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5)
- 2023(7738)
- 2022(6847)
- 2021(6332)
- 2020(5685)
- 2019(12820)
- 2018(12644)
- 2017(24524)
- 2016(13857)
- 2015(15295)
- 2014(15520)
- 2013(15547)
- 2012(14781)
- 2011(13192)
- 2010(13344)
- 2009(12359)
- 2008(12564)
- 2007(11504)
- 2006(9583)
- 2005(8605)
- 学科
- 济(55571)
- 经济(55520)
- 业(35583)
- 管理(34375)
- 方法(28858)
- 企(27940)
- 企业(27940)
- 数学(25948)
- 数学方法(25694)
- 农(15170)
- 财(14695)
- 学(14639)
- 中国(13353)
- 制(11594)
- 地方(11059)
- 贸(10426)
- 贸易(10424)
- 业经(10163)
- 易(10086)
- 农业(9933)
- 务(9365)
- 财务(9347)
- 财务管理(9322)
- 企业财务(8863)
- 银(8665)
- 银行(8624)
- 融(8352)
- 金融(8346)
- 行(8181)
- 和(8157)
- 机构
- 大学(204215)
- 学院(201977)
- 济(79631)
- 经济(77645)
- 管理(72448)
- 研究(72338)
- 理学(62863)
- 理学院(61995)
- 管理学(60678)
- 管理学院(60297)
- 中国(51886)
- 科学(48955)
- 农(45503)
- 京(43602)
- 所(39454)
- 农业(36719)
- 业大(36638)
- 研究所(36355)
- 财(36162)
- 中心(33419)
- 江(31343)
- 财经(29287)
- 经(26629)
- 北京(26604)
- 范(26569)
- 师范(26193)
- 院(25273)
- 经济学(25241)
- 州(24403)
- 农业大学(24037)
- 基金
- 项目(139258)
- 科学(107773)
- 基金(101446)
- 研究(93312)
- 家(91770)
- 国家(91112)
- 科学基金(75774)
- 社会(58259)
- 社会科(55265)
- 社会科学(55247)
- 省(55124)
- 基金项目(54520)
- 自然(51989)
- 自然科(50828)
- 自然科学(50804)
- 自然科学基金(49900)
- 划(47242)
- 教育(43261)
- 资助(41838)
- 编号(36457)
- 重点(32197)
- 部(30762)
- 发(29798)
- 成果(29568)
- 计划(28612)
- 创(28352)
- 科研(27753)
- 创新(26677)
- 课题(25629)
- 教育部(25268)
共检索到28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武名 杨祁云 陈志强 王慧 郭涛 刘永柱 朱小源
【目的】研究空间诱变水稻品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遗传基础,分析其基因组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将3个空间诱变抗病品系H1、H2及H3与普感亲本丽江新团黑谷(LTH)杂交,采用稻瘟病代表性菌株鉴定其F1代和F2代群体,分析诱变品系的抗瘟性遗传基础;同时采用覆盖整个水稻基因组的225对微卫星引物分析诱变品系与原种对照,探讨诱变品系的基因组突变情况。【结果】3个诱变品系对两个代表性菌株的抗性均为显性,其中H1对菌株GD0193和GD3286的抗性均受主效单基因控制,H2和H3对菌株GD3286的抗性均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H2对菌株GD0193的抗性表现出复杂的遗传基础,H3对菌株GD0193的抗性受主效单...
关键词:
稻瘟病 空间诱变 遗传分析 微卫星多态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大元 陈冠州 张景欣 周丹华 王慧 朱小源 杨祁云 陈志强
为了弄清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变异遗传机理,以一个空间诱变抗稻瘟病突变体T2为研究对象,采取抗谱测定,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等方法,结果发现:2013年晚造T2抗谱达到90.6%,高于部分广东主栽品种;遗传分析表明,其对GD0193的抗性由1个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iTH;并通过SSR和in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11号染色体SSR标记T5与inDel标记K10之间约1.63cM的遗传区域内。目前,该位点包含PiK抗病基因簇,因抗性差异,PiTH可能为该位点一新基因。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病基因 基因定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龙 郑国栋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了获得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Cet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的相关遗传参数,实验采用Partec Cy Flow倍性分析仪测定ENU诱变草鱼群体(Q群体)和雌核发育ENU诱变草鱼群体(E群体)相对DNA含量分别为24.02和23.80,二者的DNA含量接近,均为二倍体。选取28个微卫星标记对Q群体和E群体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E群体和Q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分别为3.7143、5.17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分别为2.1857、4.0028,平均期望纯合度分别为0.5122、0.2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陆丽君 马爱军 王新安 岳亮 孟雪松 翟介明 谭林涛 侯仕营
对中国国内主要养殖区域红鳍东方鲀种质资源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选用20对微卫星引物,对国内来自不同养殖区的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文登群体(WD)、莱州群体(LZ)、日本群体1(J1)、日本群体2(J2)、唐海群体(THQ),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对引物具有多态性。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27、0.26、0.18、0.25、0.20;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5、0.57、0.69、0.71、0.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排列顺序为J2(0.65)>J1(0.63)>THQ(0.55)>LZ(0.51)>WD(0.48)。分析结果...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养殖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态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少华 桑润滋 师守堃 贾青 李运起 田树军 李雪梅
利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8个肉牛杂交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结果表明:8个肉牛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较高.其范围分别为0.57~0.71和0.59~0.73。以海伏特牛和利木赞牛与三个母牛种群(FN,ZH,FU)间遗传距离为最大。由邻结法绘制的系统聚类图能清晰、客观地反映8个肉牛群体的地理分布、遗传分化特点,以及亲缘关系远近程度。这些研究为肉牛的杂交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肉牛 微卫星 DNA 群体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文君 罗其花 李长春 刘晓东 马玉珍 郭军 安建东
【目的】探讨东北黑蜂(Apis mellifera ssp.)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蜜蜂群体遗传多态性情况。【方法】采用16个微卫星位点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饶河县7个不同区域的东北黑蜂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245只东北黑蜂个体在16个微卫星座位上共发现725个等位基因;除A028、A024和A088外,其余的13个微卫星座位均表现出高度多态性;东北黑蜂7组样本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0.05,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62±0.2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5±0.19;除第2组样本外,其它样本的近交系数(Fis)均为正值,表明这些样本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现象;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清群 杨学辉 何海永 陈小均 吴石平 袁洁 王云月
为了对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利用24对SSR引物对筛选出的32份抗稻瘟病地方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个位点共扩增出17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7.375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1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735,供试材料整体遗传变异较丰富,粳稻材料稍高于籼稻,但差异不显著;全部供试材料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2799,基因库保存的抗稻瘟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大于近几年收集的地方抗病品种;基于Nei’s遗传相似系数的聚类分析,在0.34水平上将这些材料划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类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材料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林俊 陈宏 房兴堂 张润锋 鲍斌 张海军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了中国荷斯坦牛ETH225、BM1824、BM2113和ETH15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计算了各个基因座的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信息熵(S)、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固定指数(F)。结果显示,4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基因座ETH225的H、Ne、S、PIC、F均为最高,分别为0.913 0,11.488 2,2.574 4,0.906 6和-0.095 3,表明该座位的遗传多态性比其他座位丰富,具有更大的选择潜力。
关键词:
微卫星 中国荷斯坦牛 遗传多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彦彬 杨祁云 林佩珍 王慧 陈志强
对空间诱变的丽江新团黑谷SP1~SP3代株系稻瘟病抗性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空间诱变后,510株SP1代植株中有70株对接种的GD 531菌株由感病变为抗病,占总株数的13.7%;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对接种菌株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或15∶1的规律,说明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受1对或2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SP3代受1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继续分离,而受2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基本稳定;利用LR 8-SP2群体对丽江新团黑谷经过空间诱变后产生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果发现该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上,与微卫星标记RM 409连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利兴 梁康迳 游年顺 吴志源 黄姗
以福伊A、谷丰A和全丰A等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选育系谱中的谷农13、天谷B、福伊B、谷丰B、全丰B为母本,以CO39为轮回亲本的6个近等基因系和感病对照丽江新团黑谷(LTH)为父本,组配了包括亲本(P)、F1、F2 3个世代的遗传材料.以3个稻瘟病菌系进行苗期室内喷雾接菌鉴定,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该系谱中的5个供试亲本抗瘟基因的遗传及其与CO39近等基因系中抗瘟基因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谷农13、天谷B、福伊B、谷丰B和全丰B等5个亲本的抗瘟性由显性基因控制;谷农13、福伊B、谷丰B和全丰B中都含有2对与CO39近等基因系中Pi-1、Pi-2、Pi-3、Pi-4a、Pi-4b不等位的显性...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瘟基因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应杰政 施勇烽 庄杰云 薛庆中
【目的】为正确评估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已筛选的24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组合(每条染色体2个),分析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亲本(2002年推广面积达6.67×104ha(100万亩))的遗传变异。【结果】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5.6个;多态性频率(frequency of polymorphisms,FP)变动范围为0.486~0.840,平均0.682。水稻恢复系比保持系/不育系遗传差异大;与常规籼稻品种相比,常规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珏 秦孜娟 李培培 李成渤 王桂芝 王建民
结合小尾寒羊的非遗传信息和微卫星多态信息,运用漩涡模型(VORTEX 9.72)模拟了该品种的种群生存力。结果表明,在无交配限制、无密度制约、无近亲交配衰退、无灾害等理想条件下,小尾寒羊种群数量在未来的前30年间迅速增长,后70年间稳定的维持在接近800万只,但种群的基因杂合度略有下降,近交衰退略增加。在模拟情况下,小尾寒羊种群的灭绝概率为0,基因杂合度较理想状态下下降了1.5%。灵敏度分析认为,过度宰杀是影响小尾寒羊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当过度宰杀的频率增倍或减半时,灵敏度指数分别为0.077和-0.234;其次是繁殖母羊的比例和羔羊的死淘率,当繁殖母羊比例增加、羔羊死淘率减少时,灵敏度指数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良伟 刘志强 严银龙 邱高峰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基因组特征及评估基因组扫描方法获得的中华绒螯蟹候选微卫星标记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可靠性,随机选择60个候选三核苷酸微卫星标记,首先利用中华绒螯蟹一个F1家系双亲及其6个F1子代共8个样品进行PCR扩增验证和多态性检测,随后利用该家系80个子代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的亲子遗传分离类型及连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2个(70.00%)微卫星位点得到清晰扩增产物,家系中每个检测位点最多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每个检测个体微卫星位点上有1或2个等位基因。42个位点中有5个单态微卫星位点和37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多态位点中有23个位点的子代基因型比为1∶1∶1∶1,11个位点基因型比为1∶1,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鄄胜 肖培村 陈勇 黄湘 王玉平 李仕贵
【目的】明晰水稻抗瘟性表型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广谱、持久抗瘟性的分子遗传基础。【方法】利用25个稻瘟病鉴别品种(系)和20个水稻品种(系)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的对稻瘟病单孢菌株的抗性表型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s,RGA)多态性进行聚类比较分析。【结果】以单孢菌株接种的抗性表型聚类,取相似系数0.450,可将45个品种(系)划分为A、B两大类;取相似系数0.618,A、B两大类又分别可分为ⅰ、ⅱ、ⅲ、ⅳ等4个亚类。以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聚类,取遗传相似系数0.620,可将45个品种(系)划归Ⅰ,Ⅱ两类,这两类明显地趋向籼粳两亚种划分;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敏 王春晓 刘延琳
【目的】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来自新疆和宁夏的48株酿酒酵母菌株进行区分,并分析其亲缘关系。【方法】选择4个微卫星位点:SCAAT1、SCYOR267c、C11和YPL009c,用其多态性对48个菌株进行分析。【结果】4个微卫星标记在48株菌中共检测到87个等位基因,39种基因型;4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8593—0.9115,均为高度多态位点;期望杂合度(heterozygosity expected,He)和观测杂合度(heterozygosity observed,Ho)分别为0.8803—0.9268和0.8333—0.9792。【结论】宁夏和新疆地区酿酒酵母菌株生物多样性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