前的发展环境差别基础上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西部生产要素外流的趋势。协调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流入西部。进入 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西部应该以结构调整来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中心与外围的对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加快西部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陆立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崇举 张益伟 张宏丽 熊萍
长江上游经济带肩负着引领西部广大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战略取向应为:对内实施地区联合发展模式,对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现与长江中下游的良好对接;其发展定位应是:注重特色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以成渝经济区为增长极。以城市化和工业化战略辐射和带动整个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并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积生
城镇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主载体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 ,然而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又是要占用大量农田资源。我国地少人多 ,土地资源稀缺 ,现行可耕地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 ,因此西部大开发 ,妥善处理城镇化建设与农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论述城镇化建设与农田资源保护的矛盾现状基础之上 ,试图提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相应的农田资源保护对策。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城镇化 农田资源保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小安 杨凌 钟大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伟 刘万明
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好几次西部开发的高潮,但是不论是开发规模还是深度,它们都不能与当今的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当今的我国西部大开发成为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好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省社联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是在西部总体条件相对弱势基础上的开发 ,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领域扶贫攻艰任务。开发的体制是以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为导向 ,开发的前提是观念和体制的创新 ,开发的长期战略支撑点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发展。山西在西部大开发中 ,必须从地理上的承东启西变为基础设施大通道上的承东启西。抓住西部大开发中物资需求的商机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并在与西部的合作中谋求双赢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山西经济 机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吴次芳 岳文泽
从社会经济产出、社会经济投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18个相关指标,通过重心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空间差异和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借此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政府财政倾斜和有关优惠政策的驱使下,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有所改善,然而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东部地区而言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同时,并没有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东部地区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演化成了...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绩效评价 区域协调 重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璋勇 葛鹏飞
政府干预是资本错配的原因之一,那么政府政策是否必然会导致资本错配呢?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较早实施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关于其对资本错配影响的探索可以解答这一困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没有恶化西部资本配置,反而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缓解了资本错配问题,缓解效应表现出"先大后小"的动态特征。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改善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对外资企业、出口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会强化西部大开发对民营企业、非出口企业资本错配的改善作用,也会加剧国有企业、出口企业的资本错配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