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3)
- 2023(17301)
- 2022(14893)
- 2021(13969)
- 2020(11499)
- 2019(26019)
- 2018(25942)
- 2017(49841)
- 2016(26918)
- 2015(30085)
- 2014(29772)
- 2013(29424)
- 2012(27256)
- 2011(24690)
- 2010(24860)
- 2009(22911)
- 2008(21938)
- 2007(19492)
- 2006(17388)
- 2005(15348)
- 学科
- 济(112550)
- 经济(112435)
- 业(78328)
- 管理(71550)
- 企(55587)
- 企业(55587)
- 农(49848)
- 方法(43474)
- 数学(37148)
- 数学方法(36728)
- 农业(33327)
- 中国(33076)
- 地方(28791)
- 业经(28575)
- 财(25087)
- 学(23265)
- 制(21591)
- 贸(19746)
- 贸易(19731)
- 易(19073)
- 技术(18055)
- 银(17847)
- 银行(17799)
- 发(17494)
- 理论(17424)
- 环境(17395)
- 行(17121)
- 融(16974)
- 金融(16970)
- 和(16738)
- 机构
- 学院(379531)
- 大学(375960)
- 济(152658)
- 经济(149309)
- 管理(148615)
- 研究(130846)
- 理学(128515)
- 理学院(127063)
- 管理学(124872)
- 管理学院(124215)
- 中国(98257)
- 科学(81449)
- 京(80444)
- 农(76045)
- 财(67285)
- 所(65699)
- 业大(61049)
- 中心(59890)
- 研究所(59676)
- 农业(58374)
- 江(56846)
- 财经(53388)
- 范(52605)
- 师范(52106)
- 北京(50553)
- 经(48638)
- 院(47289)
- 州(46145)
- 经济学(44318)
- 师范大学(41678)
- 基金
- 项目(258802)
- 科学(203992)
- 研究(192624)
- 基金(185946)
- 家(161779)
- 国家(160325)
- 科学基金(137665)
- 社会(121193)
- 社会科(114480)
- 社会科学(114454)
- 省(102958)
- 基金项目(99446)
- 自然(88154)
- 教育(87688)
- 自然科(86081)
- 自然科学(86063)
- 划(85497)
- 自然科学基金(84519)
- 编号(80585)
- 资助(74928)
- 成果(64962)
- 发(59267)
- 重点(57996)
- 部(56740)
- 课题(55108)
- 创(53925)
- 创新(50202)
- 国家社会(49242)
- 科研(48701)
- 教育部(48346)
- 期刊
- 济(176910)
- 经济(176910)
- 研究(112707)
- 中国(77800)
- 农(75542)
- 学报(59718)
- 科学(56367)
- 管理(52360)
- 农业(51310)
- 财(48322)
- 教育(45747)
- 大学(45687)
- 学学(43067)
- 融(36053)
- 金融(36053)
- 业经(34369)
- 技术(32909)
- 经济研究(26320)
- 财经(24969)
- 业(24753)
- 问题(23962)
- 经(21365)
- 图书(19683)
- 科技(18954)
- 版(18800)
- 技术经济(18338)
- 现代(17641)
- 理论(17364)
- 商业(17289)
- 资源(17221)
共检索到566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简小鹰 冯开禹
通过实证方法证明农民的发展能力与3个空间的关系为:随着农民认知空间的扩大,首先产生行动上的冲动,进而是行动空间的扩大;而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便会在其认知的基础上,引发更深层次上的思考,使其思维空间得以拓展,并作用于认知空间。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3个空间同步协调持续扩大的结果,正是3个空间的扩大对农民发展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空间拓展是农民发展能力培养的一种手段和一种途径,同时更是一种目的。农民发展能力不仅存在于农民的认知空间,通过学习能力表达和学习过程来实现,同时取决于思维空间的活跃程度。因此,农民发展能力的建设存在2种途径:一种是农民先开启行动空间,通过学习过程导致认知空间和思维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凯 冯献 李中
部分农村以园区和示范区的形式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丰富了农村区域理论的实践。该文试图将区域经济学和的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用于研究中国城乡关系的实际,考察我国农村区域的示范效应,并以城市经济圈和农村区域的经济关系为基础,构建和论证城乡区域对接的理论模型,分析在农村区域的影响作用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对接机制。该模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探索和实践提供理论分析,并提供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研究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在文献分析基础上开展问卷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了由吸收与探索学习能力、知识与技术积累能力、管理与创新实践能力、沟通与社会适应能力构成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搭建分类分层级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评价系统、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的职业能力协同开发机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发展保障机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等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业能力结构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四保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异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但一旦说到"能力",由于可持续发展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所以就要把经济、社会和生态与环境三个系统的能力都包括进去,于是就有了虽然可以避免偏颇但却日显庞大的用于测度的指标体系。文章认为,从哲学上看,地理环境如果离开人类的发展就没有其存在和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经济系统的能力在三个系统中是最基本的,而经济系统的能力可以被看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支付能力"。根据环境经济学的原理,这个支付能力只能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文章进一步认为,政府的财政能力又是最基本的。在明确这个基本原理后,就可以使测度变得更容易,一是克服一个大的指标体系中本来不相关的指标的叠加,二是使其简便,三是使政策成为必然———哪些地方缺少能力和哪些地方能力相对剩余和政府应该怎样去配置能力。这就是能力的空间结构和促进空间关系发展的区域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华
农民是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目前我国农民普遍存在的“愚、散、弱、贫”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桎梏。研究农民发展问题,探求促进农民自谋发展、政府支持发展、社会各界帮扶发展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我国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是我国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民 发展 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雯雯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之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精英俘获"、普通社员主体性发挥不够、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广花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将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要手段,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发展变动的结果,也是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的一种制度安排。文章从职业机会、职业能力和职业意愿三个方面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为未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壮大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辉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性视角,结合波兰尼的嵌入理论,论述农民组织整体性发展的必然和应然。发展整体性的农民组织,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统筹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保护与重建。
关键词:
整体性 农民组织 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涂人猛
区域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结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型式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可以通过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来显示。因此,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我们制定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自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在批判过去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的同时,重新探讨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把效率原则或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非均衡发展观。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模式、圈层结构模式、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和梯度理论等一系列区域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考虑到地理距离邻近会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本文讨论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主体融资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6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区分地方金融发展的本地效应和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实证检验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之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发现,地方金融发展还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地方金融发展对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并试图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恩毅 胡罡 徐晓飞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空间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结合和转化。空间结构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在特定经济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产、自然条件、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才能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空间 城乡一体化 协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双 姜岩
近年来,农民合作组织作为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中国规模化产业化问题的一种可能途径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存在着结构松散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可持序发展。基于组织行动者的视角,从行动者在组织中的不同的依赖关系和权力情况入手,对农民合作组织中的各类行动者加以分析,可以对农民合作组织结构松散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找出可行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组织行动者 权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进军 季春霞
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和沿东陇海加工产业带是江苏省区域发展三大重点轴线,简称为"三沿"。"三沿"战略对江苏省区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忽视了省内南北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没有将全省发展置于长三角一体化之中。基于这样考虑,作者提出"一圈五轴"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整合资源、跨江联动、突出沿江轴线的可持续性,提升沿沪宁轴线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重视对沿海轴线的开发,加快发展东陇海和内陆轴线开发等重要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空间结构 江苏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介绍森林空间结构的概念、森林空间结构指数及其存在问题,阐述森林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当前的森林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针对森林空间结构进行诊断、描述和模拟,并未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面向现实森林经营活动的森林空间结构调控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