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2)
- 2023(5596)
- 2022(4793)
- 2021(4155)
- 2020(3446)
- 2019(7551)
- 2018(7126)
- 2017(13578)
- 2016(7370)
- 2015(7684)
- 2014(7153)
- 2013(6939)
- 2012(6219)
- 2011(5541)
- 2010(5179)
- 2009(4585)
- 2008(4251)
- 2007(3506)
- 2006(2904)
- 2005(2270)
- 学科
- 济(29134)
- 经济(29099)
- 业(20919)
- 管理(20813)
- 企(15992)
- 企业(15992)
- 方法(15958)
- 数学(14921)
- 数学方法(14845)
- 财(8165)
- 农(7841)
- 贸(7255)
- 贸易(7255)
- 中国(7104)
- 易(7103)
- 学(6119)
- 业经(6102)
- 农业(5646)
- 技术(5411)
- 务(5124)
- 财务(5122)
- 财务管理(5118)
- 环境(5074)
- 企业财务(4917)
- 产业(4406)
- 制(4290)
- 地方(4257)
- 出(4152)
- 银(4022)
- 划(4013)
- 机构
- 大学(103224)
- 学院(102018)
- 济(44210)
- 经济(43636)
- 管理(39664)
- 理学(36141)
- 理学院(35752)
- 管理学(35078)
- 管理学院(34912)
- 研究(34581)
- 农(25596)
- 中国(24488)
- 科学(23791)
- 业大(21772)
- 农业(20706)
- 京(20429)
- 所(17996)
- 财(17497)
- 研究所(17045)
- 中心(15551)
- 财经(15163)
- 经济学(14489)
- 农业大学(14470)
- 经(14096)
- 经济学院(13506)
- 江(13169)
- 院(12471)
- 北京(12042)
- 经济管理(11923)
- 财经大学(11599)
- 基金
- 项目(80321)
- 科学(63093)
- 基金(61098)
- 家(56904)
- 国家(56474)
- 研究(49991)
- 科学基金(47540)
- 社会(34752)
- 基金项目(33251)
- 社会科(33195)
- 社会科学(33186)
- 自然(33148)
- 自然科(32462)
- 自然科学(32449)
- 自然科学基金(31922)
- 省(30866)
- 划(26709)
- 资助(24074)
- 教育(22381)
- 重点(18390)
- 部(17580)
- 创(17482)
- 计划(17326)
- 发(16783)
- 编号(16755)
- 科研(16632)
- 创新(16430)
- 业(15866)
- 国家社会(15539)
- 科技(15217)
共检索到12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广勇 彭立民 傅峰 王东 宋博骐
木质穿孔板具备良好的吸声特性,可用于控制噪声和优化室内声环境,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已被广泛用做装饰材料。以中密度纤维板(MDF)为基材,利用阻抗管传递函数法测试穿孔率分别为0、3.14%、4.91%和7.07%的木质穿孔板吸声性能,测试时板后空腔为50 MM,分析穿孔率变化对木质穿孔板吸声特性各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穿孔率的增加,木质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峰值有所下降,吸声频带增宽,共振频率往高频方向移动。试验研究得出木质穿孔板的吸声规律与穿孔率的关系,为穿孔板的加工、应用及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宋博骐
木质穿孔板作为共振吸声材料多用于室内空间声学设计。普通穿孔板声阻抗小,吸声性能差。为了提高木质穿孔板的吸声性能,可以减小孔径,同时为了避免板厚造成的声阻过大,本文以木质小孔径变截面穿孔板为研究对象,其小孔孔径范围在12mm之间。本论文从直通孔结构穿孔板入手,利用微穿孔板模型模拟木质小孔径穿孔板的吸声性能。制备不同穿孔参数的穿孔板,从理论及实验的角度验证了吸声规律及理论模型的适用性。考虑到木材特性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板振动及木材多孔性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参数及结构的变截面穿孔板以及与不同吸声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明锐 贾世芳 刘静怡 林贤铣 薛倩雯 孙伟圣
【目的】基于木材内部天然多孔构造设计仿生木材的复孔吸声结构,研究穿孔倾斜角度对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影响,为开发仿生木材吸声材料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Rhinoceros三维建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仿生木材吸声结构。对比3D打印穿孔板,基于阻抗管传递函数法探究穿孔不同倾斜角度(0°、15°、30°、45°、60°)对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和吸声系数的影响。【结果】1) 3D打印穿孔板有2个共振频率,分别位于中低频和中高频处;而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有3个共振频率,分别位于中低频、中高频和高频处,木质穿孔板仅在中低频具有共振频率,二者差异显著。2)穿孔倾斜角度对3D打印穿孔板的吸声性能有一定影响,在中低频处,随穿孔倾斜角度增大,3D打印穿孔板的共振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吸声系数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峰值均在0. 8以上,吸声性能较好;在中高频处,随穿孔倾斜角度变化,3D打印穿孔板的共振频率和吸声系数峰值均有所改变,但无明确规律,此段吸声系数峰值在0. 3左右,吸声性能较差。3)穿孔倾斜角度对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有较大影响,中低频处与中高频处的吸声规律与3D打印穿孔板基本一致;在高频处,随穿孔倾斜角度增大,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吸声系数峰值均在0. 8以上,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结论】穿孔倾斜角度的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在中低频、中高频和高频处都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在高频处,不同倾斜角度3D打印仿生木材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跨度较大,可为以后全频率吸声结构的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结果为实现可设计吸声频率的新型复合材料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一些特殊吸声环境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佩芳 蔡完其 吴建农 何刚
鳖穿孔病是我国养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对象主要是稚鳖。从垂死的鳖体中分离到M-Ⅱ-3、M-5、M-Ⅰ-3和M-Ⅱ-2四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健康稚鳖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鳖相同的症状。由此证实这四菌株是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a)和普通变形菌(Proteusuulgaris)。
关键词:
鳖,穿孔病,嗜水气单胞菌,普通变形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玉环 徐春玲 张超 黄欣 彭晓放 谢辉
利用从进口观赏植物上截获的相似穿孔线虫6个种群,采用胡萝卜愈伤组织长期培养和温室盆栽的方法,观察不同培养方法对相似穿孔线虫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长期培养和在寄主植物上接种复壮后的相似穿孔线虫均对红掌有致病性,但致病力有差异并发生变化;接种线虫后红掌根部发病率最低的为24.40%、最高的为90.00%,繁殖倍数最低的为0.20、最高为2.80;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长期培养后6个种群的致病力降低,在寄主植物上接种复壮后致病力会增强,但至少要连续复壮2代致病力才能稳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宇 谢辉 徐春玲 李丹蕾 张超
【目的】通过研究cathepsin B基因对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繁殖力的影响,探索cathepsin B基因的功能,为利用该基因防治香蕉穿孔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组织蛋白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知香蕉穿孔线虫cathepsin B基因(Rs-cb-1)的序列,从香蕉穿孔线虫克隆cathepsin B基因,以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为模板合成特异的双链RNA(dsRNA),采用dsRNA浸泡的方法对香蕉穿孔线虫进行RNA干扰(RNAi)试验,通过室内接种胡萝卜愈伤组织繁殖线虫的方法,研究cathepsin B基因的沉默效应对香蕉穿孔线虫繁殖力的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宁 杨岩花 赖琼华 廖才生
从鳖穿孔病灶分离得到CH-108菌株,经理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环丙沙星对其有一定抑菌作用。回接感染均产生穿孔和粗脖子疾病。用CH-108菌株制成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有效的防治结果。
关键词:
鳖,嗜水气单胞菌,穿孔病,免疫接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齐彩霞 罗远忠 吴佩链 丁玉娟 汤鸿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穿孔病,病原菌,流行病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晓 谢辉 韩玉春 秦丹
温室内对香蕉穿孔线虫在无植物及其组织土壤中的存活能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8~38℃环境下的潮湿土壤中(湿度为50%~100%),所有供试7个种群至少能存活5个月,多数种群可存活6~9个月,个别种群可存活11个月;种群间在同一种土壤中的存活力有差异,同一种群在基质土和蕉园土中的存活力差异不显著;在存活虫态方面,多数种群雌虫最多、存活时间最长,雄虫次之,幼虫则很少,但也有少数种群的雄虫存活力强于雌虫;在8~38℃环境下的干燥土壤中(湿度为6%~10%),供试的9个种群存活时间不超过20 d;各种群在干燥基质土的存活能力强于干燥蕉园土,存活的虫态多数是雌虫,雄虫很少,未见幼虫。
关键词:
香蕉穿孔线虫 土壤 存活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彦军 张平川 张彩虹 陈旭 李珊 杨莹 马泽泽
穿孔病是桃树常见的病害,分为细菌性穿孔病(bacterial_shot-hole_disease,BSD)和真菌性穿孔病(fungal_shot-hole_disease,FSD)。大多数果农凭借经验难以准确识别两种病害,因而贻误防治,造成减产。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基于Mask RCNN(mask region 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桃树穿孔病检测方法。该方法对Mask RCNN模型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首先,将Sim-AM(simple,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机制融入到残差网络的每一层,使用能量函数对神经元分配三维权重,增强对穿孔病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对RPN网络重复计算识别框进行简化处理,从9种Anchor Box降为3种,提升计算效率;再次,用软性非极大值抑制算法(Soft-NMS,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替换NMS算法进行Anchor Box选取,提高对遮挡病斑的检测效果。该研究使用二次迁移学习法对模型进行训练,首先利用Kaggle平台上公开苹果叶穿孔病数据集进行训练学习,然后利用两个数据集具有相似特征空间这一特点,在自建桃树穿孔病数据集上进行二次迁移学习,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Mask-RCNN模型对桃树穿孔病全部类别平均检测精度mAP达到94.1%,召回率达到93.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运生 谢丙炎 万方浩 肖启明 戴良英
【目的】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中国一类检疫对象,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加剧,该线虫传入中国的风险也日益加大,急需对其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已广泛用于物种潜在分布预测的GARP与MAXENT两种生态位模型预测相似穿孔线虫在中国的适生区,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阈值依赖和非阈值依赖比较。【结果】两个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相似穿孔线虫的潜在地理分布;预测在中国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包括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区;经检验MAXENT预测结果较GARP好。【结论】相似穿孔线虫可随花卉苗木的国际运输传入中国,并可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及花卉进出口大省云南省等地区发生;上述地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娜 谢辉 马以桂 王金成 李云 徐春玲
运用PCR技术,实现了对相似穿孔线虫单条虫ITS区域的扩增,通过基因测序以及与GenBank中rDNA序列的比较,结果显示GFCh、HANh、GZll和GZlbs 4个种群的序列与GenBank中Radopholus similisThrone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这4个种群可能有着不同的地理来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福全 刘盛全 余敏 张浩 周亮 刘凯 钱良存
【目的】探索杨树枝桠材的染色加工技术,以使杨木可以作为装饰材使用,满足人们对装饰材色彩多样性的需求,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和使用率。【方法】采用立木染色中的穿孔法,以活性染料质量分数(0.2%,0.3%,0.4%)、pH值(4,5,6)、染色时间(4,6,8d)和渗透剂质量分数(0.03%,0.05%,0.07%)为染色因素,进行了杨树枝桠材染色正交试验,以上染率和色差为评定标准,选择染色最优条件。【结果】上染率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3%时达到最大值61.41%,色差在染料质量分数为0.4%时达到最大值16.29。上染率和色差在pH值为4时分别达到最大值69.33%,16.71,在pH值为6时有最小...
关键词:
杨树枝桠材 活性染料 穿孔法 染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亚萍 杨丙烨 田茜 胡方平 蔡学清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培养3~5 d后,菌落变扁平,周围开始分泌白色易流动物质,无烟草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周生鞭毛;经19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fusA、gyrB、leuS、pyrG、rpoB、rlpB等6个看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这3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仁林 李江 王琅
认识穿孔板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联系,对了解植物导管解剖结构与系统发育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植物系统分类提供有效的信息。通过对应分析杜鹃属轮叶组类群导管穿孔板多样性与ITS序列,得到如下结论:(1)应用分子标记与穿孔板多样性结合起来分析可以使穿孔板多样性变化与系统发育的联系更加明晰,分析表明穿孔板的多样性与系统发育有明显的联系。(2)穿孔板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联系主要表现为3个途径:即典型梯形穿孔板与系统发育有明显的联系;网状-梯形混合穿孔板对种以下等级的系统发育有明显的联系;穿孔板的面积变化与系统发育有明显的联系。(3)导管穿孔板多样性与分子标记的对应分析结果可为系统分类提供明晰、可信的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