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29)
- 2023(18659)
- 2022(15469)
- 2021(14179)
- 2020(11840)
- 2019(26327)
- 2018(25522)
- 2017(48263)
- 2016(25941)
- 2015(28901)
- 2014(28016)
- 2013(27814)
- 2012(25334)
- 2011(22624)
- 2010(22724)
- 2009(21619)
- 2008(21083)
- 2007(18553)
- 2006(16698)
- 2005(15056)
- 学科
- 济(131103)
- 经济(130971)
- 业(93609)
- 管理(84817)
- 企(81691)
- 企业(81691)
- 方法(53567)
- 数学(44387)
- 数学方法(44112)
- 农(35325)
- 业经(34190)
- 财(33565)
- 中国(33148)
- 地方(25392)
- 农业(24734)
- 贸(23454)
- 贸易(23437)
- 学(22929)
- 务(22846)
- 财务(22803)
- 财务管理(22776)
- 易(22759)
- 制(22130)
- 企业财务(21500)
- 技术(19780)
- 和(18909)
- 理论(18380)
- 划(17897)
- 环境(17855)
- 策(17757)
- 机构
- 学院(380908)
- 大学(376465)
- 济(172750)
- 经济(169974)
- 管理(147368)
- 研究(129624)
- 理学(127289)
- 理学院(125932)
- 管理学(124232)
- 管理学院(123518)
- 中国(100576)
- 京(77991)
- 财(77144)
- 科学(76185)
- 农(66580)
- 所(65121)
- 财经(62208)
- 研究所(58955)
- 中心(57448)
- 经(56782)
- 江(55767)
- 业大(55306)
- 经济学(54740)
- 农业(52531)
- 经济学院(49445)
- 北京(48575)
- 财经大学(46106)
- 院(45895)
- 范(45588)
- 师范(45086)
- 基金
- 项目(250990)
- 科学(200063)
- 基金(186680)
- 研究(180533)
- 家(163344)
- 国家(161958)
- 科学基金(139975)
- 社会(121486)
- 社会科(115465)
- 社会科学(115436)
- 基金项目(98086)
- 省(96621)
- 自然(89093)
- 自然科(87137)
- 自然科学(87111)
- 自然科学基金(85630)
- 教育(81721)
- 划(80715)
- 资助(75792)
- 编号(68834)
- 重点(56498)
- 部(56207)
- 发(54960)
- 创(54704)
- 成果(54386)
- 国家社会(51902)
- 创新(50571)
- 业(49324)
- 教育部(48773)
- 科研(47889)
- 期刊
- 济(193992)
- 经济(193992)
- 研究(113342)
- 中国(68789)
- 农(61352)
- 财(60957)
- 学报(58344)
- 管理(58079)
- 科学(55563)
- 大学(44372)
- 学学(42465)
- 农业(41996)
- 融(35341)
- 金融(35341)
- 技术(33786)
- 经济研究(32921)
- 财经(32584)
- 业经(31341)
- 教育(29402)
- 经(28269)
- 问题(25258)
- 业(24928)
- 贸(22309)
- 技术经济(21811)
- 世界(20720)
- 国际(19110)
- 商业(18661)
- 统计(18296)
- 现代(17944)
- 版(17222)
共检索到56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祖昌
首先利用区位熵理论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物流产业集聚状况,然后将区域空间相关性纳入到物流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中,并利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在省域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程度在初期对物流业集聚有显著负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负效应逐渐减弱;FDI对物流业集聚的作用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市场化进程对物流业集聚存在负向影响;基础设施水平对物流业集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聚 空间相关 空间计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军 陈国亮 黄洁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探索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成因与发展趋势,并采用全国22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信息技术水平、城市和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与制造业集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论在受地理因素影响方面,还是受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影响方面都较弱。另外,根据服务业集聚与城市规模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由于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截然相反的集聚路径,这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城市将长期存在集聚效应,而中西部地区在城市相对规模达到一定的熵值后集...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 城市规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保林
文章主要在Lee et al.(2015)模型基础上探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对房价波动的影响,以房价波动度为被解释变量,生产者物价指数、人均GDP、利率、货币供给及汇率五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度为解释变量,选取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房价与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得到如下结论:整体而言,不论是全样本期间或金融危机前后,影响房价波动最重要因素为反映经济景气度的人均GDP波动和反映资金供求的货币供给波动,但两因素对不同区域及省市房价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由此得出,在抑制房价波动方面,数量型的货币政策比价格型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但考虑到地区经济差异,可以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或政策组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翎 窦静雅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获得,反之区域经济的增长又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模型的基础上,试图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产业集聚发生的一般特征以及它在促进某个特定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集聚 区域增长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国平 刘殿国
基于契约和交易费用理论,利用对海南的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决策因素进行一个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户主受教育程度、合作社知识教育、农户经营规模、负债、获得信息、技术、资金的难度以及农资价格水平对农户加入合作社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特别经历(非农或村干部等经历)、农产品价格水平对农户加入合作社有显著负向影响。从经营类别的影响来看,果菜种植户和养殖户相对于粮油、橡胶种植户更倾向于加入合作社。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费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竹清
数字普惠金融担负扶贫使命,成为新时期扶贫攻坚的利器。利用2011至2015年我国31个省市数字普惠金融和扶贫等数据,实证发现:数字支持服务和普惠信贷对农村扶贫效率有积极作用,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对城市扶贫效率有消极作用,各省市间数字普惠金融扶贫效率在农村和城市间差异明显,而且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金融发展水平等是影响扶贫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扶贫效率 SFA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本文对中国1996-2012年31个省市服务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现状描述和实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省际服务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有超过60%的省市集聚类型具有"高-高"集聚型和"低-低"集聚型的"马太效应"特征;有超过90%的省市集聚类型存在"路径依赖"特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表明,SAR模型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解释变量中的地区市场规模、人力资本、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地区服务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中的工业化程度则会抑制服务经济的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可
构建了一个包含污染外部性的空间经济理论模型,基于2002—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经济集聚与污染排放强度呈倒U型关系,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的临界水平后将呈现出减排效应,不同污染物的减排临界点存在差异;经济集聚、污染排放强度和污染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和地区交互影响;经济集聚促进了污染排放总量的空间集中,经济活动向经济密度高的城市集中有利于减排。文章认为经济集聚具有促发展和减排的双重红利,与低经济密度的分散型空间发展模式相比,经济集聚更加环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晨晨
由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优势可以拓展集聚区域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改善非效率问题,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探讨了三种不同集聚经济下的集聚弹性。在控制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为正且呈倒U型趋势;放松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的弹性仍为正,多样化集聚呈线性趋势,而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呈倒U型趋势,且三者的劳动增益为正,资本增益为负;在分地区和分行业的进一步分析中,三种集聚在其弹性系数、效率及反映灵敏度上均存在异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包晨晨
由集聚外部性所带来的集聚经济优势可以拓展集聚区域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并改善非效率问题,进而提高整个集聚区域乃至城市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构建translog生产函数探讨了三种不同集聚经济下的集聚弹性。在控制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经验研究表明:在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为正且呈倒U型趋势;放松希克斯中性条件下,三种集聚的弹性仍为正,多样化集聚呈线性趋势,而专业化集聚和竞争性集聚均呈倒U型趋势,且三者的劳动增益为正,资本增益为负;在分地区和分行业的进一步分析中,三种集聚在其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捷 侯卫真
各类文献已经就中国股市是否半强式有效的问题作了很多研究,多数文献指出中国股市并非是半强式有效市场。但是大多数文献选择的样本周期较短,缺乏长周期的有效性验证。此外,对于股市并非半强式有效的原因,各类文献也涉及不多。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2005—2014年度的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做了较长周期中国股市半强式有效的检验,得出中国股市在长期并非半强式有效的结论。通过以往年度的实证检验发现,高ROE的公司具有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内在原因是样本公司在不同时期的ROE本身具有相关性。从经济理论看,超额收益率产生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雯 张伟 秦胜杰
考虑到物流业FDI集聚的空间地理特征,将空间依赖性因素和传统因素同时纳入分析范式当中,文章通过利用安徽省各地市2004—2013年统计数据和空间地理权重矩阵,计算Moran’s I指数并构建SLM、SEM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物流业FDI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物流业FDI集聚具有地理上的空间依赖性,且其呈明显地动态演化特征,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依赖性会愈加明显。传统因素中制造业集聚、地区对外开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市场干预起到显著的反向作用。从跨期模型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存在跨期影响的特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梁琦 黄卓
本文简述了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在过去二十年里在中国的发展,并指出空间经济学在中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和国际贸易、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进一步结合。同时,我们介绍了空间经济学国际研讨会(2011)的概况以及入选的六篇论文。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先明 孙兆斌 张亮
探寻产生中国各省区之间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根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的投入产出紧密相连,为此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测算省区经济发展效率,进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对31个省区的X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区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即各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源于其利用现有资源禀赋获取最大化产出能力的差异。而对影响效率因素的分析则表明,人口素质与区位优势对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金融深化、外商直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 X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聚经济的就业效应: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基于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技术创新产出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交互作用下的环境污染影响——基于动态视角的中国经验证据
中国企业双重上市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来自香港联交所的经验证据
FDI、集聚与东道国利益:一个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经验证据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农业碳排放影响——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
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来自我国东北34个城市的经验证据