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
2023(61)
2022(41)
2021(37)
2020(24)
2019(53)
2018(40)
2017(69)
2016(39)
2015(40)
2014(34)
2013(48)
2012(19)
2011(12)
2010(17)
2009(15)
2008(19)
2007(17)
2006(6)
2005(9)
作者
(81)
(67)
(66)
(54)
(45)
(45)
(38)
(30)
(30)
(29)
(26)
(23)
(22)
(22)
(21)
(20)
(19)
(18)
(18)
(18)
(18)
(17)
(17)
(15)
(15)
(15)
(14)
(14)
(14)
(14)
学科
环境(186)
管理(112)
中国(86)
(80)
(80)
经济(80)
环境规划(78)
规划(78)
社会(77)
(75)
(73)
区域(71)
区域环境(71)
(71)
会与(70)
教育(56)
(52)
建设(47)
资源(44)
(44)
(42)
政治(42)
财政(41)
思想(40)
问题(40)
中国革命(39)
(39)
设问(39)
革命(39)
思想政治(38)
机构
大学(463)
学院(422)
研究(182)
(160)
经济(156)
中国(138)
(122)
主义(116)
(108)
(108)
马克(107)
马克思(107)
马克思主义(107)
科学(103)
义学(99)
(98)
管理(96)
理学(80)
中心(78)
理学院(78)
北京(76)
管理学(76)
管理学院(75)
师范(74)
(74)
财经(73)
(71)
社会(70)
(70)
业大(69)
基金
项目(269)
研究(244)
科学(206)
基金(202)
社会(171)
国家(167)
(167)
社会科(154)
社会科学(154)
科学基金(134)
教育(106)
(99)
基金项目(92)
中国(89)
(88)
重大(82)
社科(74)
国家社会(73)
成果(72)
生态(72)
编号(71)
(68)
(63)
(63)
教育部(62)
发展(60)
大学(59)
(59)
(57)
创新(57)
期刊
(260)
经济(260)
研究(149)
中国(137)
学报(124)
大学(118)
学学(112)
科学(103)
社会(90)
(89)
社会科(83)
社会科学(83)
(78)
教育(75)
林业(61)
(58)
管理(55)
经济研究(52)
农业(48)
科技(46)
业大(39)
(38)
财政(38)
业经(37)
(34)
科技大(33)
科技大学(33)
(32)
生态(32)
财经(29)
共检索到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毛泽东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江河流逝,滋养了土地和人民;人生流逝,留下了思想和足迹;历史流逝,却成为后世人们"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之渊源①;因为"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②;展开历史画卷,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震耳欲聋的炸药、弹力十足的尼龙袜、投向广岛与长崎的原子弹、色彩斑斓的环保漆、宇航员身穿的登月服……,两万多个产品如同璀璨星河点缀与镶嵌着杜邦家族绵延而宽绰的时光轨道。作为携带丰饶创新基因的技术大拿,杜邦家族开启了一扇又一扇改变世界的技术门窗;作为富有奇异魔力的豪门显贵,杜邦家族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福泽人类的旷世精英;作为全球500强企业阵营中的最久企业,杜邦家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商业神奇;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名门望族,杜邦家族见证了美国工业革命一轮又一轮斗转星移的变幻风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跨越200多年的悠远时空,杜邦家族在风雨拷打中洗尽铅华;历经生死切换的起落浮沉,杜邦家族在命运波澜中沐浴年华;追赶物换星移的变革强音,杜邦家族在自我颠覆中竞放韶华。不老的家族,有着永远年轻的神奇密码;家族的不老,有着吐故纳新的生物基因。走近杜邦家族,领悟的是一路进化的企业历史;仰望杜邦家族,欣赏的是一道岁月流金的商业风景;追寻杜邦家族,拾掇的是一部精神传承的财富宝典。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仁安  
陈学文教授长期致力于徽州学、明清史、中国社会经济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近期版行的《陈学文集》(黄山书社2011年7月出版,630千字,计831页),则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耕耘学术园地、辛勤治史的集其大成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恩奎  
零时的钟声响彻天涯,千年的列车准时出发。它带走了一个难忘的岁月,迎来了又一度火红的年华。 千年,标志着一个世纪将要结束,表明人类社会即将跨入新的时代。 在这世纪之交,本刊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本刊工作的广大读者、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1999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千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举国欢庆我们伟大的祖国50华诞;澳门回归,是继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神舟”号飞船上天,表明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高力克  
现代化是晚清民国思想史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以降,古老的中华农业文明遭遇发轫于西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在文明冲突中通过文化传播而采纳融合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文明转型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代代民族精英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改革实践和思想探索。“洋务”、“富强”、“维新”、“新民”、“革命”、“文明”、“新文化”、“西化”和“现代化”这些新观念的递嬗,呈现了晚清民国思想史上早期中国现代化理论形态的曲折演进。从晚清“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到20世纪30年代思想界对“文明”与“文化”、“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分辨,表征着中国早期现代化理论形态的趋于成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勇  窦瀚修  
知名会计学者文硕在20世纪90年代为中国会计的发展和国际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诸多作品在会计审计届饱受赞誉。2019年,文硕的著作《世界审计史》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发行。《世界审计史》全书共四篇:第一篇介绍和论述了世界范围内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篇介绍和论述了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篇介绍和论述了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第四篇为专题审计史。总的来说,《世界审计史》史料丰富、观点鲜明,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经典作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该书文字时而似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金武  
耶鲁大学威廉·N·戈兹曼(William N.Goetzmann)教授《千年金融史:金融如何塑造文明》(Money Changes Everything:How Finance Made Civilization Possible)中译本于2017年5月在中信出版社出版。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常被认为是财富破坏者。金融史学家戈兹曼教授则从历史角度指出金融发展让文明成为可能。戈兹曼教授将金融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语境,基于丰富的史料,纵览了从公元前5000年至21世纪的
关键词: 金融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建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促发展,走出了一条湖南特色的财税改革之路,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腾飞崛起。2017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6.7亿元,比1978年增长163倍,年均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69.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80倍,年均增长15%。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刘慧娴  
这里是南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是连接内陆与西南"桥头堡"的重要通道,是神奇美丽的香格里拉东大门,这里被誉为"滇西粮仓""鱼米之乡",这里以毛氏文化为代表的边屯文化和以他留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就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中部的永胜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佳  
森林曾经是人类的摇篮,原始林业也曾经是古老文明的标志。从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森林曾经伴随着先民度过漫长的童年;从钻木取火到楼木为巢,森林也曾经给予先民最早战胜自然的智慧。此后,先民以消耗大量森林的代价,进入了文明社会;无论是我国园圃制经济还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林业作为一种古代文明,有过辉煌的篇章,无可取代。但是长期封建社会,林业并非独立行业,仅仅是作为传统农业的附属部分,史无专著;古代林学著作亦寥寥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吴晓灵  白钦先  陈雨露  王广谦  
本文由"庆祝黄达教授九十华诞笔会"中的五篇文章精选摘编而成,在保持原文的基础上,以集中彰显黄达教授的思想精髓和卓越贡献。可以看出,黄达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蜚声国内外的理论大家,更是一位具有深邃思想和非凡气度的教育家。特别是,作为新中国"大金融"学科思想的主要设计者,黄达教授在完善金融学科体系、丰富金融学科内容、促进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直是引领中国金融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鑫  
~~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岩松  
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和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财政迫在眉睫,更是客观需要。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财政工作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坚持提高战略、辩证、创新、法治、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