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9)
2023(15297)
2022(13144)
2021(12149)
2020(10446)
2019(23806)
2018(23622)
2017(46122)
2016(24848)
2015(28111)
2014(27679)
2013(26966)
2012(24525)
2011(21868)
2010(21933)
2009(20456)
2008(19758)
2007(17444)
2006(14592)
2005(12444)
作者
(68971)
(57766)
(57683)
(54799)
(36555)
(27829)
(26354)
(22665)
(21677)
(20498)
(19565)
(19212)
(18044)
(17954)
(17890)
(17681)
(17595)
(17085)
(16660)
(16459)
(14267)
(14212)
(13954)
(13061)
(12965)
(12900)
(12779)
(12620)
(11616)
(11447)
学科
(105610)
经济(105511)
管理(71053)
(69372)
(57683)
企业(57683)
方法(54055)
数学(48389)
数学方法(47656)
(27302)
(25818)
中国(24830)
业经(22674)
地方(20643)
(18929)
贸易(18921)
(18745)
(18315)
农业(18016)
(17174)
财务(17099)
财务管理(17056)
理论(16903)
(16892)
企业财务(16125)
技术(16036)
(15202)
环境(14560)
(13839)
银行(13813)
机构
学院(350277)
大学(346039)
(142143)
管理(139504)
经济(139240)
理学(122165)
理学院(120898)
管理学(118454)
管理学院(117826)
研究(107489)
中国(79554)
(70625)
科学(66587)
(63061)
(54205)
(52401)
财经(51726)
业大(51692)
中心(51463)
(50443)
研究所(47794)
(46993)
(44353)
经济学(43935)
师范(43883)
北京(43259)
农业(42928)
(40520)
经济学院(40053)
(39310)
基金
项目(242433)
科学(192369)
基金(176903)
研究(175452)
(153338)
国家(152141)
科学基金(132738)
社会(111626)
社会科(106101)
社会科学(106072)
(96506)
基金项目(93757)
自然(87395)
自然科(85503)
自然科学(85485)
自然科学基金(83918)
教育(83004)
(80619)
资助(73366)
编号(71692)
成果(56127)
重点(54529)
(53401)
(52060)
(51215)
课题(48926)
创新(47736)
科研(47012)
教育部(46406)
国家社会(46003)
期刊
(145751)
经济(145751)
研究(91877)
中国(58936)
学报(50952)
(49577)
管理(49474)
科学(48180)
(48068)
大学(39120)
学学(37116)
教育(35176)
技术(33576)
农业(33039)
(26747)
金融(26747)
业经(26155)
财经(24934)
经济研究(24348)
(21429)
统计(19922)
问题(19507)
(18476)
(17994)
技术经济(17931)
商业(17172)
决策(16571)
(16136)
科技(15589)
理论(15233)
共检索到483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路璐  
本文运用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统计数据研究交通运输对各产业空间集聚的效应及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区位熵来测度各省市的产业集聚度,然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展开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各省市在各产业均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现象且具有显著的持续性,交通运输对制造业、生产型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有显著影响;(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铁路客运,公路客、货运对制造业及生产型服务业均具有显著效应,且公路货运在东部区域表现出网络效应,(3)中国大陆三个区域各产业发展水平有差异,所以各地要根据各自及空间相邻区域的产业布局特点,选择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类型以推动本地相关产业的布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朝阳  韩子璇  李小刚  
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选取中国2006—2017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邻近地区的人力资本集聚会显著抑制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各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滞后型空间效应也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赵国振  
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2003-2012年30个区域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差异;(2)总体而言,专业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率,而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3)分区域而言,东部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而中部地区表现为专业化集聚促进创新效率;(4)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廷海  王点  
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ESDA分析方法,建立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我国省际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偏微分法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从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将  许泽庆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将工业多样化集聚划分为相关多样化集聚与无关多样化集聚,并使用三阶段DEA方法测算中国2005~2016年27个区域的创新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利用不同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工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间的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联动与依赖性;工业的相关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无关多样化集聚阻碍区域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海力   李雨璇  
运用Super-SBM模型和区位熵指数分别测算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阶梯式分布。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干预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具有可靠性。异质性考察发现,基础研究型科技人才集聚对东北地区的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型科技人才集聚对中部、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明显,对其他地区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海力   李雨璇  
运用Super-SBM模型和区位熵指数分别测算省域绿色创新绩效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与偏微分方法实证检验科技人才集聚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创新绩效水平区域非均衡性特征显著,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阶梯式分布。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和政府干预对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与信息化水平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稳健性检验证实结论具有可靠性。异质性考察发现,基础研究型科技人才集聚对东北地区的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型科技人才集聚对中部、西部地区的绿色创新绩效促进作用明显,对其他地区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平祥  杨森  王树春  
融资租赁是金融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行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但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极度不平衡的同时向特定地区集聚的特点。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融资租赁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融资租赁存在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创新产出均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租赁低集聚区域促进效应不显著,而高集聚区域具有显著性,说明空间集聚是创新效应显著性发生的重要原因,这是理解"融资租赁-创新"效应显著发生的关键。对高集聚区域进行Marshall效应和W illianson效应检验,发现过度集聚的W illianson拐点已出现。在此研究结论上提出建议:在低聚集区域,应坚持引导租赁企业空间集聚策略;而在高集聚地区,需要构建金融、信息、信用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生态系统,充分挖掘融资租赁的集聚效应以延缓W illianson拐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我国263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效率,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与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专业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均对生态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但财政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在多样化产业集聚中,财政收入分权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支出分权负向影响生态效率,产业集聚正向影响生态效率,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正向影响生态效率,但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产业集聚而负向影响生态效率。经济水平、工业化程度及第三产业、投资、对外开放、科技、教育、人口等因素也对我国城市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虎   张毅   向妍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营销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不仅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还通过知识和技术等外溢效应带动邻近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但空间效应在区域和行业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中拓宽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测度,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为依据产业协同集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选取2004—2013年我国31个省区数据组成连续完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算金融集聚与基尼系数的空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股票市场筹资额、保费收入,金融集聚知识溢出及政府作用与基尼系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金融集聚规模、人力资本和市场开放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区域间金融资源的非均衡集聚是造成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依据各地区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优势设计匹配的金融集聚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玄  冉光和  陈科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促进民营经济成长,需要在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的同时,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金融集聚可通过增加信贷资本总额和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成长。为了研究金融集聚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分地区研究金融集聚对区域民营经济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集聚水平和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由西部向东部依次提高;金融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而非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来促进区域民营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民营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以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基础;金融集聚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区域之间争夺金融资源竞争激烈;随着金融集聚发展成熟,涓流效应逐渐显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才开始呈现。最后,就民营企业应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政府应该如何实现地区间金融集聚和民营经济的均衡发展,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