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59)
- 2023(19000)
- 2022(15962)
- 2021(14525)
- 2020(12357)
- 2019(27601)
- 2018(27401)
- 2017(53543)
- 2016(28429)
- 2015(31591)
- 2014(31050)
- 2013(30492)
- 2012(27480)
- 2011(24321)
- 2010(24372)
- 2009(22947)
- 2008(22389)
- 2007(20092)
- 2006(17663)
- 2005(15776)
- 学科
- 济(125819)
- 经济(125669)
- 业(105086)
- 管理(97151)
- 企(92116)
- 企业(92116)
- 方法(58981)
- 数学(49305)
- 数学方法(48807)
- 财(37763)
- 农(37035)
- 业经(35436)
- 中国(29249)
- 制(26502)
- 务(26046)
- 财务(25988)
- 财务管理(25939)
- 农业(25592)
- 企业财务(24644)
- 技术(23988)
- 贸(22451)
- 贸易(22438)
- 地方(22345)
- 易(21779)
- 理论(20657)
- 和(19247)
- 体(19242)
- 划(19041)
- 银(18418)
- 银行(18383)
- 机构
- 学院(406402)
- 大学(400168)
- 济(174779)
- 经济(171544)
- 管理(165333)
- 理学(142639)
- 理学院(141278)
- 管理学(139143)
- 管理学院(138374)
- 研究(124824)
- 中国(98643)
- 财(82965)
- 京(81885)
- 科学(71690)
- 财经(66091)
- 农(63130)
- 江(61211)
- 经(60044)
- 所(59998)
- 中心(59456)
- 业大(56933)
- 经济学(54063)
- 研究所(53560)
- 北京(50350)
- 农业(49405)
- 经济学院(49042)
- 财经大学(48922)
- 州(47914)
- 范(47559)
- 师范(47087)
- 基金
- 项目(270293)
- 科学(216916)
- 基金(200183)
- 研究(199667)
- 家(171867)
- 国家(170423)
- 科学基金(150397)
- 社会(131385)
- 社会科(125005)
- 社会科学(124977)
- 省(106131)
- 基金项目(106019)
- 自然(96131)
- 自然科(94027)
- 自然科学(94007)
- 自然科学基金(92399)
- 教育(92337)
- 划(87350)
- 资助(81519)
- 编号(79967)
- 成果(62644)
- 部(60501)
- 重点(59925)
- 创(59121)
- 发(57827)
- 国家社会(55187)
- 创新(54622)
- 课题(54068)
- 制(53976)
- 教育部(53153)
- 期刊
- 济(192919)
- 经济(192919)
- 研究(116172)
- 中国(75139)
- 财(67803)
- 管理(66212)
- 农(58094)
- 学报(54179)
- 科学(54026)
- 大学(43279)
- 学学(41193)
- 农业(39956)
- 技术(39419)
- 融(38774)
- 金融(38774)
- 教育(35502)
- 业经(33817)
- 财经(33689)
- 经济研究(30837)
- 经(29009)
- 问题(25381)
- 业(23173)
- 技术经济(23015)
- 统计(20421)
- 商业(20295)
- 贸(19931)
- 策(19652)
- 现代(19441)
- 理论(18662)
- 财会(18637)
共检索到59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浩瀚 徐建军 吕博
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首先测算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研发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比较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①资源错配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客观存在,东部资本要素和研发人员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东部。②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类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大的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扭曲。③不同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资本要素扭曲对三大区域TFP增长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要素仅对东部地区TFP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研发劳动力要素扭曲能提升东部和中部该行业的TFP,而抑制西部地区该行业的TFP。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吕博
要素市场改革要求合理化要素价格,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意愿与产业效率。本文通过2002-2015年相关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行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严重阻碍产业创新要素投入,而政策性扭曲对不同的R&D要素投入产生分化。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在现阶段下,如何实现更高质量与效率的产业发展。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R&D投入 高技术产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刘宏楠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和制度质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将研究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地区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且要素市场扭曲对R&D人员投入的影响远超过对R&D资金投入的影响;制度质量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但其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就其他控制变量而言,除了外资依存度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业出口倾向和企业绩效均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就分地区回归而言,要素市场扭曲和制度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均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沛罡 王海军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和K-L散度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多样性与专业性,分析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特别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结构、高技术企业规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不同地区产业规模条件下,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不同的U型非线性关系,基于此判断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地方与全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差异化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各地应寻找有差异的最优结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利于经济增长,应鼓励增加其比重;大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应鼓励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魁早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效应、研发抑制效应、技术锁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等途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抑制效应,而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不同时期要素市场扭曲的这种抑制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入世"和金融危机后要素市场扭曲状况的逐步改善降低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外向度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不同的高技术企业中,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出口技术复杂度 传导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贵 王岩
运用2008-2016年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测度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程度,采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均呈现显著的反向扭曲,且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更高;从全国层面看,两种要素市场扭曲在全国层面均对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分地区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存在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东中西部地区均有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递增。反事实计量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要素扭曲 高技术产业 技术研发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玥 吕迪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与高技术产业韧性均具有空间依赖特征。高技术产业韧性局部分布以高—高、低—低两种集聚类型为主。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直接促进高技术产业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特征。异质性结果分析显示,短期内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有效强化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长期则有助于内陆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增强,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玥 吕迪
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市场化成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高技术产业韧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动态SDM模型,系统分析空间演化特征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高技术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与高技术产业韧性均具有空间依赖特征。高技术产业韧性局部分布以高—高、低—低两种集聚类型为主。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直接促进高技术产业韧性提升,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特征。异质性结果分析显示,短期内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有效强化沿海地区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长期则有助于内陆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韧性增强,且该作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选取2009—2021年中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要素市场扭曲与绿色创新绩效间的内在机理与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攀升;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赋能绿色创新绩效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集聚水平、经济发达以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亚茹 陈丹丹
传统索洛余值法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未剥离R&D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高估"真实"TFP增长率和低估要素配置结构效应问题,本文以SNA2008和CSNA2016中R&D资本化核算改革为契机,基于资本服务理论和引入R&D资本的扩展CD生产函数,测算R&D资本并解决重复计算问题,重构基于增加值生产可能性前沿函数的TFP增长率分解框架,据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TFP增长内在动力,并对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技术效应是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主导来源,但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趋势上,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技术效应呈上升趋势,而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后的经济新常态阶段结构效应表现为"结构负利";从要素角度看,R&D资本配置的结构红利在逐期上升但份量较小,劳动配置结构效应起主导作用;从行业角度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技术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是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作为创新要素流动和配置的平台,要素市场的扭曲状况对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创新效率,并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地抑制了企业或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产生的抑制效应存在边际贡献递减规律。当扭曲程度较高时,要素市场改善对创新效率的边际效应较小;而随着扭曲程度的逐渐下降,要素市场改善对创新效率的边际效应则不断上升。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还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企业差异,而且企业特征的适当改变可以规避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产生的抑制效...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创新效率 高技术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谢鹏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指数;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上海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上海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制造业企业没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产业集聚对上海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国有产权比重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