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7)
- 2023(15790)
- 2022(13282)
- 2021(12455)
- 2020(10471)
- 2019(24107)
- 2018(24228)
- 2017(46835)
- 2016(25651)
- 2015(29102)
- 2014(29430)
- 2013(28707)
- 2012(26122)
- 2011(23234)
- 2010(23538)
- 2009(21764)
- 2008(21599)
- 2007(19282)
- 2006(17259)
- 2005(15663)
- 学科
- 济(95384)
- 经济(95235)
- 管理(81067)
- 业(75816)
- 企(65300)
- 企业(65300)
- 方法(40606)
- 数学(34003)
- 数学方法(33525)
- 财(30504)
- 中国(27682)
- 制(27087)
- 农(26910)
- 业经(24143)
- 学(21091)
- 银(20284)
- 银行(20239)
- 务(20221)
- 财务(20137)
- 财务管理(20089)
- 行(19220)
- 企业财务(19088)
- 地方(18937)
- 理论(18248)
- 体(18044)
- 农业(17419)
- 融(17341)
- 金融(17337)
- 贸(17132)
- 贸易(17119)
- 机构
- 大学(361810)
- 学院(359475)
- 管理(140374)
- 济(137672)
- 经济(134301)
- 理学(120117)
- 理学院(118785)
- 研究(118181)
- 管理学(116657)
- 管理学院(116016)
- 中国(92079)
- 京(78056)
- 科学(72860)
- 财(69037)
- 所(59558)
- 农(56250)
- 江(54785)
- 中心(54706)
- 财经(53954)
- 研究所(53577)
- 业大(52238)
- 北京(49491)
- 经(48841)
- 范(47681)
- 师范(47216)
- 州(44462)
- 农业(43838)
- 院(42940)
- 经济学(40989)
- 财经大学(40056)
- 基金
- 项目(238971)
- 科学(186987)
- 研究(177133)
- 基金(171787)
- 家(148928)
- 国家(147649)
- 科学基金(126831)
- 社会(109869)
- 社会科(103889)
- 社会科学(103859)
- 省(93362)
- 基金项目(91100)
- 自然(81975)
- 教育(81852)
- 自然科(80063)
- 自然科学(80046)
- 自然科学基金(78602)
- 划(78330)
- 编号(73695)
- 资助(70422)
- 成果(61337)
- 重点(53119)
- 部(52427)
- 课题(50882)
- 发(49962)
- 创(49549)
- 制(46231)
- 创新(46227)
- 项目编号(45914)
- 教育部(45170)
- 期刊
- 济(157210)
- 经济(157210)
- 研究(109389)
- 中国(74632)
- 学报(57176)
- 财(55543)
- 管理(53925)
- 农(52649)
- 科学(51664)
- 教育(45301)
- 大学(44034)
- 学学(41070)
- 融(37734)
- 金融(37734)
- 农业(35707)
- 技术(31614)
- 财经(26876)
- 业经(25519)
- 经济研究(23975)
- 经(22867)
- 问题(20265)
- 图书(19844)
- 业(18487)
- 理论(18462)
- 版(17396)
- 科技(17015)
- 实践(16865)
- 践(16865)
- 现代(16636)
- 技术经济(16327)
共检索到543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首先介绍当前我国对穿透式监管的相关规定,对穿透式监管在资管业务中的多重层次进行分析。而后分别论述功能性监管视阈下的资管业务穿透式监管、资管业务穿透式监管的协调与分工和穿透式监管保障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制化问题。随后提出了穿透式监管法制化的具体途径,指出应该健全穿透式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协调司法监管化视阈下的资管合同条款文义与法律关系的判定、从一致性角度出发协调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从完善数据基础建设和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为穿透式监管在资管业务中的法制化规划了保障机制。
关键词:
穿透式监管 资管业务 法制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静 张伟
同业监管政策变化针对同业业务的开展情况,监管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相对宽松到逐步收紧的过程。20112013年,证监、保监相继放松资管业务,券商、基金子公司、保险加入资管大军,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增长迅速,引致其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同业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逐步显现,自2014年开始,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重新规范和定位同业业务,引导同业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文均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资产管理领域也存在不少乱象,如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名股实债、监管套利、非法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等,显著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尽管各监管部门都出台了本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范,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分业监管体制下不同类型机构开展同类业务的行为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文均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资产管理领域也存在不少乱象,如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名股实债、监管套利、非法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等,显著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尽管各监管部门都出台了本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范,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分业监管体制下不同类型机构开展同类业务的行为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艳芳
"穿透式"监管这一主题词逐渐被扩展到我国金融领域的各个层面,成为学术界、业界使用频次较高的术语,但其作为一项监管原则或是一种监管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对"穿透式"监管与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的关系分析表明,"穿透式"监管应当定性为监管原则而不是监管方法,并有适用于私募基金监管的必要性。"穿透式"监管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以信息披露为手段,从资金端层面考虑识别最终投资者,从资产端层面考虑底层资产透明化。确定统一监管标准的法律形式、决定"穿透式"适用"度"的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等影响因素,是完善"穿透式"监管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适用的关键环节。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妍 赵杰
"金融的法律理论"是融合了法律不完备理论的一种研究范式,既包括宏观层面金融与公法秩序、私法规则的内生关系,也涵盖微观层面金融监管的成本与完善路径。"穿透式"监管是对金融新业态跨界经营、金融新产品交叉持有、以及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所进行的监管回应,但存在监管"穿透"边界划定不清、监管对象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金融的法律理论"视域下,"穿透式"监管本身可以理解为对"标准化能力"的提升,其包含法律(监管和裁判)与金融发展的内生关系、合理确定金融监管权的边界、法律的"弹性"理论。在"金融的法律理论"框架下,"穿透式"监管有以下提升路径:在法律规范层面,以法律、行政法规形式统一监管标准,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作用;在金融监管层面,完善监管机制,实现法律"弹性"适用;在技术层面,提升"标准化能力",降低监管成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娟
金融领域的穿透监管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于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美国私募基金监管经验时,将1940年投资基金法3(c)(1)(A)条解释为"穿透监管(look through)"条款。2016~2017年间,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穿透监管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一行三会的政策文件中,其涵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针对资管产品,特别是非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娟
金融领域的穿透监管是一个舶来品。最早出现于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美国私募基金监管经验时,将1940年投资基金法3(c)(1)(A)条解释为"穿透监管(look through)"条款。20162017年间,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穿透监管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一行三会的政策文件中,其涵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针对资管产品,特别是非
关键词:
一行三会 监管架构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其交叉持有、跨界经营的特征比较突出,募集资金的流向不透明,交叉性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导致杠杆率较高。虽然监管部门提出要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穿透式监管,但在监管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难点:一是监管部门难以掌握理财产品跨行业的资金流动信息,加之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之间、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施穿透式监管尤其是纵向穿透监管的难度较大;二是现行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穿透式监管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要求;三是金融数据的分散式统计管理不利于穿透式监管的实施。为完善商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郁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其交叉持有、跨界经营的特征比较突出,募集资金的流向不透明,交叉性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导致杠杆率较高。虽然监管部门提出要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穿透式监管,但在监管实践中仍面临一些难点:一是监管部门难以掌握理财产品跨行业的资金流动信息,加之监管部门与商业银行之间、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实施穿透式监管尤其是纵向穿透监管的难度较大;二是现行分业监管模式难以适应穿透式监管的协调性和整体性要求;三是金融数据的分散式统计管理不利于穿透式监管的实施。为完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穿透式监管,建议开发统一的信息登记系统,强化对纵向穿透监管的信息支持;加强监管的横向协调,实现监管机构在监管政策上的一致性和针对同类资管业务监管规则的一致性;优化金融监管协调组织架构,克服分业监管模式所引发的分段式、隔离式监管的局限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肖启义 袁雯雯
随着全球资管业务的迅速扩张,资管产品跨领域、跨行业等特点导致资管行业的风险隐患和问题日益突出,对我国资管行业实施"穿透式"监管已十分必要。商业银行作为国内资管产品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对其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市场代表性。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和文献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外监管经验进行了介绍,再次对H银行理财产品的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穿透式"监管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颖
在宽松制度的制约下,ICO在过去几年野蛮生长,成为引发金融风险的巨大隐患。从ICO的运作方式、法律分析、监管现状来看,ICO的存在实质就是对传统金融监管制度的挑战。在“重典治乱”的监管政策达到预期效果后,本着鼓励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理念,对ICO进行穿透式监管还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监管部门难以掌握ICO融资的资金流向;ICO代币融资机构难以纳入具体部门的监管范围;单独监管难以满足穿透式监管的统筹性要求。为了达到穿透式监管的最终目的,还需克服纵向监管困境与横向监管困境,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轶昕 程索奥
文章从"穿透式"监管理论入手,分析"穿透式"监管实施的本质和目的,研究商业银行大资管业务带来的高杠杆率、风险无法有效分散、风险交叉传染、资金流向不透明、流动性错配等问题。最后,配合一行两会监管思路,从宏观上深刻理解"穿透式"监管本质,中观上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业务整合与调整,微观上实现产品净值化和建立统一的管理转让平台这三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婧 马思羽
借助效用最大化原则与优化模型,探索我国当前穿透式监管在既定的产业政策、宏观政策及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应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监管体系,加强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探索大进大出关联交易模型,打击恶意交易行为,健全支持穿透式监管的司法体系,助力境外执法及依法惩处,加强与周边国家地区合作,形成良性合作互动机制。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资金流动 宏观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吕桐弢
近年来,程序化交易在我国证券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改善市场流动性、提高定价效率的同时,程序化交易也显露出加剧市场波动、有违交易公平性等负面影响。建立“穿透”程序化交易结构、获取真实交易信息的监管体系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在现行证券市场交易规则和证券监管实务中,都有穿透式监管理念的体现和运用,但穿透式监管在证券法律体系中还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为了在法治轨道上推行程序化交易的穿透式监管,有必要建构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框架,落实依法监管;注重“监管并重”,补齐程序化交易穿透式监管“服务功能”的缺失;推行多元合作规制,提升穿透式监管的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