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5)
- 2023(4570)
- 2022(3869)
- 2021(3403)
- 2020(2723)
- 2019(6175)
- 2018(5795)
- 2017(11272)
- 2016(5794)
- 2015(6190)
- 2014(5772)
- 2013(5597)
- 2012(5167)
- 2011(4659)
- 2010(4534)
- 2009(4043)
- 2008(3750)
- 2007(3306)
- 2006(2917)
- 2005(2581)
- 学科
- 济(26327)
- 经济(26312)
- 管理(17949)
- 业(14169)
- 方法(12614)
- 数学(11552)
- 数学方法(11477)
- 贸(11181)
- 贸易(11180)
- 易(11013)
- 企(10944)
- 企业(10944)
- 出(10922)
- 环境(10582)
- 财(9159)
- 出口(7886)
- 出口贸易(7886)
- 口(7886)
- 中国(6501)
- 农(6156)
- 划(6156)
- 地方(6008)
- 学(5209)
- 规划(5005)
- 环境规划(4874)
- 业经(4570)
- 收入(4084)
- 农业(4013)
- 技术(3844)
- 发(3637)
- 机构
- 大学(83589)
- 学院(82784)
- 济(39923)
- 经济(39288)
- 管理(31569)
- 理学(28287)
- 理学院(27946)
- 研究(27670)
- 管理学(27516)
- 管理学院(27390)
- 中国(19742)
- 财(17562)
- 京(16948)
- 科学(16759)
- 财经(14770)
- 经济学(14501)
- 经(13648)
- 经济学院(13558)
- 所(12947)
- 中心(12731)
- 农(12119)
- 研究所(11980)
- 业大(11592)
- 江(11490)
- 财经大学(11204)
- 院(10681)
- 范(10652)
- 师范(10560)
- 北京(9851)
- 农业(9518)
- 基金
- 项目(62982)
- 科学(51641)
- 基金(49853)
- 家(44100)
- 国家(43855)
- 研究(43230)
- 科学基金(38635)
- 社会(31915)
- 社会科(30656)
- 社会科学(30648)
- 基金项目(27030)
- 自然(24843)
- 自然科(24323)
- 自然科学(24317)
- 自然科学基金(23864)
- 省(23198)
- 资助(19650)
- 划(19496)
- 教育(18849)
- 国家社会(15026)
- 编号(14747)
- 部(14534)
- 重点(14082)
- 发(13454)
- 创(12932)
- 教育部(12715)
- 人文(12480)
- 科研(12449)
- 创新(12235)
- 制(11906)
共检索到113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帅 张建清
本文构造了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首先通过ESDA分析了废气、废水、废物污染的空间效应,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显示:(1)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下,废气、废水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而局部性的废物污染空间效应不强,三种污染在经济空间矩阵下,空间效应显著;(2)环境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显著,且污染排放具有竞相减排的时空滞后效应;(3)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还检验了EKC假说,否定了"污染天堂"假说;(4)我们还通过分解空间效应识别了影响环境污染的长短效应、直间接效应,得出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期显著。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空间杜宾模型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张航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或挤出效应早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但多数研究中并未考虑这种溢出或挤出效应随距离变化而发生的改变。使用1998年至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FDI对于与其不同距离范围内本土企业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DI将产生溢出效应亦或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外资企业与受影响企业间的距离,当两者相距5公里的邻近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强竞争机制而受到FDI的负向挤出效应,当两者相距200公里左右的较远距离时,内资企业会因集聚机制而受到FDI的正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空间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欧阳艳艳 黄新飞 钟林明
本文基于2005—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同时匹配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等污染数据,采用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本地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会显著改善本地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同时会减少本地城市向周边城市的污染溢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地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受到城市规模、对外投资方式和城市污染程度的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整合了上下游资源,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水平;在国内环保标准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部分传统制造业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降低了本地污染排放;企业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获得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改善了本地环境质量。在剔除直辖市、更换控制变量、将因变量替换为水污染以及传统的空气污染物、扩大城市覆盖面以及考虑内生性等情况下,本文的实证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深化了企业国际投资与母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为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刘叶
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FDI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FDI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的环境污染成为学界激烈论争的问题。笔者通过构建城市距其最近港口地理距离作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工具变量,并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指出,采用地级以上城市距其最近港口的地理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证研究中的内生性问题;FDI对中国的污染排放水平,特别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产生了抑制作用,即FDI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并且,相比于中部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的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更强。基...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影响效应 地理距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邹蔚然 钟茂初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何彦 李伯棠 李天骄
基于中国2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对本市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而且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降低本市的环境污染,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分行业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均显著加剧了本市或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显著抑制了本市和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正霞 曹长帅 王建明
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区位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污染型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重心均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污染型产业集聚到达阈值后,环境污染会减少,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国环境问题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佳佳 罗能生
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了税收安排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负向影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各污染物排放量有正向影响,环境税对不同污染物影响差异较大;环境污染对邻近地区溢出效应从大到小为:废气、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地方政府对宏观税负采取"趋优竞争",对企业所得税采取"趋劣竞争",对增值税和环境税采取"骑跷跷板"策略。因此,推进环境税费改革,促进区域环境合作是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将城市空间成本融入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在一个连续的空间上研究区域发展、产业集聚与扩散,认为技术溢出在资本创造部门和工业企业生产部门都有所体现,同时考虑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将单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多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有机统一起来,发展了一般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实现了新经济地理学不同模型的一次综合。从理论研究角度,不仅分析了长期均衡增长的内在机理,而且探讨了经济空间的演化及其稳态,以及区域福利的动态变化,认为持续点与突破点的关系是任意的,持续点既可以大于突破点,也可以小于突破点,二者还可以相等,对称结构、中心—外围结构、一般的非对称结构都可能是稳定结构,区际实际收入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区际资本份额...
关键词:
城市空间成本 双技术溢出 环境污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可 汪东芳
本文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和相互作用机制。从生产投入端和产出末端视角,将环境污染拓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并运用2002—201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表明: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存在反向抑制作用,且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均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经济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环境污染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且相邻城市间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存在...
关键词:
集聚 污染 空间溢出 空间联立方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贾亚男
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系统模型测度各省份IFDI和OFDI的协同互动发展指数,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双向FDI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本省的环境污染水平,也有助于抑制邻近省份的环境污染。中介传导机制检验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区域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时空异质性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双向FDI协同发展的环境减排效应显著增强,且西部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关键词:
双向FDI 协同发展 耦合协调 环境污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贾亚男
选取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系统模型测度各省份IFDI和OFDI的协同互动发展指数,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双向FDI协同发展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双向FDI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本省的环境污染水平,也有助于抑制邻近省份的环境污染。中介传导机制检验发现双向FDI协同发展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区域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时空异质性分析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双向FDI协同发展的环境减排效应显著增强,且西部地区的污染减排效应显著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关键词:
双向FDI 协同发展 耦合协调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胡汉辉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域统计数据,基于地理距离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际外显、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边界。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外显、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在1 000千米范围外快速下降,而内隐知识在1 100千米范围外已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和资本相比,促进研发人员交流互动及优化资本结构更能促进地区知识增长。
关键词:
外显知识 内隐知识 空间溢出 地理距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睿 孙雨芹 于渤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19年28个省份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研究省际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空间格局,分析三维距离对省域创新绩效空间溢出影响,探索通过区域创新能力构建促进创新强省创新绩效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省域创新绩效由低向高增长阶段对邻近省域产生回流效应;在高位增长阶段,对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经济水平差距大的省域具有回流效应;对空间邻接、地理距离邻近和经济距离邻近省域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原始创新力对区域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的促进越明显,且呈倒U型曲线趋势;经济水平差距是技术创新力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差距的关键因素;空间邻接和地理距离邻近是成果转化力空间正向溢出的关键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浩然 衣保中
本文基于中国268个城市2003-2008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地理距离因素对城市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溢出效应随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曲线过程,最优的溢出距离出现在50公里左右;城市间的外溢效应在180公里范围内表现得最为显著,200公里以外明显减弱。这一结论为我国当前经济圈域的划分提供了依据。研究还证实了科技投入、公共服务水平、金融条件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推动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