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3)
2023(16639)
2022(13954)
2021(12829)
2020(10516)
2019(23615)
2018(23119)
2017(44969)
2016(23874)
2015(26351)
2014(25734)
2013(25261)
2012(23123)
2011(20673)
2010(20989)
2009(20018)
2008(18897)
2007(17125)
2006(15344)
2005(13854)
作者
(63124)
(53117)
(52881)
(50473)
(33404)
(25500)
(24020)
(20367)
(20198)
(18912)
(18210)
(17851)
(16655)
(16631)
(16556)
(16457)
(15602)
(15357)
(15314)
(15305)
(13236)
(12870)
(12845)
(12326)
(12092)
(11880)
(11875)
(11682)
(10780)
(10323)
学科
(99012)
经济(98870)
(76639)
管理(69078)
(53485)
企业(53485)
(52111)
方法(40065)
数学(35642)
数学方法(35378)
农业(35209)
(31778)
中国(31200)
(28587)
金融(28583)
业经(27189)
(27126)
银行(27113)
(26318)
(26103)
地方(22505)
(19296)
财务(19257)
财务管理(19204)
企业财务(18302)
(18009)
贸易(17993)
(17932)
(17518)
(15190)
机构
学院(329538)
大学(322079)
(141860)
经济(139005)
管理(124434)
理学(106863)
理学院(105812)
研究(104677)
管理学(104201)
管理学院(103609)
中国(88462)
(71881)
(64850)
(63271)
科学(57984)
财经(55745)
中心(52106)
(51212)
(50614)
(50168)
农业(47990)
业大(47654)
经济学(45134)
研究所(44213)
财经大学(41162)
经济学院(41081)
(40987)
(40984)
师范(40648)
北京(39842)
基金
项目(213869)
科学(170451)
研究(164307)
基金(156756)
(133618)
国家(132411)
科学基金(115487)
社会(108562)
社会科(102804)
社会科学(102786)
(84483)
基金项目(82843)
教育(75314)
自然(69828)
(68534)
自然科(68228)
自然科学(68218)
编号(67993)
自然科学基金(67024)
资助(62662)
成果(55452)
(48478)
重点(47467)
(46963)
(46579)
课题(46458)
国家社会(45890)
(45484)
(43245)
教育部(42706)
期刊
(162506)
经济(162506)
研究(101494)
中国(69075)
(66121)
(56898)
(47944)
金融(47944)
学报(45258)
农业(43982)
管理(43290)
科学(42408)
大学(36639)
学学(34730)
教育(33766)
业经(31512)
财经(27839)
技术(27165)
经济研究(24966)
(23822)
问题(22272)
(20547)
(17001)
农村(16560)
(16560)
世界(16131)
(15657)
农业经济(15439)
技术经济(15284)
理论(15196)
共检索到505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晓安  庄晓栋  许泽庆  
"脱贫攻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任务,金融减贫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空间视角下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减贫增收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效应,并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级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普惠金融的扶贫增收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间的农村扶贫增收绩效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普惠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农村减贫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各地区应该继续加强普惠金融发展,并重视地区间普惠金融减贫合作与政策互通的深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林  周舒影  
数字普惠金融一直被视为缓解农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论文基于31个省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缓解农村贫困的总体效应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农村减贫效应,使用深度分指数的减贫效应最显著;从传导途径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这两个途径来缓解农村贫困;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具有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得到了显著提高;当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状况应完善农村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居民的减贫增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华珂  
金融扶贫是攻坚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而金融扶贫的工作重点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文章首先对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机理分析,得到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能够摆脱贫困的结论。其次利用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测算了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从全国层面看,普惠金融能够为贫困群体进行资金借贷,增加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缓;从区域层面看,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最后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供给、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普惠金融区域差异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惠金融综合指数和广度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率分别下降0.151和0.122个百分点,普惠金融深度指数的回归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可通过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保险等措施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阐释普惠金融减贫机理、测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评估普惠金融减贫绩效对推进中部地区金融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服务对象的拓展缓解农村地区信贷约束并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保险产品的普遍应用提升"因病致穷"等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金融产品成本的削减增强农民使用金融产品的意愿和能力等途径减缓农村贫困。2005年以来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综合指数、广度指数和深度指数的均值分别由2005年的0.349、0.284和0.510提升到2014年的0.850、0.898和0.727。在1%置信水平上,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学松  孔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成康康  杜赫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也是加快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必要保障。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并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且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将数字普惠金融细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三个层面分别检验,发现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同样呈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覆盖广度则始终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鉴于此,各地应努力改善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条件,消除消费者适应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约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跨区域协同发展,助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丽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能够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本文基于2015-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边际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这一正向边际影响更大。此外,普惠金融被证实能够加速农村电商的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为此,在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快普惠金融与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为乡村振兴提供平台支持,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万田  何春  
农村贫困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是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如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2000—2014年中国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城镇化与农村贫困呈现出U型关系,在城镇化发展前期,城镇化有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在城镇化发展后期,城镇化不利于农村贫困的减少;(2)城镇化农村减贫的收入效应要大于转移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锦怡  刘纯阳  
互联网的"泛在性"特征极大地降低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供给和使用成本,既有助于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贫困农户使用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创造了更多经济机会,从而直接或间接减缓农村贫困。为了验证上述判断,本文利用201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促进互联网信贷和互联网保险发展(即金融可得性)直接减缓农村贫困,同时也会通过增加个体就业和私营企业就业(即经济机会)间接减缓农村贫困;(2)考察期内,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的减贫效果整体上优于瞄准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贫困农户带来更多经济机会的减贫效果。鉴于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贫困农户自身特征,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应瞄准以直接增加贫困农户金融可得性为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强国令  闫杰  
目前,有关普惠金融扶贫有效性的研究存在较大争议。从农村视角出发,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瓶颈,然后分别从理论、现实、农户和普惠金融等四个维度揭示了农村普惠金融扶贫的局限性:一是从理论上来看,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二是从现实来看,农户经营项目的低效益和高风险使得农村普惠金融的扶贫作用有限;三是从农户自身来看,农村普惠金融仅在具有创业意识、诚实守信的农户中才能发挥作用;四是从供给视角来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最后,文章就创新普惠金融扶贫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宏青  李春稼  
聚焦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村低保制度减贫效应,利用拔靴检验与滚动窗口因果关系检验法对相关数据做实证性分析,得出实际生活中农村低保并未发挥减贫效果的结论。同时也发现我国农村低保在制度的设计、执行等方面存在需要改进之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政府应当做好制度公平保障工作,落实体系内各项基本制度安排,解决各组成部分功能边界界定不明晰的问题,强化各地区执行力,并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对外披露力度,防止社会福利在执行中演变为个人私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东玲  焦宇新  
在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31个省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系统评估我国普惠金融、农业保险与减贫增收的发展状况,测度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基于核密度函数观测两者协调发展的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减贫增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其非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我国整体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各省耦合协调度高,但省际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总体相仿,中部地区各省差异最小,西部地区省域间差异明显趋向缩小。3)总体上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减贫增收效果,其中东部地区减贫成效最为显著,西部次之;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增强二者协调发展的减贫作用。4)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对减贫增收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东玲  焦宇新  
在我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31个省市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系统评估我国普惠金融、农业保险与减贫增收的发展状况,测度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基于核密度函数观测两者协调发展的区域动态演进特征,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减贫增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其非线性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样本期间我国整体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各省耦合协调度高,但省际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总体相仿,中部地区各省差异最小,西部地区省域间差异明显趋向缩小。3)总体上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减贫增收效果,其中东部地区减贫成效最为显著,西部次之;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增强二者协调发展的减贫作用。4)农业保险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对减贫增收效果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