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72)
2023(21923)
2022(18406)
2021(17157)
2020(14162)
2019(32147)
2018(31765)
2017(60434)
2016(32591)
2015(36427)
2014(36375)
2013(35843)
2012(33137)
2011(29946)
2010(30136)
2009(28125)
2008(26742)
2007(23454)
2006(21133)
2005(19366)
作者
(92551)
(76680)
(76271)
(72686)
(49150)
(36783)
(34704)
(29847)
(29360)
(27365)
(26213)
(26049)
(24473)
(24393)
(23772)
(23675)
(22668)
(22184)
(22068)
(21923)
(19288)
(18804)
(18447)
(17700)
(17338)
(17206)
(17047)
(16830)
(15491)
(15071)
学科
(144035)
经济(143880)
管理(89221)
(85340)
(67983)
企业(67983)
方法(53706)
数学(46176)
中国(46127)
数学方法(45700)
(38771)
地方(35439)
(32826)
业经(32256)
(30256)
金融(30252)
(29702)
银行(29653)
(29198)
(28631)
(27898)
农业(26421)
(26141)
贸易(26118)
(25285)
理论(21959)
环境(21614)
(20402)
(19725)
技术(19716)
机构
大学(456858)
学院(455777)
(193082)
经济(188959)
管理(172433)
研究(163793)
理学(147138)
理学院(145404)
管理学(142976)
管理学院(142151)
中国(128499)
(99271)
科学(97603)
(88299)
(82249)
研究所(74383)
中心(74083)
(72754)
财经(69617)
(68290)
业大(63837)
北京(63640)
(63253)
(62593)
师范(62029)
经济学(59771)
(59492)
农业(56311)
(55541)
经济学院(53570)
基金
项目(301961)
科学(238053)
研究(224093)
基金(218769)
(190116)
国家(188509)
科学基金(161544)
社会(143464)
社会科(135933)
社会科学(135902)
(116246)
基金项目(115171)
教育(102369)
自然(101965)
自然科(99617)
自然科学(99595)
(98140)
自然科学基金(97795)
编号(91304)
资助(89514)
成果(75022)
重点(67940)
(67776)
(66741)
课题(63753)
(62384)
国家社会(59605)
创新(58309)
教育部(57636)
科研(56708)
期刊
(222490)
经济(222490)
研究(144959)
中国(96946)
学报(68427)
(67679)
(66312)
管理(65454)
科学(65096)
教育(53138)
(52968)
金融(52968)
大学(52304)
学学(48852)
农业(46041)
技术(39596)
经济研究(36392)
业经(34900)
财经(34548)
(29890)
问题(29619)
(24528)
图书(24076)
(23401)
技术经济(22472)
世界(21855)
国际(21376)
理论(21080)
现代(21011)
科技(20437)
共检索到70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弓  叶蜀君  
新型城镇化在"十二五"中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以城市群为单位推进城镇化,最终实现"两横三纵"的城市群架构,通过连笔纵横,实现全国城镇化。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存在诸多失衡与失调,如人口转移与土地扩张不匹配、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迁移不同步、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失衡等。对上述不协调现象的探索,学者们多从空间、人口、产业城镇化进程的内部找原因。本文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由于区域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在要素层面有千丝万缕的勾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所以,探讨三者的协调性有积极意义。据此,本文以中国21个城市群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建立经济增长、金融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亮  车磊  孙东琪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突变级数、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3年中国城镇化、经济增长以及耦合协调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程度逐渐缩小,空间上"东—中—西"递减态势依旧。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集群化"与"梯度化"空间分异特征。②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与集聚效应,两者关联集聚程度有所减弱。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的地理近邻性特征明显,高高集聚区汇聚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鄂豫皖省际交接处等地区则是低低集聚区。③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城市人口规模、投资水平、消费能力、财政水平和产业集聚度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抑制其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大为  
文章基于跨度为三十五年的北京市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城镇化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短期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相互制约和促进作用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鹏  刘曙光  段佩利  
文章运用传统DEA模型和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算2000年、2008年和2016年中国18大城市群城镇化效率特征,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厘清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城市群城镇化综合效率整体递增,纯技术效率差异不大,规模集聚水平相对较高;考虑非期望产出时,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低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城镇化效率,环境污染给城镇化发展带来效率损失;城市群城镇化效率与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的拮抗耦合阶段和初级协调类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显平  王锐  
基于中国1978-2012年中国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分析了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长期看,城镇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发展效率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阻碍作用。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结论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具有正向的响应,对金融发展效率具有负向的响应。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水平的贡献率波动主要受自身波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并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灵  康铭敏  
明确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间的协调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对2008-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引力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其空间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样本期间,关中平原城市群资源环境综合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综合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内各城市经济发展不均衡;(2)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基本呈现不断改善趋势,城市间耦合协调度分级明显,仅西安属于良好协调类型,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有较大提升空间;(3)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耦合协调引力程度较低,西安的引力强度最高,天水、平凉和庆阳的引力强度相对较低。据此,建议加强空间联系,通过推动经济良性增长和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杜宇玮  陈利馥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互促关系;而人口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弱,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经济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弱,导致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持续下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和经济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间的状态协调度需要改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雷  续亚萍  鲁强  
在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本文依据中心地理论和位序——规模理论,以我国三大城市群和7个重点建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城市群发展机制模型,对十大城市群发展演化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参数、政府因素、交通条件是重要的解释变量,以市场为主的社会消费总额和政府财政支出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对城市体系演变影响很大,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城市群城市体系演变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剑波  涂建军  
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土地、经济、生态、社会五大要素协调推进的统一整体,本文运用层次分析一熵值法、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4年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时序变化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结果表明:①2005-2014年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影响成渝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②研究时段内成渝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协调度不断增长,子系统的两两协调关系变动趋势基本与之一致,其中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间的协调水平最高,城镇人口比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社会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者间协调水平最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③城镇人口比重、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非农人口规模等成为影响研究区城镇化发展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成渝城市群应重点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控制农地过度非农化,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和提升新型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健  
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尤为重要。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对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均衡发展的路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健  
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尤为重要。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对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均衡发展的路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